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重群体,西方文化重个体,对吗?

或问:中国文化重群体,西方文化重个体,对吗?

 

东海答:这种说法广为流传,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皮相之见。

 

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文化更重个体,只不过两者所重的着力点不一样。西方文化重的是个体的政治权利、社会自由,中国文化重的是个体的心性修养、道德自由。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哲学,中国文化则是人格主义、“心本主义”哲学。

 

儒佛道乃中国文化的一主二辅“三大统”,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三家对心性的证悟不尽相同,但对心性的重视则是一致的,儒家重仁心,佛家重佛心,道家重道心,都属于一种特殊的“唯心主义”或以心为本的“心本主义”。

 

其中儒家又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古之学者为己”,儒学是一门“为己”之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见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胸襟、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品格,一句话: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

 

西方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强调个人价值,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以人性(在西方,说到人性,多指人的习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它重视人的现象生命(包括肉体和意识),着眼于人的外部政治社会之自由。

 

儒家仁本主义以人为本,复以仁为人之本,强调仁的价值,把仁看作万物的尺度,以人的本性、仁的无限性和人间道义为主题。它在重视人的现象生命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人的本质生命,在注重外部政治、社会之自由的同时更加致力于人的内在精神、道德之自由。

 

儒家内圣外王一体,圣德,是最高的人格理想;王道,则是最高的社会理想。内圣是外王的道德基础,外王是内圣的政治表现,内圣外王同归于仁。因此,仁本涵盖人本而又高于人本。以人为本,强调个人价值,维护的自由、权利和尊严,本是王道政治题中应有之义。

 

儒家重个体,但不是个人主义,重群体,又不是集体主义。个体与群体、利己与利他在西方文化中是割裂、冲突、矛盾的,在儒家文化中则圆满一致、圆融一体。

2010-9-20东海儒者余樟法

首发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