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者按:2023年即将过去,中国数字时代为读者整理了年终专题,共7篇,包括年度每日一语、年度敏感词、年度404文章、年度翻车现场、年度报告汇、年度之声、年度人物。
本文是年终专题第3篇,下一篇是《年度翻车现场》。
2023年1月1日-12月22日,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项目统计出287篇遭到404的文章、帖子(文章消失的原因绝大多数是遭遇了内容审查,少部分可能是作者迫于压力的自删),并将它们全部存档在了中国数字时代的网站上(截至发稿时项目总收录数1515篇),尝试打开这些内容的原始链接,你会看到一些提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微信公众号)”、“该微博/用户不存在(微博)”、“呃…你想访问的页面不存在(豆瓣)”、“404网页跑丢了(网易)”、“404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知乎)”、“啊叻?视频不见了?(B站)”……不同平台的提示不尽相同,都是这些图文存在过却已消失的证明。中国的庞大审查机器每天都会删除不可计数的“违规内容”,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通过人工筛选,所展示的只是被删内容的冰山一角,但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名单中洞察到本年度中国言论审查的一些动向。
中国数字时代在2023年搜集到的404文章涉及的主要话题包括:防疫政策调整、胡鑫宇案、ChatGPT、李文亮忌日、蒋彦永逝世 、习近平全票当选、银发红利、孔乙己文学 、长峰医院大火、地方财政危机、天门山跳崖、笑果事件、毕节殴打记者事件、村干部灭门案、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指鼠为鸭、瓦格纳兵变、搜狐新闻专题、吉林私搭浮桥案、齐齐哈尔中学体育馆坍塌事件、2023年京津冀水灾、伦敦涂鸦墙事件、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日本福岛核废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4条、王芳在乌被占领土唱《喀秋莎》、承德程序员翻墙工作被罚、李克强逝世/悼念李克强、中国经济问题/财政赤字、许家印涉罪被查、亮亮丽君夫妇、白纸运动一周年、阿里献血事件(血槽姐)、民营经济困境等。
图为删文较集中的一些话题
有许多404话题与突发的国内/国际即时新闻热点高度重合,这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在密切监控网络热点的出现和变化,并频繁进行审查干预以打乱公共舆论的集结,防止其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转变。但无论如何,404文章的持续累积证明了对审查的反抗总是在发生。虽然有的抗议声音可能在发出之前就消失了,但抵抗的声音仍在不懈的寻找着破绽,并试图在下一次实现成功的突围……【404文库】记录下了被审查拦阻后的“404遗址”堆积的过程,这构成了整个真实反抗历史的重要部分。
在即将与2023年告别之际,我们一起回顾这287篇404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十篇文章:
江雪|2022 记住青年带来的光亮
账号名称:@声声不息的我们 | 作者:江雪 | 平台:微信公众号 | 删文时间:2023年1月1日
2023年的第一天,独立媒体人江雪在辞旧迎新之际撰文感谢了参与“白纸运动”的青年,希望人们记住这些勇敢的抗议者为当下生活所带来的改变。一个多月之前,南京传媒大学学生为悼念乌鲁木齐火灾遇难者在校园中聚集,迫于言论受限举起白纸抗议,最终引发了遍布中国21省与海外多地的大型反封控示威潮。这场白纸运动的结果是终结了“动态清零”政策,中共政府最终被迫作出180度的防疫政策大转向,极端防疫下的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码、场所码等终于开始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江雪在文中盛赞白纸运动青年“为所有被损害与被奴役的人赢得了一丝尊严”,以及基于生活的反抗“为沉闷的铁屋折射进了一丝亮光”。就在江雪写作这篇文章之时,中国事实上已经处于“全面放开”的状态,并经历了数波的疫情感染高峰。同期网络上也出现了“过去三年中国没有为与病毒共存做足准备”、动态清零要为今天的局面负全责””>“动态清零要为今天的局面负全责”的批评声音,然而这类声音全部遭到了严厉清理。颇为讽刺的是,中国数字时代在“2022年度404文章”的首条即收录了江雪的《长安十日》,这篇长文被删时间是2022年1月8日,当时身处西安的江雪记录了自己在封城期间的种种见闻,该文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人们在疫情封控下如何展开自救,文章在引发全网热议后成为了“不正确的历史记忆”。一年之后,当江雪再度讲述人们是如何将这场封控下的自救演变为政治抗议之时,这篇文章再度遭到了删除,微信公众号“声声不息的我们”也因此被封禁。正如江雪所提到的——“你们(白纸青年)的呼喊,只基于你们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但这一连两次的封禁操作,生动展示了官方是如何极力抹杀人们的疫情记忆的,它们既不想让你记住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也不想让你记得一切是如何结束的。
知乎|国内研究CHATGPT的主要阻碍是怕它乱说话
作者:知乎用户 | 平台:知乎 | 删文时间:2023年2月7日
2023年2月,由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开始在中国互联网上爆火,关注指数飙升,多个相关话题频繁登上微博热搜,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开始用中文与之对话,并在网上分享对话结果。不少与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都感慨其功能的强大,它不但可以在简单提示下完成写邮件、论文、制作表格、检查代码等复杂工作,还能够“像人一样对话”,在理解上下文背景的同时,偶尔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回答。这波由ChatGPT带来的国内AI热潮,也引发了一位知乎网友的灵魂之问:“阻碍国内团队研究ChatGPT这样产品的障碍有哪些,技术,钱,还是领导力?”评论中有一位匿名知乎网友进行了回复,而该回复很快便遭到了删除,该网友如此回答道“主要阻碍是怕ChatGPT乱说话……大语言模型完全是黑箱,你不能保证他永远不说一些不兴说的东西,一旦说错话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根本不会有团队去做,做出来了也不可能开放给普通人用。也许五年后,在地球绝大部分地区,GPT取代了谷歌,但是大陆还在用百度。”这个回答准确地指出了问题核心,那就是在存在严格审查制度的中国,ChatGPT这类应用输出的内容很难达到合规要求,因此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后续事件也确实证明了这个回答具有预见性:首个模仿ChatGPT紧急上线的挑战者元语AI在上线仅五天后便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而暂停服务,最终在不到一周时间,网民就见证了它的出生到猝死。在元语AI被下线之前,它已经在努力的做着自我审查,当有网友提问“如何评价习近平”时,它给出的一致回复是“输入存在违规词,请重新输入”。2023年4月,国家网信办出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将整个生成式AI行业管起来了,对此有网友调侃“AI进入中国必须先入党”、“创新都还没开始,管制就已经先到了”。
人民日报 | 全票当选更危险
作者:人民日报 | 平台:微信、微博、人民日报等 | 删文时间:2023年3月10日
2023年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这也是习近平在2012年上台后第三次出任这两项职务,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正式踏入自己的第三任期。人民大会堂现场的统计称2952张选票无人反对或弃权,而在五年之前的2018年3月,这个全票连任的名场面就已经出现过。有不少网友以“全票通过的民主”来嘲讽由习近平本人所提的“全过程民主”,而根据官方的解释,它指的是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为了展示这一“全过程民主”的严肃性,人民大会堂的投票现场还设置了一套复杂仪式,包括多名工作人员将红色投票箱仔细地抬起、旋转、展示、贴上封条…这个魔幻的场景被网友讽刺称之为“全过程魔术表演”。巧合的是,111年前的同一天,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仅三年多之后他即复辟帝制,最终只当了83天皇帝便倒台身死。有网易网友在党媒公布习近平成功连任的文章下戏讽习近平是“二次袁”,这种关联也让审查部门高度警觉,甚至将一篇只谈历史的文章(《丙寅三月|史之今日: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拒绝南下,在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删除以防范网民的接力转发。早在2011年3月,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全票当选更危险》的评论文,它批评一些地方选举中出现了“全票当选”的现象,文章称“在民主选举中,很难出现一边倒的支持,尤其是很难出现全票当选。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意见不一致是正常的。”文章还警告说“如果绑架民意的全票当选惯例继续下去,人民的逆反感会悄悄累积,最终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18年习近平全票当选之后,这篇文章就曾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扩散过,如今随着习近平的“二次袁”它正更是正式升级成为了一篇敏感文,不但在多个平台上遭清理,甚至还被人民日报从官网上移除。对此,有网友调侃道“共产党的事情就怕看合订本”、“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没有没有”。
愚懸|脱口秀行业要用80%的精力创作内容,再花500%的精力去应付审查
账号名称:@愚懸 | 平台:微博 | 删文时间:2023年5月18日
2023年5月13日,笑果文化旗下的脱口秀演员House(李昊石)在北京一场演出时,说自己领养的两条野狗追逐松鼠的场景让他想起“作风优良,能打胜仗”8个字,该段子被指冒犯了解放军。这句口号是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原话的前面还有听党指挥4个字。演出后的几天内,陆续有网民公开检举House玩梗“辱军”,甚至还提供了现场录音以证其言论不当。在引发强烈舆论震荡之后,House本人及笑果文化相继发布道歉声明,并宣布停止演艺活动。中共党媒和军方也纷纷介入此事件,发文痛批“人民军队不容冒犯”、“脱口莫脱轨,玩梗须有度”。5月17日,北京市文旅局对笑果文化开出了近1467万的天价罚单,折算下来,House的这个段子“一个字就罚了183万”,网友感慨中国的言论环境如今已达到“脱口秀辱军、讲笑话坐牢的新高度”。笑果事件发生之后,对整个内地娱乐文化行业所造成的冲击可谓巨大。一位业内的微博网友爆料称,笑果事件很可能是一个已过审段子公开演出翻车的案例,因为脱口秀的脚本创作本身就要经过一整套的审核流程,包括禁忌话题培训、主编筛选、团队内部审查、相关部门报备等多个环节,而笑果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内部审查跟禁忌话题肯定更夸张,能出街的段子那已经是在冷饮中泡冰块了,何况还有相关部门的严苛审核把持着,作者还追问道“一个通过审查的段子放上场了反而出了乱子,结果也只处罚一个主办公司。那么通过演出审核的相关部门,它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然,脱口秀内容创作者面临如此多的审查,最终产出的那个“筛不出毛病”的作品,必然也相当乏味和平庸,因此作者也总结道“这个(脱口秀)行业需要用80%的精力创作内容,再花500%的时间精力去应付审查,是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对人的青春也是一种空耗——完全没有趣味也没有价值可言。”最终,这篇揭示了中国脱口秀脚本创作审核流程的帖子遭到了404。在这一年里,还有其他一些脱口秀演员成了中国审查制度的受害者,包括池子、孟川,甚至连知名的马来西亚YouTuber罗杰叔叔也因在演出中分享了辱华辱包的笑话而被全面封禁。
浮蚁|搜狐新闻,能处
账号名称:@浮蚁 | 作者:搜狐新闻|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 | 删文时间:2023年6月14日
2023年6月14日,搜狐新闻在其公益项目“追光计划”的网页上发布了9张新闻海报,指出了近年来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社会问题,其中包括:61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24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首破20%、受理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上升42.8%、无业/失业人群抑郁风险达31%、中国约有残疾人8500万、约7亿人月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614元、约5000万低龄老人在岗工作、中国罕见病患者超2000万、至少1.5亿人承担独子养老压力。海报中的每一项数据均有权威信源支撑,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务院发展规划报告、第一财经的报道等。其中“约7亿人月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614元”与2020年李克强所强调的数据“6亿人月收入仅一千人民币”非常接近。而“24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首破20%”也契合了今年的“孔乙己文学”等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低生育率问题及老龄化问题,同时在保障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的问题上也做得远远不够。搜狐新闻的这组新闻海报显然是指出了真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今的舆论氛围下,即便只是点明现实,也不能被官方容忍。在这组海报引发微博热转后,它随即遭全网封禁。知名推特用户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以“宏大叙事下的脓疮”来形容这组海报,这些数据再次将人们从宏大叙事中拉回到现实层面,告诉我们即使尽力去抹去所有的负能量,也并不代表问题就此不复存在。微信作者 @晖思 则说从搜狐新闻这些年来持续关注普通人生存状况中感受到了“新闻未死,理想未死,良知未死。”2023年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宣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此时官方公布的最后一次数据(21.3%)已创下2018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这个解决失业问题的躺平方案惊呆了许多网民,以至有人调侃“如果不能数据向好,那就不公布数据”、“谁能料到,他从装满喇叭的工具箱里翻出了眼罩。”而两个月前它们删除搜狐新闻的“问题海报”又何尝不是采用了一种“眼罩方案”呢?
一席|仇凤仙:民工暮年
账号名称:@一席 | 作者:仇凤仙 | 平台:微信公众号 | 删文时间:2023年7月5日
2023年7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仇凤仙的“一席”演讲视频《民工暮年》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持续关注农民工生计问题的学者在“发了2500份问卷、访谈了200人”之后得出了一项调查研究结论——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在进城打工近30年后,带着一身病痛无法退休,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困境,成为了“被遗忘的一代人”。微信公众号“正面连接”将这篇调查精简,并以《如此打工30年》的标题发出,结果很快被删除。而一席的演讲视频及文字稿件也紧接着被屏蔽。但这种前赴后继的404,并不能让仇凤仙所提出的真正问题消失,如同她那句平静且有力的质问“第一代农民工和城市人一样在城市工作一生,最后却一无所有,这并不正常”。中国初代农民工的真正悲剧是,他们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再属于乡村。当局既享受农民工为城市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又拒绝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权利与保障,甚至还以清理“低端人口”的名义反复将他们从城市中清退,农民工们的处境甚至远不如一些国家的“非法移民”。各种制度性的歧视将他们视为牛马、工具,而非活生生的公民、同胞。仇凤仙的调研最终显示,努力并不能真正改变命运,她用了“社会脆弱性”来描述这一代农民工的处境,即这是一个时代性问题,深受社会排斥性政策的影响,远非个人能决定。以2023年2月的某新闻个案为例,一位64岁的农民工办了张假身份证,把年龄改小7岁,结果才刚上工两天,就在检查时被警方抓获,罚款500元拘留1天。这位农民工办理假身份证“减龄”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因为许多地方出台的“清退令”政策严禁60岁以上的农民工再进入工地。在引发强烈的民愤之后,这则新闻从网络上消失了,但它却揭露了比城乡歧视、福利歧视、地域歧视更为残酷的——打工年龄歧视,同时也辛辣嘲讽了年内官方提出的一个概念:促进低龄老年就业,实现“银发红利” 。
亮见|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媒体的沉默震耳欲聋
账号名称:@亮见 | 作者:魏春亮 | 平台:微信公众号 | 删文时间:2023年9月7日
2023年9月1日,被称作“小刑法”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实施17年后迎来首次大修,该修订草案中的多个条款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与讨论,其中争议最大的第34条第2、3款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可以最多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5000元人民币罚款”。更夸张的是,“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也会受相应处罚。修订草案将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伤害民族感情)作为法律上的处罚标准,此种做法在实践中是否会导致处罚范围的任意扩张,继而伴生各种权力滥用现象,是网民激烈反对声浪的聚焦点所在。还有网民注意到,该修订草案的其他条例(第19条、59条、67条、100条、101条、106条、120条)也存在更多的问题,其中第100条更是直接赋予了警察当街任意搜查民众的权力。几乎所有的修订内容都指向“加大公权力机关自由裁量权”,看似是官方在为未来进一步强化警察治国扫清障碍。微信作者 @魏春亮 撰文分享了他从另一角度的观察——即各大墙内媒体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采取了“集体沉默”。面对重大的公共议题,如此万马齐喑画面令人感到悲凉。传统媒体或受制于官方的报道限制及禁令,已渐渐失去了对真问题的感知力和影响力。反而是一群自媒体人和专业人士,在此事件上撑起了公众舆论的责任。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童之伟教授等都公开表达了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的异议。因拍摄“100元购买力”视频爆火、多次被封号的B站博主@户晨风 也在一期视频中,分享了将意见稿邮寄给人大的全过程。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前,有媒体称网民提交的意见超12万条。尽管存在激烈的反对声音,但它或许仍无法改变草案修订的最终结果。对此有网友评论道“渺小个体的不噤声、不屈服,并不是因为这么做了一定会有效果,而只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或许反对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今后的生活,主要由倒退构成,我的抵抗和反对,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微博用户|我翻墙访问国际互联网打工被公安处罚百万
账号名称:@用户2406409341 | 平台:微博 | 删文时间:2023年9月26日
2023年9月24日,一名微博网友发帖称,自己因为翻墙使用Github远程为一家境外公司工作,被河北承德公安局双桥分局处罚没收了3年多的上百万元的收入。这起案件引发了整个IT行业震动,也被称为是“翻墙上网最高罚款案”。一直以来,因翻墙被喝茶的网民并不鲜见,但有关部门的处罚往往重在警告、恐吓,与打压言论自由的关系紧密,且少有出现直接罚款的情况(个别销售翻墙工具案除外)。因此,承德程序员远程打工被罚可谓是打破了某种惯例,或将带来一种示范效应。可怕的是,如果严格依照这一标准,中国绝大多数的外贸人士、视频博主、程序员、设计师、游戏玩家等都有“违法获得收入”的风险,所涉群体相当宽泛,无一漏网,皆可罚没,这也是为何该案引发了如此剧烈的震动。根据这位程序员公布的答辩状,他被当地公安部门罚没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主动坦诚了全部事实。当地的安全部门怀疑某一推特账户是他持有,为了消除怀疑,他“详细介绍了工作情况,提供了收款的银行卡” 并自以为这样做是很安全。然而,承德公安却最终认定“翻墙之后的收入即是违法所得”,将程序员的三年多的血汗全部罚走,生动解释了何为坦白从严。承德公安的这个执法案例无疑是在告诉公众——当你在墙内连上的自由互联网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是一个违法分子,积攒的财富随时有可能被充公。且讽刺的是,中国的执法机构仍普遍在使用20多年前的、比GFW更早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来打击网民的翻墙行为。在“承德程序员翻墙被没收百万余元收入”的话题大火后,微博将相关话题进行了屏蔽,当事人也疑因受到压力将原求助帖删除,这笔收入后续能否追回也成了未知数。此外,这一事件也与地方的罚款经济存在一定关联:有网友注意到,承德市过去三年来罚没收入增长了4.59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增长的87%,可以说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罚没。一个程序员被雁过拔毛的背后,是当地的负债规模达到年收入的近6倍,税收收入大幅减少,或许翻墙上网只是理由,罚款创收才是目的,以至于有网友调侃“承德为未来地方政府可持续性竭泽而渔指明了新方向”。
喀秋莎来信|克强的背影
账号名称:@喀秋莎来信 | 作者:家传研究员 | 平台:微信公众号 | 删文时间:2023年10月27日
2023年10月27日,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抢救无效离世,距3月卸下国务总理职位仅半年时间。外界普遍认为,享年仅68岁的李克强是一位悲剧人物,他虽被公认为中共史上学历最高的总理,具备非常突出的个人能力,但在他的两任期间却遭到了习近平的权力架空,甚至有“最弱势总理”之称。李克强去世后,有不少民众自发前往他的故居献花,同时网络舆论也突然暴增,其中有关他的生前言论“人在干,天在看,苍天有眼”、“长江黄河不能倒流”、“有权不可任性”等开始不断出现在民间悼词中。与此同时,民间悼词也出现了“三十年来有惊无喜、三百年后自有公义”、“有的人活著,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著”、“胡赵遗风”等,而这类言论显然有着强烈的政治诉求。生前政绩乏善可陈的李克强为何能在生后收获如此多的感恩与怀念,其中一种说法是“全赖同行衬托”,即便是有心无力、无所作为,那也好过有些人的加速倒车,例如一篇嘲讽文章标题就写道《远离你的猪队友吧!研究发现:职场上和蠢人共事易得心脏病!》。而另一种怀念李克强的说法则是“人们在哀悼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也从他有心无力的遗憾中看到了“十年间苦苦支撑却节节败退的自己”,文章《克强的背影》以照片时间线的方式回顾了李克强的一生,其中一些个人照片相当罕见。(注:但其中李克强在河南血祸中所扮演的角色仍在舆论场上存有争议)。这篇相当克制的悼念文于最后写道“今天,我们在怀念他,也在怀念自己。”但最终无论是嘲讽猪队友还是缅怀前总理的文章终究都逃不了404的命运,这也难免会引发一个疑问:为何在当今中国,人们甚至无法悼念一位已故前总理,它们如此恐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此外,如果说生前曾讲过几句真话的前总理如此值得纪念,那因讲出真话而拯救了许多人的三位已故医生就更值得缅怀,ta们是高耀洁、蒋彦永、李文亮,作为河南血祸、SARS疫情、新冠疫情的吹哨人,ta们因为说出真话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微信作者 @敏敏郡主 如此评价道“世上本没什么超级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高耀洁、蒋彦永、李文亮就是这样的凡人英雄,他们曾经用善良和正直发出的光,温暖了这个世界。”
冷箫推荐|吴敬琏: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
账号名称:@冷箫推荐 | 作者:吴敬琏 | 平台:微信公众号 | 删文时间:2023年12月6日
2023年12月5日,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一篇《财经》专访受到热转,文章标题为《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微信公众号 @冷箫推荐 对原文进行了搬运,有不少网友在阅读之后惊讶发现这竟是篇发布于11年前(2012年9月)的文章,其中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在如今看来依旧清晰、毫不过时。吴敬琏在文中提到“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而一切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制度性的改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若是放在11年前,这篇文章或还有种先知先觉的意味,而放在今天,它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一方面中国社会朝着哪条道路跑得更快不言而明,另一方面它所指出的中国当下经济脱困的可行方案,恰恰也是当权者这些年来极力拒绝采用的。令人诧异的是,这篇曾刊载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最终在微信平台上被删掉了。且不说文章内的经济、政治改革议题能否再次浮现在如今的舆论场,但看起来就连微信转载都已经做不到。几天之后,另一篇名为《十问民营经济》的财经网专栏文章也遭删除,该文根据四位经济学家的演讲、对话,以及专访内容,梳理出了十个当下市场、企业、资本最为关心的话题,其中包括“当下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感觉很难?”、“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困境是什么?”、“政府怎样让企业有一个切实的安全和信心?”等。但在官方眼中,如此平和的探讨民营经济困境也是一种唱衰,是绝对不能容许的。12月14日,微博平台通知部分大V用户,要求不得随意发表经济负面内容。同期,中国国安部连续发文要求维护经济安全,指唱衰中国经济论是人为构建的“话语陷阱”、“认知陷阱”,甚至批评“安全替代发展”、“排挤外资”、“打压民企”等是虚假叙事。有网民指出“禁止唱衰中国经济本身实际上就已在唱衰中国经济”。禁止唱衰中国经济都能让国安部成了宣传部,可见中国的经济现状“不可谓不严重,不能不重视”。这种从禁止到自我成就的过程其实非常像辱包领域的“啥啥啥”魔咒:由于近年来涉习近平的负面称呼拉出了越来越长的清单,2023年8月一位微博网友 @怪以德服人猫 发了一个段子,说自己出去旅游时遇到了一个神灯妖魔,能够满足自己的任何愿望,当说出自己的愿望是“能不能让那啥啥啥,啥啥啥”时,妖魔赶紧冲上来捂嘴,“这是能说的吗?”最终,这位用户的帖子被删,账号被禁。其实这个段子中妖魔不让说的内容本可以有很多,但官方的令行禁止来得如此之快,于是人们不约而同都想到了一个有关习近平的祈翠诅咒。在吴敬琏的那篇文章广泛流传时,也曾有粉红网民攻击说“都临界点都11年了”以强调“唱衰言论”是站不住脚,但既然在谈及经济时本就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那又何来唱衰或唱响一说呢?又为何要对某些声音如此惧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