个人工具
视图

“网络身份证”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未显示4个用户的19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文件:网络身份证2.jpg|350px|缩略图|右|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截图]]
 
[[文件:网络身份证2.jpg|350px|缩略图|右|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截图]]
  
或称“网证”、“网号”,是2024年开始在中国施行的一种网络实名制政策。据2024年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公布的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核心内容是“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网民在申领了网号(网证)之后,会得到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它可以向需要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而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官方称此举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实名制为由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
或称“网证”、“网号”,是2024年开始在中国施行的一种网络实名制政策。据2024年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公布的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ref>[https://www.cac.gov.cn/2024-07/26/c_1723675813897965.htm 公安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ref>,其核心内容是“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网民在申领了网号(网证)之后,会得到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它可以向需要[[网络实名制|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而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官方称此举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实名制为由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征求意见稿》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5日。
  
该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遭到部分网民反对,但相关讨论立即遭到删除。有网民引用人大代表[[申纪兰]]在2012年广受诟病的一段发言评价网证制度:
+
该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遭到部分网民反对,但相关讨论立即遭到删除。有网民称之为“网络良民证”<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9782.html 【网络民议】“网络实名制”的更高级形态?网络良民证?]</ref>,也有网民引用人大代表[[申纪兰]]在2012年广受诟病的一段发言评价网证制度:
 
<blockquote>
 
<blockquote>
这个网,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blockquote>
+
'''这个网,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blockquote>
  
 
==强推《征求意见稿》==
 
==强推《征求意见稿》==
 +
202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此后不到5个月,该提案就已经成为管理办法进入了所谓的“征求意见期”。
 +
 
7月29日,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发文质疑网证,回应《征求意见稿》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称“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但该微博随后遭到删除:
 
7月29日,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发文质疑网证,回应《征求意见稿》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称“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但该微博随后遭到删除:
 
<blockquote>
 
<blockquote>
形象地说,网号与网证制度就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宝,治理思路上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将通过健康宝的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了。网号制度就相当于给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安装一个监视器,所有网上的痕迹(包括浏览痕迹)都可一网打尽打尽地轻易加以收集。网证制度则意味着,上网或使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将在实质上成为一种需要经过许可才能享有的特权,如果相关部门不提供认证服务,个人就难以享有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发言、评论与其他服务。<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51.html 【404文库】劳东燕|“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ref></blockquote>
+
形象地说,网号与网证制度就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码|健康宝]],治理思路上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将通过健康宝的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了。网号制度就相当于给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安装一个监视器,所有网上的痕迹(包括浏览痕迹)都可一网打尽打尽地轻易加以收集。网证制度则意味着,上网或使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将在实质上成为一种需要经过许可才能享有的[[特权]],如果[[有关部门|相关部门]]不提供认证服务,个人就难以享有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发言、评论与其他服务。<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51.html 【404文库】劳东燕|“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ref></blockquote>
 
此后,又有多篇公开讨论遭删除<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52.html 【CDT周报】第181期:我担心哪天我的上网证被吊销了]</ref>,微博将#网号网证要来了 #网络身份证要来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国家拟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网证 #微信淘宝小红书等试点网络身份证 #推行网证是互联网走向规范重要标志 #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部分app试点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等官媒发起的话题批量封禁,而V用户发出的相关微博遭关闭评论区<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ref>。
 
此后,又有多篇公开讨论遭删除<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52.html 【CDT周报】第181期:我担心哪天我的上网证被吊销了]</ref>,微博将#网号网证要来了 #网络身份证要来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国家拟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网证 #微信淘宝小红书等试点网络身份证 #推行网证是互联网走向规范重要标志 #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部分app试点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等官媒发起的话题批量封禁,而V用户发出的相关微博遭关闭评论区<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ref>。
 +
 
7月31日,有媒体注意到即便“网证制度”仍处于征求意见期,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认证版)”已经在多个应用商店出现,并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而此app的最初版本的上传日期是2023年6月27日,远远早于2024年7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ref>
 
7月31日,有媒体注意到即便“网证制度”仍处于征求意见期,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认证版)”已经在多个应用商店出现,并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而此app的最初版本的上传日期是2023年6月27日,远远早于2024年7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ref>
 +
==能否保护[[隐私权|隐私]]?==
 +
[[官媒]]强调网证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网络实名制|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ref>[https://news.cctv.com/2024/08/03/ARTI1qZmVcMexWvMfBC1P6IN240803.shtml 遏制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网络身份证”来了 央视网|遏制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网络身份证”来了]</ref>,但专家及网民纷纷提出反对意见。
 +
 +
8月1日,[[南方都市报]]一篇文章遭遇[[404]],或因[[平衡报道]]而列举了质疑的意见:
 +
<blockquote>
 +
北京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教授赵宏认为事实是,无论是[[私营企业|私人]]还是国家都会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是通过信息对个人进行数据操控和数据监控的风险。
 +
 +
沈岿也认为,该认证服务可能给个人[[隐私权]]和个人自主权带来极大风险。原本用户作为隐私被“零碎暴露”于多中心、商业化平台的网络存在,在网号、网证普及后,可能非常容易地在一个集中统一平台成为“完整裸露”的网络存在。
 +
 +
除了隐私安全担忧,网证网号制度带来的争议还有对“[[网络审查|上网自由]]”的影响。
 +
 +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网号的推行,可能使个人在网络上的所有痕迹(包括浏览的痕迹)被“一网打尽”地轻易收集,就相当于给每个人上网时安装一个监视跟踪器。一旦有关部门不允许个人使用相应的认证服务,个人使用网络的权利便会受到限制甚至剥夺,丧失包括在网上发言、评论与获知[[信息自由|信息等自由]]。<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29.html 【404文库】南方都市报|网证网号来了?两部门新规征求意见引争论,试点APP已上线]</ref></blockquote>
 +
 +
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认为,相比保护隐私防止电信诈骗,网证更多是让人“闭嘴”,文章随后被删:
 +
<blockquote>
 +
这个《办法》相当于给每个人办理一个“网号”“网证”,当然是拿着身份证去办理了,办完之后你想上网就得凭这个东西来。
 +
 +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减少各平台用实名制理由获取公众信息”没太大意义,因为以“保护[[公民权利|公民权益]]”为出发点推出的[[网络实名制]]已经实行12年了,该收集的信息,那些网站早就收集够了,我今天就接到了不少于3个推销电话。
 +
 +
相反,这个网号和网证一搞,对个人在网络上的发言又是进一步管控,“[[举报]]”、“曝光”类内容将减少不说,通过网号与网证让一个人闭嘴,比起之前通过平台来操作,要更加简单。<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54.html 【404文库】剑客写字的地方|“网号”“网证”来了,一点个人看法]</ref></blockquote>
 +
在另一篇404文章里,作者[[阿喀琉斯与龟]]表达了对“网证被吊销该怎么办”的担忧:
 +
<blockquote>
 +
这大概也是引发公众担忧的主要原因,要是我的网证被吊销了怎么办?是不是以后就上不了网了?或者,会不会跟驾照一样,出个扣分制,发表一次不当言论,扣多少分,罚多少钞票。一年扣满多少分就得重新考证,从科目一到科目四?又或者,有没有可能以后上网要跟上网吧一样,按小时计费?
 +
 +
这个网证,跟隐私沾边吗?话说回来,当年[[网络实名制]]也是打着保护网民信息安全的名号,可后来电信诈骗不还是愈演愈烈?<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00.html 【404文库】阿喀琉斯与龟|我担心哪天我的上网证被吊销了]</ref></blockquote>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仝宗锦]]则对网证制度进行了全面质疑,称之为网络时代的“编户齐民”,与身份证制度重复,并且有包括加剧隐私泄露、来华外国人使用不便影响对外开放、有使用门槛影响网络平等等诸多问题。<ref>[https://mp.weixin.qq.com/s/MrNIP2rE2QqwphEh98zIIA 仝宗锦|关于网号网证有关办法的一些学习体会]</ref>
 +
 +
<gallery>
 +
网证.webp|网证办理
 +
网证-1.jpg|政务APP
 +
网证-2.jpg|互联网APP
 +
网证-3.webp|微博被屏蔽话题
 +
网证-4.webp|加V用户评论区关闭
 +
</gallery>
 +
 +
==“异议清零”的未来==
 +
全球首见的“网证网号”制度未来如何运行,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有待观察。但已有网友设想了这样一副恐怖图景:首先,为民请命、率先提个人意见的[[劳东燕]]等,可能会被率先封控网号,成为最先一批被“网络红码”的人,理由大概是对国家的“异议清零”政策指手画脚。而其他尚在国内的敢言者,可能会为了保住基本的生存权(微信/支付宝)而大大减少墙内的批评尺度,将主要发声阵地移至墙外。
 +
 +
就连[[胡锡进]]这样的爱党“理中客”,也可能会在许多议题上被迫噤声。在过去的一周,有传言称胡锡进因评论中信建投实习生事件而遭全网禁言,他在微博上如此写道“如果这个大一学生开保时捷等超常享受确实来自其家庭的不法收入,这一次他的家庭绝对跑不了”。截至目前,胡锡进的微博已有6天没有任何更新。实际上,如今在任何的舆论热点上,都可能会出现言论禁区,这也是为何连胡锡进都愈发难以维持平衡。
 +
 +
以[[巴黎奥运会]]为例,面对“到底是谁在炒作所谓中国兴奋剂事件”这样的微博热门话题,在墙内网民只能发表指责西方的声音,如果强调中国游泳队确有服用兴奋剂的历史,那早在8年前这就已经达到封号标准了。当然,最令人忧心的还是像马翔宇、[[方艺融]]这类孤勇者,前者近期实名举报了苏州一商务局局长[[贪污腐败|贪腐]],后者则在湖南新化县一座天桥再度挂起[[彭载舟|四通桥]]标语,在言论管控完全走向极致之后,他们的网络痕迹有无可能被一键抹去呢?不过,也有网友对这一加速推进的管理办法表示且行且看,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动态清零]]不动摇”终以[[白纸革命]]收场,谁又能预料历史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呢?
  
 
=== 中国数字时代 ===
 
=== 中国数字时代 ===
第22行: 第66行: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95.html 【404帖子】黄裕生|真正的现代化国家绝对不是“编户齐民”的国家]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300.html 【404文库】徐雪芬札记|上网,不是一种奢侈品]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87.html 财联社|微信淘宝小红书等App试点“网络身份证”]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26.html 【404文库】沈岿&劳东燕|关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填入相应标签名  CDT 中与本词条相关的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填入相应标签名  CDT 中与本词条相关的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第29行: 第78行: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网络实名制| count=20}}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div>
 
</div>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参考资料 ===
<blockquote> 
+
<references />
{{#get_web_data: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FULLPAGENAME}}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
 
</blockquote>
 
########################################################################################
 
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请注意如果维基百科的页面被redirect, 则代码失效。这时需要把代码中的{{FULLPAGENAME}}手动替换成相应维基百科页面URL中页面名字(有时可能是繁体字)
 
########################################################################################
 
-->
 
  
 
[[分类:老大哥馆]]
 
[[分类:老大哥馆]]
 
__NOTOC__
 
__NOTOC__

2024年8月8日 (四) 17:54的最新版本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在应用商店的截图。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截图

或称“网证”、“网号”,是2024年开始在中国施行的一种网络实名制政策。据2024年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公布的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1],其核心内容是“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网民在申领了网号(网证)之后,会得到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它可以向需要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而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官方称此举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实名制为由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征求意见稿》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5日。

该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遭到部分网民反对,但相关讨论立即遭到删除。有网民称之为“网络良民证”[2],也有网民引用人大代表申纪兰在2012年广受诟病的一段发言评价网证制度:

这个网,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

强推《征求意见稿》

202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此后不到5个月,该提案就已经成为管理办法进入了所谓的“征求意见期”。

7月29日,法学教授劳东燕微博发文质疑网证,回应《征求意见稿》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称“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但该微博随后遭到删除:

形象地说,网号与网证制度就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宝,治理思路上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将通过健康宝的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了。网号制度就相当于给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安装一个监视器,所有网上的痕迹(包括浏览痕迹)都可一网打尽打尽地轻易加以收集。网证制度则意味着,上网或使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将在实质上成为一种需要经过许可才能享有的特权,如果相关部门不提供认证服务,个人就难以享有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发言、评论与其他服务。[3]

此后,又有多篇公开讨论遭删除[4],微博将#网号网证要来了 #网络身份证要来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国家拟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网证 #微信淘宝小红书等试点网络身份证 #推行网证是互联网走向规范重要标志 #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部分app试点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等官媒发起的话题批量封禁,而V用户发出的相关微博遭关闭评论区[5]

7月31日,有媒体注意到即便“网证制度”仍处于征求意见期,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认证版)”已经在多个应用商店出现,并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而此app的最初版本的上传日期是2023年6月27日,远远早于2024年7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6]

能否保护隐私

官媒强调网证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7],但专家及网民纷纷提出反对意见。

8月1日,南方都市报一篇文章遭遇404,或因平衡报道而列举了质疑的意见:

北京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教授赵宏认为事实是,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都会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是通过信息对个人进行数据操控和数据监控的风险。

沈岿也认为,该认证服务可能给个人隐私权和个人自主权带来极大风险。原本用户作为隐私被“零碎暴露”于多中心、商业化平台的网络存在,在网号、网证普及后,可能非常容易地在一个集中统一平台成为“完整裸露”的网络存在。

除了隐私安全担忧,网证网号制度带来的争议还有对“上网自由”的影响。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网号的推行,可能使个人在网络上的所有痕迹(包括浏览的痕迹)被“一网打尽”地轻易收集,就相当于给每个人上网时安装一个监视跟踪器。一旦有关部门不允许个人使用相应的认证服务,个人使用网络的权利便会受到限制甚至剥夺,丧失包括在网上发言、评论与获知信息等自由[8]

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认为,相比保护隐私防止电信诈骗,网证更多是让人“闭嘴”,文章随后被删:

这个《办法》相当于给每个人办理一个“网号”“网证”,当然是拿着身份证去办理了,办完之后你想上网就得凭这个东西来。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减少各平台用实名制理由获取公众信息”没太大意义,因为以“保护公民权益”为出发点推出的网络实名制已经实行12年了,该收集的信息,那些网站早就收集够了,我今天就接到了不少于3个推销电话。

相反,这个网号和网证一搞,对个人在网络上的发言又是进一步管控,“举报”、“曝光”类内容将减少不说,通过网号与网证让一个人闭嘴,比起之前通过平台来操作,要更加简单。[9]

在另一篇404文章里,作者阿喀琉斯与龟表达了对“网证被吊销该怎么办”的担忧:

这大概也是引发公众担忧的主要原因,要是我的网证被吊销了怎么办?是不是以后就上不了网了?或者,会不会跟驾照一样,出个扣分制,发表一次不当言论,扣多少分,罚多少钞票。一年扣满多少分就得重新考证,从科目一到科目四?又或者,有没有可能以后上网要跟上网吧一样,按小时计费?

这个网证,跟隐私沾边吗?话说回来,当年网络实名制也是打着保护网民信息安全的名号,可后来电信诈骗不还是愈演愈烈?[1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仝宗锦则对网证制度进行了全面质疑,称之为网络时代的“编户齐民”,与身份证制度重复,并且有包括加剧隐私泄露、来华外国人使用不便影响对外开放、有使用门槛影响网络平等等诸多问题。[11]

“异议清零”的未来

全球首见的“网证网号”制度未来如何运行,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有待观察。但已有网友设想了这样一副恐怖图景:首先,为民请命、率先提个人意见的劳东燕等,可能会被率先封控网号,成为最先一批被“网络红码”的人,理由大概是对国家的“异议清零”政策指手画脚。而其他尚在国内的敢言者,可能会为了保住基本的生存权(微信/支付宝)而大大减少墙内的批评尺度,将主要发声阵地移至墙外。

就连胡锡进这样的爱党“理中客”,也可能会在许多议题上被迫噤声。在过去的一周,有传言称胡锡进因评论中信建投实习生事件而遭全网禁言,他在微博上如此写道“如果这个大一学生开保时捷等超常享受确实来自其家庭的不法收入,这一次他的家庭绝对跑不了”。截至目前,胡锡进的微博已有6天没有任何更新。实际上,如今在任何的舆论热点上,都可能会出现言论禁区,这也是为何连胡锡进都愈发难以维持平衡。

巴黎奥运会为例,面对“到底是谁在炒作所谓中国兴奋剂事件”这样的微博热门话题,在墙内网民只能发表指责西方的声音,如果强调中国游泳队确有服用兴奋剂的历史,那早在8年前这就已经达到封号标准了。当然,最令人忧心的还是像马翔宇、方艺融这类孤勇者,前者近期实名举报了苏州一商务局局长贪腐,后者则在湖南新化县一座天桥再度挂起四通桥标语,在言论管控完全走向极致之后,他们的网络痕迹有无可能被一键抹去呢?不过,也有网友对这一加速推进的管理办法表示且行且看,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动态清零不动摇”终以白纸革命收场,谁又能预料历史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呢?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