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
再过几天,就是九一三事变的纪念日。1971年的那天,林彪的飞机在外蒙古境内坠毁。历史书上讲,这次机毁人亡,标志着文化大革命事实上的失败。
不论是把文化大革命,理解为毛泽东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受到了坏人的蛊惑发动的错误事变,还是理解为毛泽东为了加强统治,排除对手采取的暴虐行为,我们都无法规避这样的一个事实:在文化大革命的开头,无数人都加入到了这个运动的洪流当中,为之冲锋陷阵,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红卫兵们。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群众加入,或许一切还只是中南海的一场政治地震;但事实是,这么多的群众的加入,就让文革注定成为国家与民族的一场浩劫。
后来,观看了一个纪录片,叫做《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讲述的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故事,发现当时年轻人们的革命热情比我所能想象的还要狂热。他们充满了推翻一切不平等的共产主义愿望,而这种愿望,又产生于一个备受压抑的环境中。年轻人特有的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冲动,毛泽东给予人们的乌托邦的理想,还有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平等和不足,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火药桶。火药桶永远是危险的,它只需要一个导火线。
红卫兵出现的导火线,恰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清华附中有学生书写了大字报,指出学校党委的一些行为有违中央指示,结果竟然被学校安上了反党的罪名。
毛泽东得知此事,表明支持学生。于是,清华附中产生了学生运动,打倒了校党委;接着,北京产生了学生运动,打到了很多学校的领导层;再接下来,全国的学生都动乱了,他们采用了那些清华附中学生的统一称号:毛主席的红色卫兵,也就是红卫兵。
红卫兵的出现,注定是一场虚假的狂欢,也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们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让他们感到压抑的,并不是别的,而正是过去的他们所信仰的,那种泛政治化,把人当成革命事业的螺丝钉的体系。他们也没有成为这场革命的真正领导者,真正领导他们的是另外的一撮人。这些人看到这个派别的红卫兵利用价值已尽,就用另外一个派别打倒他们,然后再用第三个、第四个派别打倒前面的派别。红卫兵,不过是那些人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尽管,红卫兵们在造反的时候摧毁了过去他们憎恨的权威,但是又被新的权威打倒;他们在大串联的时候全中国行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这个自由的代价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们在那几年中充分的实现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但是,他们的革命理想耽误了自己,耽误了家庭,还耽误了他们本热爱的国家和民族。
邓小平时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改革。人们的选择自由了,可以追求个性了,信息来源也拓宽了。然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动乱可能并不会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会重演。从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从叛逆的孩子和专制的父母,从不断自杀的富士康员工,就可以看出,这仍然是一个压抑的社会,很多人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只要压抑存在,就会有对体制的不满。当这种不满走火入魔的时候,它将不会带领人们走向波澜壮阔的深层次改革,而是把人们投进无穷无尽的深渊当中。
对于如何不出现第二个文化大革命,我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让红卫兵的悲剧在自己的身上重演,不为国家,不为民族,不为别人,只为同样风华正茂的自己。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