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吴仁华”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Text replacement - "'''{DATE}, by {AUTHOR}'''" to " ")
 
(未显示3个用户的1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八九六四|1989年民主运动]]爆发时,吴仁华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青年教师。从4月17日北京学生大游行开始,一直到6月3日晚上至4日凌晨中国政府清场,他全程经历见证。让吴仁华印象最深刻的是六部口坦克追压学生事件。6月4号清晨6点多钟,吴仁华跟着从[[天安门]]广场撤离的2000多人的学生队伍准备返校,在西长安街六部口,有坦克快速从学生队伍背后驶来,还发射着疑似毒气弹的烟雾。当时现场被淡黄色的烟雾笼罩,人群骚动,众人纷纷往路边躲避。但是坦克速度很快,有学生发现坦克时,坦克已经在身后。因为学生队伍靠边走在自行车道上,坦克直接把一些学生和自行车压在一起。
 +
 +
从天安门广场返回学校,他一进校门就看见了五具遗体。在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楼前的课桌上,这五具遗体一字摆开,鲜血淋漓,课桌上是血,地上也是血,一汪一汪的血。其中一具遗体连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从死者后背刺入,从前胸透出;还有一具遗体头上还扎着红布条,半边身体已经不成形状。吴仁华走到遗体前跪了下来,抑制不住放声痛哭。他心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永不遗忘,永不遗忘,永不遗忘……” 从那一刻开始,他发誓要竭尽全力记录“六四”事件,记录下每一名受害者的名字和苦难,同时记录下每一个参与屠杀的人。这件事,他已经坚持了整整30年。<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11259.html BBC|天安门大屠杀记录者-吴仁华]</ref>
 +
 +
=== 中国数字时代===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8778.html WOMEN我们|吴仁华:广场史学家的寻岸之旅]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60429.html 端传媒|把手指放在伤口上:吴仁华记录六四的28年]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176658.html 自由亚洲|吴仁华六四专著发行电子版,外媒开拍八九学运故事片(组图)]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11259.html BBC | 天安门大屠杀记录者 — 吴仁华]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div style="column-count:4;-moz-column-count:4;-webkit-column-count:4">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count=40}}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blockquote> 
 
{{#get_web_data:
 
{{#get_web_data: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吴仁华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吴仁华
 
|format=JSON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吴仁华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吴仁华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blockquote>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China Digital Times Related Articles===
 
<feed url="feed://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吴仁华/feed/" entries="5">
 
== [{PERMALINK} {TITLE}] ==
 
 
</feed>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China Digital Space Related Links===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参考资料 ===
 +
<references/>
  
[[Category: 网络人物]]
+
[[分类: 人物馆]][[分类: 行动者]]
 +
__NOTOC__

2024年6月11日 (二) 04:56的最新版本

1989年民主运动爆发时,吴仁华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青年教师。从4月17日北京学生大游行开始,一直到6月3日晚上至4日凌晨中国政府清场,他全程经历见证。让吴仁华印象最深刻的是六部口坦克追压学生事件。6月4号清晨6点多钟,吴仁华跟着从天安门广场撤离的2000多人的学生队伍准备返校,在西长安街六部口,有坦克快速从学生队伍背后驶来,还发射着疑似毒气弹的烟雾。当时现场被淡黄色的烟雾笼罩,人群骚动,众人纷纷往路边躲避。但是坦克速度很快,有学生发现坦克时,坦克已经在身后。因为学生队伍靠边走在自行车道上,坦克直接把一些学生和自行车压在一起。

从天安门广场返回学校,他一进校门就看见了五具遗体。在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楼前的课桌上,这五具遗体一字摆开,鲜血淋漓,课桌上是血,地上也是血,一汪一汪的血。其中一具遗体连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从死者后背刺入,从前胸透出;还有一具遗体头上还扎着红布条,半边身体已经不成形状。吴仁华走到遗体前跪了下来,抑制不住放声痛哭。他心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永不遗忘,永不遗忘,永不遗忘……” 从那一刻开始,他发誓要竭尽全力记录“六四”事件,记录下每一名受害者的名字和苦难,同时记录下每一个参与屠杀的人。这件事,他已经坚持了整整30年。[1]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吴仁华

吳仁華(1956年9月12日—),歴史文獻學者,八九民運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出生於中國浙江省温州市,长期參舆中國民主運動,當中包括八九民運的研究工作。

吳仁華專注於搜集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資料,搜尋和追查事件中的被捕人士、死難者和施害者名單。著有《六四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六四屠殺內幕解密: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和《六四事件全程實錄》。他現居台灣,在東吳大學和中正大學開設「六四事件真相研究」課程。(维基百科吴仁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