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旧闻评论(ID: jiuwenpinglun)

640
题图当代水墨,作者新浪微博:@秃头倔人

中办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解读它的声音并不多见,但是很多人在心里还是憋着某种悬念的。这是迥异于期待的求解心态,不是期待团中央更好,而是想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在“钦定”改革的号令下,它能不能变?党内的事务,就此沾染上社会眼光。

现有的解读,主要将这个方案文件对应于中纪委早前的结论,那就是文件是要祛除团中央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与娱乐化。这就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导向的解读思路,无疑有它的道理,但问题意识本身可能不够完善,这也是解读团改时,引发悬念的部分。

党文件具有的特性,使得它具备很大的模糊性,这既是给执行预留空间,但同样会给误解带来空间。如果团改是要破除团中央的“四化”倾向,那它是想要团中央乃至于共青团“成为什么”——尽管文件中有“助手”或“后备”等表达,但仍需要强大索隐。

作为团改的依据,直陈团中央的“四化”,等于给出了一条在明处的线索。其含义是什么?撇开官文中常见的掩护式修辞,“四化”的结论约等于是一种全面的不认可或不承认。“四化”就是四大标签,在上是手握标签笑而不语,在下就是如坐针毡。

但我们也看到,获批“四化”的结论之后,团中央除了常规的整改套路以外,在舆论空间中异常活跃,表现极其扎眼。在系列爱国舆情的动员及发酵中,充任领导者与先锋作用。可在南海仲裁等问题上,其舆论动员的口径与结果却是与高等级立场有着显著出入。

有目共睹的是,团中央以及团系近年越来越善于在舆论上表现自己,并且越来越不忌惮代表国家立场。作为群团组织的共青团处在“治国理政”的边缘,但在意识形态的发动上,它又自我形塑为中央位置。这种边缘化与中心化的格局,是实际的抵牾还是无意的矛盾,社会相当费解。

中办文件已经明确,团改是“从严治党”的一部分,也就是属于党内事务,这是解读团改的一个方向,涤荡“四化”沉疴,敦促团中央走一走群众路线。而在暗的线索上,也就是民间对共青团的一般印象上,团改结果又能否回应到?这恐怕才是影响到团改社会观感的关键。

这么多年来,大众对共青团的认识一直不是群团组织,而是将其认作是“仕途的加速器”。最近几年,这种认识中又新添了一类,那就是将共青团看作是“舆论的发动机”。前一种看法有干部年轻化的原则作为加持,后一种则将拱卫意识形态引为盾牌。

团改方案花了很大篇幅与心思,专注在前者的改造上。具体到所用方式,有一点“开门办团”的意思,给定基层团员的比例,这么做给人的感觉它不是要断绝团干的仕途,而是用代表性来提高“升职器”的难度,也就是说要给它一个合法性。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是回应民间对团的差评。

从这一方面出发,可以有好多索隐的文章可做,但也很难明说。党魁警示的是,不要搞团团伙伙。具体应用到共青团的存在场景中,这个警示对民间昵称为“团团”的,可能别有意味。党外有党,党内有派,从来都是禁忌。团改意蕴的深处,局外人自然看不见。

只是现有的局面对共青团是很尴尬的。中纪委巡视的定调以及团改方案,都是对共青团生存方式、活动内容及路径依赖的批评。执行团改,就需要模式更新与改弦更张,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执政党希望通过团改来增强其社会基础的基调,恐怕不容商榷。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将其理解为一定的社会阶层或社会基础。社会阶层的变动向来被认为是统战工作的机会。规定共青团走群众路线的具体姿态,就是要造成由政党这个中心向社会的有效辐射。理论上,团改限定共青团在这个“等高线”之下,而不是之上。

执行这条团改的明线,从逻辑上讲,是要压低“意识形态发动机”那条暗线才能更好地实现。因为,团要接上本土底气,成员来源拓展后,可用身份多样性抵消“贵族化”与“娱乐化”,进而在身份多样的前提下提升代表性,凌空虚蹈的“舆论一律”必然违背这个逻辑。

不长历史地看,在将共青团进行社会化改造方面,早前在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时已有要求。但不过是数年而已,这条建设方案就落满了灰尘,可见团改的社会化方向往往抵不过其固有的政党化依赖。要求与实行之间,除了社会的拒斥,也包含着逆反的青年人格。

自然,在团改扩大社会基础的设计上,共青团面临着民主党派、统战部门等诸多竞争对手。这些重叠的功能设计,提高了它们所争取对象的择优心态。从很多方面讲,共青团都不是最好的选择项,尤其经历了“四化”标签的渲染之后,这也让团改的空间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

迄今为止,除了人民日报侠客岛官微与共青团团中央官微之间虐恋一般的点到为止的嬉闹式评点,社会对团改多是作壁上观——应该不仅仅是“改革”这个词汇让人疑惑,甚至也不是文件惯有的枯燥文本阻却关注,而是局中人事多年自带的疏离感与隔膜,让讨论乏力,令人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