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计划生育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Xinchen讨论 | 贡献2023年5月19日 (五) 02:12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英文:One-Child Policy

计划生育标语
计划生育2.jpeg

中国计划生育是指中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起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核心政策是独生子女政策,也称为一胎化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大多数夫妇只被允许生育一个孩子,以控制人口数量。该政策于1979年开始实施,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强制执行。

白日无孩运动

百日无孩运动,也称“杀羊羔事件”,是1991年在中国山东省冠县、莘县发生的计划生育运动。有报道称运动从1991年5月1日开始,持续至8月10日,旨在遏制当地的出生人口。政策主张当地妇女无论是怀孕第几胎,还是怀孕几个月,一概强迫人工流产,以此造成社会恐慌,以及大量孕妇被迫流产。同时因为当时医学技术有限,导致部分孕妇死亡。(维基百科百日无孩)

县城的大街上搭满了帐篷,每一个帐篷里无一例外地住着准备引产的孕妇。那时节不论什么情况全县不允许一个农业户口的孩子出生,即便是个别通知传达晚了,孩子生出了,也没有几个能够存活的。县医院西面堆放垃圾的地方有两口废弃的几十米深水井,因为孩子的尸体被天天扔到里面去而填满了。[1]

人权问题

个人自由和权利:计划生育实行过程中对妇女强制节育和堕胎,并且杀害婴儿和贩卖儿童。计划生育还限制了夫妇的生育自由,剥夺了夫妇自主决定家庭规模的权力,特别是对那些违反政策的人面临处罚和强制堕胎的情况。 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普遍的性别偏好和性别比例失衡。中国的一些父母遵循传统思想,偏爱男性子嗣,所以用堕胎和杀女婴的方法来确保能有个儿子,这加剧了性别不平等女性权益的问题。2015年中国男女出生比例是117:100,中国现存在大量男性单身汉。此外,一些妇女面临强制流产、强制绝育和其他侵犯人权的行为。

《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于2007年在香港出版著作《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书中指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下降,将拖累国家经济的发展,导致文明的衰退。

书中提到,目前中国的人口数据是被夸大的: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后就低于更替水平,在1995年后只有1.4左右,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只有1.22,2005年1%抽样调查显示只有1.33,说明中国早就错过了停止计划生育的时机。2010年人口普查证实了1996-2010年平均生育率只有1.4,其中2010年只有1.18。2000年人口普查实际人数应该只有12.2亿,低于预期,于是被修改为12.658亿;2010年人口普查实际人数应该只有12.8亿左右,但是被修正为13.4亿(光是福建就“拨高”了10.8%才凑够数)。中国育龄妇女在2012年开始减少(2032年的20-29岁妇女将比2011年减少43%),而随着老年人数的迅猛增加,每年死亡人数却在不断增加(已经由1980年的626万增加到2011年的960万,还将增加到2050年的1870万),中国人口已经在负增长的边缘。即便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人口峰值也难以达到14亿,今后还将锐减。

《独生之国》

《独生之国》(英語:One Child Nation)是2019年美国纪录片,由王男栿和张嘉玲共同执导,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9年到2015年施行的一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影片于2019年1月26日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获得美国大评审团奖纪录片奖,之后于2019年8月9日由亚马逊影业在全美放映。影片获得积极评价,获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维基百科独生之国)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维基百科: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控制政策,属于基本国策。具体的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并不完全相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中国大陸人口数量为目的,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生育政策。在世界范围内,计划生育运动早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就开始发展,其中英国学者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及马尔萨斯联盟、美国学者山额夫人创立的美国计划生育联盟(后更名为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较有影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陸曾鼓励生育,并效仿苏联给予生育多的妇女以“英雄母亲”、“光荣母亲”的荣誉称号。(维基百科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