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邹建华”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网络人物”为“Category:馆人物”)
第56行: 第56行: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div style="column-count:4;-moz-column-count:4;-webkit-column-count:4">
{{ #dpl: linksto = 邹建华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官媒话术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Category:审查员交班日志]][[Category:馆人物]]
 
[[Category:审查员交班日志]][[Category:馆人物]]
 
__NOTOC__
 
__NOTOC__

2024年5月16日 (四) 17:33的版本

邹建华,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前驻日内瓦代表团参赞。1997年至2003年担任外交部新闻发布处领导工作。在此期间,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的主要助手。协助过沈国放、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孔泉等发言人的新闻发布工作。参与和负责组织了450多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目睹并经历了中国政府对许多重大国际、国内问题的对外表态过程,具有丰富的新闻发布经验和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


其微博账号@老邹laozou(UID:1461104390)被新浪微博长期列为单审[1][2]


香港杂评 | 蔡子强:“花槽”与“花棚”——江山易改品性难移》: 书柜中有一本书,那是邹建华所著的《外交部发言人揭秘》。作者是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对外交部的人和事,知之甚详,因此他列举了大量外交部的真实对答和事例,来剖析他们的说话方式。

举个例,如果要耍太极,回避问题,答了等于无答,书中搜集及综合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8个典型答法:

1. 这个问题只能说这些;

2. 我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说的;

3. 我没有什么东西要补充;

4. 这不是外交部发言人要回答的问题,请你向有关方面询问;

5. 这个问题不属于我回答的范围,但我愿了解后通过发言人办公室向你做出回答;

6. 对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或调查)中;

7.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

8. 我也是从报纸上得知此事,还需核实;

9.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

10. 我没有更多的要说;

11. 我目前还没有什么细节可提供;

12. 我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13. 目前我没有什么评论;

14. 如果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会及时发布;

15. 我没有听说这种安排;

16. 我没有听说这事;

17. 我们会在适当时间发布;

18. 我没有被授权公布有关方面的消息。[3]

参考资料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