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2012年北京暴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为“分类”)
第223行: 第223行: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references/>
[[Category:时间馆]][[Category:2012]]
+
[[分类:时间馆]][[分类:2012]]
 
__NOTOC__
 
__NOTOC__

2023年8月7日 (一) 05:01的版本

蟹农场漫画《大海航行靠……》

维基百科: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


广渠门桥致命3小时

北京广渠门桥,消防员正在拖车。
7月22日,京港澳高速被淹车辆

《南都周刊》文章《广渠门桥致命3小时》记录了在北京城区最核心的东二环广渠门桥的一名遇难者和救援乱象:

丁志健的妻子也赶到了现场。微博网友“早上好木马”自称是丁志健的朋友,他在微博上发布消息说,丁志健的妻子在7点40多时接到了丈夫的电话, 当时他打不开车门,已经比较虚弱,报警电话不通,只能向妻子求救。丁妻在打完报警电话后奔跑到现场,不断地拜托消防官兵能下水施救。

吴伟也在现场看到一位女士不停地找消防人员,问你们怎么不去救啊?消防人员还给了她一个喇叭,让她用喇叭喊丈夫的名字,但是并没有回应。

广渠门桥下有5辆被淹的车,丁志健的车停在桥底最深处。救援人员开始把淹在水里无法动弹的车拉出来。吴伟记得先后拉了三辆车出来,先拉出了一辆奥迪,里面有两个人;消防人员又推了一辆车出来;还有一辆红车,旁边的人把车门打开了,司机也出来了。

拖出第一辆车的时候,吴伟还告诉参与救援的人,“这车里面没有人,里面有一辆车有人,我知道那个位置。”

“早上好木马”的微博称,丁志健妻子得到的回复是找不到具体的位置,没有针对这种情况的救生工具。经其苦苦哀求,才有一个官兵去事发地附近搜索了一下。

当晚一直在现场的吴伟事后也觉得,救人过程有点蹊跷。丁志健的车停在桥底最深处,吴伟说他知道在哪儿,“救援人员说找不到车的位置,没有设备,没办法实施救援,怎么会找不到车呢?大概的位置我们都知道啊。”

宋为也不理解,“我和周围的居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车的具体位置。”

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维持秩序的警察也越来越多,警察们拉了根警戒线,让路人不要往水里走。

丁志健的妻子于是向周围群众祈求施救,有一位男子脱了衣服就跳进水里,找到了车的位置,但没法打开车门。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吴伟的证实,“有个路人就下水了,拿着锤子下水救人,但游过去之后体力不支,被人用绳子拉回岸边。”

按照“早上好木马”、宋为和吴伟的说法,针对丁志健的有效营救是在当晚10点之后才开始的,而这距离他被困桥底已经2个半小时。

按照《新京报》的报道,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因积水面积过大、水位太深,到场后他们一直在侦查情况。后大批消防官兵陆续赶到,五六名消防员旋即穿上救生衣,带着绳子、救生圈,往广渠门桥下游。

北京东城绿化二队的崔金波在接受《杨子晚报》采访时说,他曾和一名消防员向深水处游去,深水里有两辆车,他们先找到了一辆车,被拉上岸之后发现车里没人,再找第二辆车。从下水到找到丁先生的越野车,共花了将近半个小时。

当救援人员找到丁志健的黑色SUV,已经是晚上10点20分左右。此时雨基本停了,积水也开始下降。

崔金波和他的同伴把绳索绑在车上,救援人员和路人一起把被困了3小时的丁志健和他的黑色SUV拉到了水浅的地方。砸破车窗后,丁志健被等在一旁的救护车送往了北京医院,时间是晚上10点40分。北京医院的医生在抢救一小时后宣布死亡,死因是溺水。[1]

广渠门事件之后

7月25日,有网民在广渠门拍到大量警车、救援车辆甚至央视的车辆在广渠门桥附近聚集,被网民称为“广渠门剧组”:

昨日,北京气象局发布了暴雨蓝色警报后,有不少网民在微博贴出各领导聚集在广渠门的照片。从以下照片中可以看出,现场不但有电视台转播车、警车、消防车、排水车,还有不少沙袋堆在路边,俨然一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架势。然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气象局预报的暴雨一直到晚上都没有来临,于是不少网友调侃广渠门成了剧场,现场领导都是等着开工的演员,而道具则是未能到场的“北京最被期待的一场雨”。

以下评论均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阅中国:北京的哥们儿说这会儿应该去广渠门桥玩一圈去,听说CCTV的转播车也到了,火警车也来了,排水车也到位了,沙袋也准备好了领导们也都到了,摄像机也架好了,方便面也给领导泡上了,领导们裤子也都脱了正准备趟水抢险那,怎么TM还不下雨啊?

卡西大爷:领导裤子白脱了

袁莉wsj:标题:北京最被期待的一场雨

M赫儿: 黝黑!没下啊!气象局的遭殃了

刘超怒放: 被困的群众演员倒了么?

kiwifruitandcherry: 领导们可着急上火了,表演的机会咋还不来呢!

山地駱駝: 环卫的洒水车,消防的救火车,你们就不会来场“人工降雨”吗?别让领导太难堪了呀

王虚怀若谷:万事俱备,只欠暴雨,领导不能去演戏,梁朝伟才能拿影帝。我好替领导捉急!!!

Annie严晶:天有眼!不要脸!

爱妃3_3朕来了:老天爷嗤笑一声

森林冰火:这雨是临时工

定定和麦兜: 结果雨被吓跑了

皮陌陌-:别说孙悟空了,白素贞都不敢来找许仙了 //@EiMa_琳:这阵势甭说天老爷了,就孙悟空来了也吓跑了。

ChrisCHENG-BJ:老天爷是老天爷,肿么会配合你们摆拍尼[2]

爱国者冷血评论

7月25日法广发文称“爱国大V”的冷血评论引发大量网民批评:

此前因爆粗口辱骂记者引起舆论哗然的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于当天下午三时许发微博称“孔和尚出门看热闹,喜看首都成泽国”。

同样在下午三点左右,《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外地发微博,称“盼了多少年的北京大暴雨,正好下在我等飞机返回北京的当口。哈哈,走背字的我还是很兴奋,下吧,使劲儿下吧,最好下得北京大街上能抓鱼。我有耐心在远处的机场多待会儿。”

此前因“约架事件”被公众瞩目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网名“吴法天”),也在当日下午六点发微博称,“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会感冒,也希望能重淋一次”。同时还配发了一张水深至脚踝的暴雨照片。

当日晚间十点半,暴雨已造成严重交通混乱和首批伤亡,但以“反特异功能”和力挺薄熙来、王立军著称的司马南此时发微博称,“想起小时在乡下,下雨常常不躲照样干活。今天自己真是娇贵了。于是,脱了衣服,只着短裤,脖挎钥匙,一路呼喊,钻入雨中,专挑没过脚脖儿的地方奔跑,整整享受30分钟。好不快活啊。拧开水龙头冷水竟不惧,及出热水,美不能自持。原来雨不可怕。”[3]

民众自救

《2012帝都雨季生存标准装备》,Vista锋绘出品。

作家李承鹏被删文章《图腾》批评政府面对重大灾害作为有限,称它“几乎是个图腾”:

可是割裂仍在,就在普通市民打开自家的房门,私家车主冒着发动机被淹的危险一个个搭救路人……政府管办的公交车却按时下班,高速收费站仍按部就班向救助的车辆收费,平时见个小贩就追得狼奔豕突的城管不见踪影。政府完全没意识到这时正是做秀的好时机,哪怕给被困者就近在快捷连锁店开个钟点房。他们想不到,就像当初想不到给这座城上粉补妆安戴美瞳之余,还得修好下水道。他们只知道开足正面宣传的水笼头,不知道民意是最重要的下水道……这几乎是个图腾,只有上善若水,没有从善如流,不是城市不足,而是成事不足,一根下水道就割裂了我和你。

2008北京奥运刘欢唱的《我和你》,确实同一个世界,却不是同一个梦想。干部只会出国考察,不见上街视察,坐拥60亿的新车,却不见开出来搭救路人。最新听到的笑话,这座城市的管理者说从前天就开始组织十万大军进行预案防治了。十万大军防治,竟有十个逝去的生命,这表明我们按宏大叙事模式修建的城市有多脆弱。

和以前一样,此事必沿着大爱无疆、歌功颂德、灾难让我们更有凝聚力的路子发展下去。如果我没猜错,又会出现“一场大雨冲刷出人间真情”这样的标题。我反感这样的标题,不是一场大雨冲刷出真情,而是一场大雨冲刷出真相,真相是:一个连下水道都修不好的城市,永远进入不了上行道,当整个国家都修不好下水道,就该知道民意为什么天天在内涝。[4]

官媒洗地

颜昌海7月24日撰文称北京近年曾多次内涝,但总被官媒开脱洗地:

2007年8月6日,被干旱所苦的北京也是一场暴雨后有多条路段积水,隔日的报纸说,头一天晚上某些路段积水竟深达2米,不逊色于今年的受灾程度。《联合早报》2007年8月7日的文章《大雨考验北京下水道系统》中说:北京市的下水道几乎堪称“文物”。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地下有100多公里,600多条明清时期修建的排水管仍在使用。五年过去了,《联合早报》的这篇文章今天登出来,只要把日期和个别字句略做修改,仍然具有时效性。这五年来北京市经过了奥运会、“60周年”大庆,耗费公帑银两无数,但排水系统还是一如既往。

2011年6月,北京也是一场暴雨后全城“泡汤”。可是之后的这一年时间里,北京的“父母官”们仍然对扩建、改建排水管网无动于衷。官媒当时的解释是,那是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意思是这种程度的降雨本来就少见,花钱去扩建管网其实是得不偿失。此言声犹在耳,没想到今年这种“小概率事件”就再度上演。若要把这次水漫京城再归结为突发的“极端天气”,对上千万的北京市民实在是交待不过去,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去年北京市规划委的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主动透露说:老的管线是按一年一遇的降水标准设计的,新的管线是按照三年一遇的标准设计的。显然不管是新是旧,北京市的排水管网的设计都达不到实际的需要。其实只要吸取前几年暴雨淹城的教训,在这几年时间里,对北京市的排水管道多少用点心,有所扩建、翻新,今年的损失也不至于如此严重。

既然拿暴雨是“小概率事件”为主上开脱有一定难度,喉舌媒体只好另辟蹊径。正好7月中旬日本九州也连遭暴雨重创,这为中国的喉舌媒体和广大网络水军们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于是日本水灾惨况的影像在北京暴雨后频频见于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对于日本死亡和失踪人数的追踪报道也及时而准确;网络上也及时、大量地涌现了“不要苛责中国政府”的言论——日本不也遭水灾嘛,不也死这么多人嘛!据最新消息,日本九州北部从7月中旬开始的暴雨已造成30人死亡,2人失踪。而北京暴雨的死亡人数在7月22日晚10点40分官方公布有37人之后,截至本文完成的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没有进一步更新。两个数字在同一档新闻节目中播出,给人的感觉是在类似的天灾重创下,中日两国的损失相近,大陆政府似乎并没有需要被特别指责之处。然而,从公开的新闻资料出发,也不难辨别出看似相近的中日暴雨灾害的损失数字,背后有怎样差异的玄机。[5]

暴雨后贴罚单

暴雨过后,有微博用户拍下交通协管员给熄火车辆贴罚单的照片引起网民声讨,财新网7月23日报道了北京市官方的回应:

受7月21日特大暴雨影响,北京部分地区发现有汽车熄火或乱停放问题,此后就被交通协管员贴了罚单。对此,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该市应急指挥中心表示,在遭遇突发灾害的情况下,对熄火车辆贴罚单是不对的,所贴罚单作废。吉林并责成北京城市交管局落实。

新华网引述当事的交通队说法称,之所以给这些汽车贴罚单,是怕车辆乱停靠,影响交通,希望车主尽快将车移走。贴条是提醒,不会罚款。[6]

娟你妹

邝飚漫画《捐你妹》

在北京官方公布的北京暴雨37人死亡数据受到民众质疑后,北京市民政局在新浪微博发出的捐款倡议也在短短一天内遭到大量网民的指责,数量众多的网民对此倡议做出了“捐你妹”的回应。@北京市民政局 随后删除并关闭了这条有5万多转发量微博的评论功能,该条微博下的转发内容也已被设置成无法查看。其发布的另一条关于捐赠工作的微博也已被关闭了评论,大量指责民政局的评论暂时还未被删除。[7]

网民对捐款倡议表示愤慨与2011年郭美美事件中所暴露的慈善腐败有关。

调查报道被撤版

南方周末对2012年北京暴雨的调查报道《你的名字 你的故事》在付印前被撤版。

2012年7月2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中原本应有的关于北京暴雨的八个版面在付印前的深夜被一齐撤下。该报数位编辑均在新浪微博表示愤怒,更有记者将被撤的八个版面中的一个大样发在网上,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审查者用红笔对该大样作出的各种指示。相关图片及多位南周编辑、记者的微博均在新浪遭到大量删除。

以下微博内容及图片均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鄢烈山: @貓居住過的街道:【南方周末八个版在付印前被撤】——七个记者,在北京跑了超过2000公里,加急采访了24名死难者家属。 党管媒体绝不动摇!

东方愚:再这样下去就可以休刊了。大家回去结个婚生个娃,或到广场上喂喂鸽子什么的。

张育群:7个同事在北京跑了超过2000公里。采访了24个死难者家属。昨天写完稿就趴床上睡觉了。早上醒来看到消息。只想说2000遍。草尼玛

蓦然晓:南方周末编辑今早表示有关beijing暴雨的八个版面在付印前被上级要求撤下,结果就变成了今早开了4个版面的天窗[8]

被撤文章节选:

广渠门桥下

(1)丁志健 (1980-2012.7.21)

32岁的幼儿杂志《阿阿熊》编辑部主任丁志健在网友3个多小时的微博直播中死去。7月21日19点40分,做完菜等丈夫回家吃饭的妻子邱艳接到他的求救电话,他说,在车里挣扎了很久, 打不开车门,呼吸很困难了。20点,邱艳接到最后一个求救电话,挂掉电话后就拿着榔头往外跑。半个小时后,邱艳赶到己是一片汪洋的广渠门桥。她哀求消防员下水救人。22点后,一位带星带杠的官员到场下了指令。医院检验报告显示,丁志健为溺水而亡,手和头骨皆有挫伤。

十几天前,丁志健刚刚升任杂志社所在的龙门书局一分社社长 。因为身材瘦小且性格活泼,他的朋友经常喊他为“丁丁”。16岁时,他就从江苏常州来到北京,上学、工作 、恋爱、结婚、生子。这个外地的奋斗青年无疑是幸运的:2009年,他有了女儿秋秋;去年,他把60平米的一居室换了东四环外80平米的房子,今年又换了这辆北京现代途胜越野车。他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北京市户口。

他的死引发了舆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救援的及思。许多人还拿起各种工具敲打车窗。不少人感慨生命等不起,而人们自救常识却如此匮乏。

从没住过带厕所的房子

(2)骆金 (1994.10.14-2012.7.21)

1994年出生的骆金本有个孪生兄弟,只活了7天就不幸夭折。父亲骆校富给剩下的这个孩子取名为“京”,以纪念他在首都出生。后来他觉得,“京”字太大,怕不好养,又改成了 “金 ”。

7月5日,骆金随一位老乡踏上北上列车,站了15多个小时到达 北京。骆金出生不久就被送回安徽农村老家。他一生中来过三次北京。“在家里面他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要我回家接他 过来。”骆校富说,和父母在一起,孩子很开心。 在北京的大部分时候,骆金窝在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12平米的出粗平房里看电视,或者去附近的大排档打工,帮忙烤羊肉串。

7月21日晚上7点半,在家里看了一天电视的骆金撑伞去上厕所时,桥面己隐没在雨水中。晚上8点以后,骆校富炒好了一个小 白莱和咸菜炒鸡蛋,遍寻儿子不着,打电话提示己关机。7月22 日凌晨1点46分,他打了11 0,去派出所登记的时候,他还想着:儿子可能是去网吧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积水退去,邻居们先是在屋外的小桥上看见 了骆金的拖鞋,接着在河沟里看见了毁坏的雨伞,和陷在一米深淤泥里的尸体。

骆校富想过要让儿子“在大城市见见世面”,他带儿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离家900米的朝阳公园。他在这座城市走街串巷维修 高压锅,打拼快27年了,从来没有住过带厕所的房子。他说, 儿子可能就是在上厕所途中一脚踩空,跌入了河中。一位老乡叹息:要是这边有个护栏,就没事了。 骆金身后留下了一只从老家带来的挎包,一欢耐克的高仿鞋。 鞋是父亲花60块钱给他在地摊上买的,用来打工的时候穿。2011年,骆金曾利用暑假在北京打工一个半月,帮忙烤羊肉串,赚了一千五百块钱。他给自己买了一个一百多块钱的手机,给 哥哥骆林买了副墨镜,剩下的钱都给了父亲。

骆林得知弟弟身亡后第二天就从合肥赶了过来。他右手捂着眼 睛,眼泪从指缝中流下来。他说弟弟内向、懂事,平时会偷偷攒钱,在父母生日时,给他们送打火机和发卡之类的小礼物。

一口有节律的钟

(3)段宝林(41岁)

过去5年里,段宝林的人生是一口有节律的钟。总是深蓝色的工作服,总是每天走一段从大郊亭沃尔玛到观音堂村居民区的路 ,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主题:赚钱、养家。

这并不是一个表情生动的男人,他可以是沃尔玛员工人堆中任 意的一个。共事多年,除了果蔬柜同事“工作认真、待人和气 ”这种可以扣在大多数善良百姓身上的评语,别人几乎想不起 他。

在家里,他却是不可替代的顶粱柱。买不起房子,段宝林还和老去的爹妈同住,加一个上初中的女儿。他是举家唯一的壮年 劳动力。段家住一条历史己逾半世纪的老式胡同里,据说屋前 马路曾是能“跑130汽车”的,因为一再增筑,空间被反复倾轧,现在仅能容两人并肩通过。

7月21日夜,这口钟在原本驾轻就熟的回家路上意外停摆。己经离家不到一公里,华能铁路挢下那片低洼地带,距离水平线 两米多。段宝林试图一个猛子冲过大水坑,却连人带车无可逆 转地陷落,努力挣扎,失败。他的尸体在翌日清晨被迅速识别,因为那身深蓝色工作服。

离开段宝林的小家庭塌了,成为家族的附庸。家族在段宝林去 世后迅速组成委员会,在媒体工作的岳培成为话事人,和沃尔玛展开了赔偿谈判;家族因为“老太太接受了北京某报紙的采访”吵得不可开交;在谈判遇到困难之前,家族不愿意让更多 人还原生前的段宝林,惹出事端。

于是死去的段宝林以这样一种方式接着走完归家的钟摆轨迹。也许这最后猛的一叩响,是他仅剩的一次让家人过得更好的机会。[9]

舆论失去焦点

7月30日,张诗卉将官方引导下的舆论狂欢称为“失焦的槽点”:

于是,很多原本可以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思考的问题,就这样被地域优越感搅成了一滩浑水。就像这次的北京暴雨。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灾难面前出现的总是小人物的史诗,功绩面前的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小人物的突出恰恰反映了公共系统的无能。不要再让我看见什么“众志成城,人身铸成的钢铁长城”一类的字眼了。这不应该出现。说得难听点,是让个体的高尚为体制的无能买单。原本应该依赖制度化的建设解决的问题,反而要依赖民间的善良来缓解(之所以不用解决,是因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这种不专业且不成规模的善举只能被称为杯水车薪),除了荒谬,我想不出别的词汇。

失焦的槽点,反映的是真正舆论监督的缺位,背后,也许巨大的国家机器正在庆幸又逃过了一劫。[10]

真理部指令

2012年7月22日:

北京市委宣传部:关于昨日北京暴雨的舆论引导,要多报道暴雨无情人有情,包括中央媒体也要执行。各团委、团支部:对北京暴雨的正面报道和消息,组织好评论、跟帖、转发工作,已登记的公开微博用户及团员个人用户ID、新注册用户账号均需做好汇报表格。

北京市委新闻办:地铁塌方不能报道。

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李承鹏的《图腾》一文必须删除。[11]

2012年7月23日:

国新办:今天有关北京暴雨的网上舆情发生了一些变化:质疑和问责的言论明显增多,有人借机发表攻击党和政府、攻击社会制度的信息。请各网加强工作人力,全力清理有关北京暴雨的不良信息。注意:一般质疑反思的不要动,恶意攻击的要坚决删除。而且,从现在情况看,网上涉“7.23”周年纪念的言论明显升温,出现了不少恶意攻击性言论,要采取措施,坚决删除借此事攻击党和政府、攻击我社会制度的信息,相关讨论要淡化,网站不得主动推荐、置顶。[12]

暴雨夜《人民日报》开微博

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2013年发表“舆情报告”称人民日报暴雨夜开微博带领官媒“占领舆论阵地”:

2013年,网络舆论板块发生重要变化。政府加大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力度,微博大V遭遇沉重打击,加上微信的分流,微博热度大幅度下降。微信用户增长迅速,新闻客户端也在发展中,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社会舆论的新信源。

在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发声成为政府新闻发布的“标配”,中央级媒体和各级党报纷纷开设法人微博,经常成为事态演变的重要变量。

2013年度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在媒企之争中被削弱。与此同时,“自媒体”话语权也在打击网络谣言中暴露出先天缺陷。主流媒体如何恪守新闻专业精神,为网络信息把好关,矫正引导网民情绪,关系到国民心态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之夜,《人民日报》开通法人微博,现已成为第一大媒体微博,带动一大批体制内媒体前进到微博舆论场域,积极引导舆论。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