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为整治公车私用,广州市公车自去年8月统一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北斗”运行半年来,成效如何?最近官方通报称,全市公务用车行为不断规范,行政成本明显下降。公车装“北斗”,每月每车平均行驶里程从原来的1769公里降为1265公里。记者算账得出,全市8360 辆公车每月少跑了400多万公里。

公车安装“北斗”后,每月可少跑400多万里,媒体此前还报道了广州黄埔区的公车费用下降了四分之一。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大致是可信的。显然,数据摆在这里,成绩不容抹杀,用官方惯常的说法,是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由此,不难体会相关部门收获“战果”后的喜悦。但与此同时也让人生出一丝忧虑:依照过往经验,对某项暂时取得若干小成绩的做法,权力一高兴,总结、宣传、推广或许随之而来。

那么,这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在逻辑或许是:公务用车背后的“车轮腐败”问题,已为公众深恶痛绝。对于滚滚的“车轮腐败”,各级地方政府显然不能无动于衷,而是要有所行动表示的。既然有了行动,何况某些措施还引起众口汹汹,如若不做出一点成绩也是很麻烦的。当然,这种“麻烦”更多的来自上面——确切些说,是来自那种官帽由领导说了算的考核体制。于是,在领导的重视下,在政绩考核的压力下,相关权力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是需要抓抓落实的,“效果”由是而生焉。扩展来说,在这种体制下,许多行政行为所依循的路径,大抵莫若如此。

利用高科技手段定位监控,短期来看,似乎立竿见影,行之有效。但放之长远,效果如何,或者能否从根本上遏制“公车腐败”,则难以让人寄予厚望。最简单的问题在于:公车安装“北斗”,谁来监督?对于违规者如何问责?问责又如何确保合理到位?倘若这些问题都由纪检、监察部门来一手操办,最终难免落入内部监管“左手打右手”的窠臼。在常人眼里,监督与被监督者某种程度上是“利益共同体”,因而对“兄弟单位、同事同行”间违规行为的处理,恐怕就有着更多的“灵活”空间。如此一来,监督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当然,这并非否定“北斗”之于公车治理的价值,而是说,这种技术手段终究不是治本之策,甚至可说是“公车阳光化”之路上的一个花絮,是在不触及公车核心问题的“小打小闹”。从理论上来说,公车治理其实并不难,其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信息、监督机制要公开透明,公车使用必须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尤其是在当下,公车与私车在外观上应有标志性的区别,不能公私混淆,这样才能让公车腐败无所遁形。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公车腐败的风险成本,对违规者予以严厉处置。

然而在现实中,这两点却无不阻力重重,其原因就在于上述两点的核心指向了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这自然是公车改革背后涉及的既得利益者所不愿看到的。公务车改革虽已进行8 年但效果并不佳,其症结也正在于此。显然,社会监督缺位,仅仅依赖内部监督的公车整治,就如一条腿走路,能行多远,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