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文批评了《人民日报》和央视力捧的“慢就业” 言论,称这种行为是“掩耳盗铃”的文字游戏,会成为“舆论场上的笑柄”,连“下岗”、“待岗”这样沿用多年的官方“认证”用语也被新华社评论“点了名”:

如今有不少地方官员、学者、媒体都热衷于玩文字游戏,生造一些看似浪漫实则荒诞的词语,将严峻的现实表述得风轻云淡。这些试图混淆视听的做法,本质上是掩耳盗铃,不仅对于解决问题无任何好处,反而会成为舆论场上的笑柄。

不管是叫“下岗”“待岗”还是“创业人员”,没有工作就是没有工作。不会因为称呼变了,家庭就凭空多出一份收入。同样,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也不会因为他们被贴上“待定族”的标签,就得到任何改变。

随后央广网也加入了这场“舆论战”,发文为“慢就业”辩护:

“慢就业”在国内还是新鲜事,因不合传统,家庭和公众接受的程度较低。另外,第三方评估机构麦可思经过调查也指出,“慢就业”中既有对未来有所规划、打算创业的,也有对前途一片茫然,懒于就业,啃老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辨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对“啃老”做法坚决反对,而对为追求就业高质量的“慢”则应给予理解、包容和支持。

以下评论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LifeTime: 新华社有反贼,“负增长”和“创业人员”都不是地方官员和媒体提出的,指桑骂槐。[瞧瞧]

@凡funfun:笑柄确实是真的 互相大脸不要太好看[笑cry]

@Adiks:强哥最近老是被大哥打脸[挖鼻]

@郁闷的柚子:甩锅还是内斗?

@黄天宇:这是双簧,不是吗?

@coder_operator: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高,实在是高![good]

@芝麻小苹果:新华社和人日报是两个?各是哪个山头?

@王鶴俊:两个萱萱?[思考]一国两萱?[疑问]

@江子渊A:财经网新闻各大网站禁转两个月?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互掐,最近声音不太统一

@吃瓜群仲 : 我党不就是玩文字游戏起家的么,把逃跑叫战略转移。

@李小群众 : 自处有了党,我们的汉语越来越丰富了,“军事败退”可以说成”战略转移”,“俱战不出”可以说成“发展敌后根据地”,“企业裁员”可以说成”下岗待岗“,”经济衰退“可以说成”负增长“,现在”大学生失业“也可以叫”慢就业待定族“,在语言文化创新上,真是佩服我们伟大的党!

@Iblacksheep:中文还是很厉害的,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可以叫“慢就业”,就像被人赶着仓皇鼠窜可以叫“长征”。

@浩泽dolphin:没事儿,我们软着陆,可控,相对稳定,鼓励xx,倾向xx,怕什么,而且健忘,又无关自己高挂起

@刘_恒_:中央出了两个声音?

@朴堂:媒体…地方…嗯,终于把自己择干净了。等等,请帮我们解释一下“正能量”、“供给侧”。

@piscesblue:人民日报是地方媒体?

@唐朝子君:长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下岗。。。。。汉语真TAM好[阴险]

@天润之梓:狗咬狗,一嘴毛。

@扑空2016:只要还有新华社,还有“正能量”,或者说只要“亩产万斤”的撒谎机制还在,这样的荒诞词汇还会不断被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