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丛林 | 评论(0) | 标签:三元, 三鹿, 田文华

三聚氰胺扒下三鹿的皮,随着田文华的锒铛入狱,三鹿这个石家庄的明星企业必须破产了。在政府有关人士的安排下,三元喜滋滋的吞下三元,但是今日,三元接连亏损。

三元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在2008年中国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三元是惟一没有受到污染的大型品牌乳企。当时的三鹿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政府的怂恿下,三元的英雄主义开始膨胀了。在三鹿面前,三元是一条小鱼,但是2008年的噪杂环境给了三元小鱼吃大鱼的时机:三鹿集团以奶粉为主,三元以巴氏奶为主;三鹿是全国性品牌,三元是地方品牌,三鹿集团整体规模是三元股份10倍左右。 最终,三元集团以6亿的价格,成功吞下石家庄三鹿集团首批拍卖资产,也是其核心资产。此后,为了帮助河北三元产品的上市,三元公司加大了广告投放的力度;而安置原三鹿集团员工,也消耗了一些管理费用。

2010年,伊利前6个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9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35.58%。蒙牛上半年营业收入144.342亿元,同比增长19.31%,净利润达到6.188亿元。三元股份2010半年报显示,在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增长了13.57%的条件下,净利润却巨亏了5160万元。被喻作蛇吃大象的三元在这个秋天收获的果实很不丰硕。如果收购三鹿的不是三元,而是蒙牛或者伊利、光明,极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了。

当乳企纷纷“还阳”,2008年最健康的三元就因为吃下三鹿而步履缓慢。三元董事会秘书王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进行整合,一直在努力。”

我相信三元一直在努力,但是,当三元本身不具备足够的营销、管理等能力,这种努力又有多少实质意义呢?三元2009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合并营业收入23.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8亿元。三元在年报中解释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河北三元完成资产拍卖、整合后,为迅速推广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外埠市场形象而加大了市场投入力度。2010年上半年,三元依然没走出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2.9亿元,营业利润-4742万元,公司净利润-5160万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河北三元仍处于整合期,产品铺市和市场推广投入较大,公司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以及因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广告投入有所增加等。

三聚氰胺事发前,三鹿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第一,三鹿的销售一度曾达到100多亿元,三元则不足20亿元。2009年2月份,三鹿这个庞然大物进入三元的腹中,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实中的小鱼吃下大鱼后,并没有梦想成真——三元就变成鱼大哥了。实际上,三元吞下三鹿后之所以亏损,真正的原因在于三元是一个瓶子中的企业——三元出自农垦系统。三元从农场管理局转变而来,在体制问题上,三元不管有多大的胸襟、气魄,三元不管多想干一番大事,注定被国企这个瓶子控制着,任何一次决策都要一等再等,任何一个人,不管多有才华的人都没办法展翅高飞、任其翱翔。对于三元的持续亏损,王丁棉更表示,三元的底气原来就不足,加之现在由一个小孩背负着一个成年人负重前行,持续亏损是“正常”。

如果不是三元吞下三鹿,而是蒙牛、伊利或者光明,出现亏损的可能性极小。目前,河北三元的奶粉已经在国内多个省市上市,自主研发的新奶粉也已经推出,主打中高端奶粉市场,2010年很快就过去了,三元如果一直亏损,三元股票将被冠以ST的帽子,河北三元已将原三鹿集团的五家乳品加工厂、一家包装厂、一家奶牛养殖场重新启动,整体产能恢复了70%。三元从地方品牌迈向全国,在体制的束缚下,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而在2011年到来之前,河北三元会不会“争气”?让三元股票能躲开ST?无论如何,以持续性亏损为代价的扩张,这一幕不是股东们愿意看到的。三元管理层的压力,可想而知。而瓶子不破,如何龙腾虎跃?

金丛林的最新更新:
  • 李途纯背靠政府成烤鸭 / 2010-10-02 22:37 / 评论数(0)
  • 黄光裕忽略了最重要的牌 / 2010-10-02 22:13 / 评论数(0)
  • 陈晓是如何被公关公司绑票以及撕票的? / 2010-10-01 22:28 / 评论数(3)
  • 透过表面看本质,看透928黄陈之战! / 2010-10-01 22:28 / 评论数(2)
  • 陈晓花费1980万给自己洗脸 / 2010-09-30 21:59 / 评论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