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馨语 | 评论(11) | 标签:电子书, 印刷业, 书籍, 网络, 西游记, 佛祖, 孙悟空, 出版社, 出版, 批判精神, 口头文化, 文字文化

对西游记的传统评价是怎么说的来着,说是表现了什么反抗精神,这样说有些怪异,因为与其说是反抗,还不如说是强权对反抗者的洗脑过程,这不是我要说的。不过既然别人能杜撰出反抗精神,那么我也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而且在我看来,今天,或者将来,对西游记的评价应该再加上那么一条。

===印刷业的终结===

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超过文化,每当超越的速度太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有识之士”跑出来危言耸听,危言容易说,耸听的效果也往往能够达到,但是内容经常错的离谱,当然,有的时候为了满足耸听的效果,危言稍微偏颇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呼喊印刷业终结的人,不能不说他们的动机可以理解,在科技世界中也需要有一些拉后腿的人,但是他们错了。

事实上,除了科技在呈几何速度增长外,印刷品的数量也一样在按这个速度发展,没有什么时候能像今天一样每天,每年印刷出版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食品包装,广告,传单,报纸,杂志,印刷业不但没有灭亡,还有些过度繁荣了。一个人一生能看多少本书我不知道,但是我肯定没有人可以在一生中读完近年来任何一年出版的全部书籍。

===电子书===

认为印刷业终结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电子书的兴起和发展。在科学技术上,人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类的发明创造永远都不会太过脱节,太过超越,如果说人类在不断的发明创造,可能说人类在不断的改进更好。任何新科技都跟旧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新技术往往在最初的应用当中都是在模仿旧技术。电影被发明之后做的不是拍新片,而是将舞台戏剧搬上荧幕;小人书出现的时候,首先是将传统书籍上的内容搬过来;网络发展起来后,门户网站模仿传统媒体,邮件模仿传统信件,博客模仿笔记本……;就连汽车也叫“轿” 车。电子书这个字眼出现之后,也没有做什么超时代的事,它首先做的就是将纸制书籍扫描,VeryCd上的“好心人”们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超星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时候也是一样,实际上这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书,就像在宽荧幕上看梅兰芳在舞台上的表演也不能算电影一样。

真正的电子书有两种情况:

一,出版社跟作者照常出版纸制的书,但是同时也出一个电子的版本放到网络上卖,就像很多歌手即出唱片又在网络上卖mp3的点击和下载一样。

二,抛弃纸制出版,直接做成电子书。

除了书,其实在还多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比如现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报道一个消息,而传统上这都是媒体的职能或权力。衡量一本书是不是电子书的方法很简单,就看你是否能在书中复制任何你想复制的文字就可以,超星从最早的单纯扫描到后来的图像取词技术就是在向电子书靠拢。有了上面两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了解目前的两种趋势:

一,一些出版社已经开始自建电子书销售和阅读平台,对于成熟的这样的平台来说,作者甚至可以选择放弃纸制出版。

二,一些私人出版网站的兴起,任何人都可以付费或免费通过这些网站将自己的文字做成美丽的电子书免费或获取收入地供他人阅读。

两种趋势,两种实质,不可混淆。前者是载体问题,改变的是书的形式;后者是程序问题,不是书籍的普及化,而是出版的普及化,它质疑并威胁了传统的出版流程,让任何人都可以出版。

面对电子书问题,将这两种不同情况区分开来是好的。因为后者的发展没有危害,甚至很有益,这样的任何人都能出版的电子书实际上同博客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我将我的所有帖子放进一个PDF,那么就是一本这样的电子书。它质疑传统出版流程,但是它无能为力,任何国家都不会放弃对书籍出版的管理(也不应该放弃),任何负责任的出版业也都不应该同意给王馨语出一本物理或化学方面的书。因此,最后这两种情况只能分离,互不影响,出版社保证书籍的专业性,网络出版负责信息发布的大众性,而网络出版中获得成绩的有专业能力的人可以进入传统出版。

===书,精神===

因此,如果我也呼喊“印刷终结”的话,那么我将问题的重点放到第一种情况上,即传统出版社放弃纸制出版,虽然他们还没有全体这么做,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任何成本的大量降低都会让我们担心有些人会叛变。对于出版社来说,做电子书要比印刷剩太多成本了,而且电子书的成本固定,而印刷书卖的越多就印的越多,成本就越高(不是比率)。

不同媒介创造不同精神。口头文化比较有活力,它创造了神话,多神论,拜物,修辞,诡辩,演说,崇拜;而纸和印刷的文字文化比较严肃,它创造了一神论,改革,共和,民主,各种主义,霸权,大学中学科的细致划分,还有批判精神。就说这批判精神,它首先就是改革,民主的基础,也是神话,传说,诗歌的克星,从口头文化进入文字文化,老样子,人们做的第一件是还是将口头文化中的内容记录进书,出版,随后则有了专门为书而写的各种东西。在出版中,最重要的是评估什么样的东西配出版,印刷中的校对,修改,争论,书籍出版后的评论,甚至这些评论也成了书……这些都是批判精神的基础。到了报纸,人们从以往对字的较真发展成了对事的较真,以至改革,共和,革命接踵而来。

图像视频文化跟口头文化更加贴近,因此它能够造成崇拜,诡辩,魅力……天主教庭曾长期控制圣经,不让任何人人都能读,却很乐于向普通人提供神的画像。马克思是写书的,不过虽然上世纪出现了那么多的个人崇拜,被崇拜的始终不是他,而是他的几个信徒。演艺明星如果不是做了太出格的事,就不会受到太大的批评,反而粉丝无数。而于丹,易中天上了电视之后,他们的书写的好不好,也都不重要了。

在目前的互联网上,虽然人们是在用文字交流,但是基本上还是口头文化,虽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的评论任何人了,而且可以很方便地被他人看到,但是目前来看,互联网依然不是批判精神的舞台,而是它的杀手。

在书籍中,重要的除了出书外,还有它的出版过程,且不说书籍的写作过程甚至是写书之前的研究过程,仅仅是遇到了负责的作者和编辑的时候,在出版过程中这两方的争执,讨论就是旷日持久,这是一个有结果的争论,结论就是这本书的出版(顺便看看今天在中国出版或翻译的著作中的错误)。而网络上,也许算得上有争论,但是却从来都没有争论结果。反而一个什么故事倒是可以像远古得口头文化中一样获得传播,篡改,迷恋。

===电子书究竟能毁掉什么===

关于出版的终结,要区分数量和质量。印刷品的数量的确在增长,而且还会继续增长,因此死亡的不是印刷,而是印刷背后和内部的东西--即书的神圣性。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有过精彩论述。但是他的论述对象更偏向于从手稿到印刷。按照他的说法,手稿,如巴尔扎克的手稿,拥有时间上和地点上的唯一性,即神圣性,通过印刷,将他的作品传播,除了内容上依然可能具有神圣性,天然的神圣性已经丧失。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放着法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巴尔扎克的手稿,看着他的字迹,你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种敬畏。当然,媒介化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巴尔扎克都是用手写的传播自己的作品,那么今天一定不会有人知道他。可以说放弃了一部分天然的神圣性也创造了他今天的内容的神圣性。那么如果让这样的传播更快更方便呢?比如让巴尔扎克不再写作,而是到电视上给大家朗读呢?那么如果他长的帅,懂讲话的艺术,他可能会成为明星,但是他的内容不会再有神圣性。

===几个观察===

邻居:如果我们在图书馆或书店看到了莫伯桑,那么在他周围的都应该是文学大家的作品,但是如果莫伯桑在我们的D盘里,那么他下面很可能是一本叫“摸透你老板的心理”的书。即便是你善于分类,当你电脑里有1000本电子书的时候,它们对你也都是透明的,你不知道怎么选择,不知道应该先看哪一本,你会被吓到,它们不再神圣,圣经跟泡妞手册同样都是一个普通的文件。图书馆管理不是一个无聊的学问,它的分类建立在对书籍的了解之上,这不是普通读者可以做的,即便你是社会学家,也还是学要其他人帮你把书分类。如果你不善于整理,那么马克思和苍井空“共处一室”也是可能的。

体力和精神:每次当我去法国国家图书馆拎10本书回家的时候,我能清楚地知道书的重量,因为我要来回走半个小时,因为我胳膊会酸,还有的时候,我事先准备的袋子根本装不下。这种求知路上仅存的辛苦在电子书那里也不存在了。去图书馆是要有一个图书馆的,是想要去才去,但是电子书可以随时,像电视,这样的随时性伤害了专心和认真。纸的这一点点重量也是重要的,就像短信无法传递握手的温度一样。

包装:电子书不需要封皮,在电脑中,它只是一个图标,而在图书馆和书店中,连书皮也很有学问,起码在法国是这样,越好的书,书皮越白,越简单,而颜色丰富的书很少有经典,最多是畅销,每当我在一个图书室看到满墙的白色的时候,我很渴望将它们都吞到肚子里。在电脑上,也许我可以做到这样的事,一个月下来我就可以轻松下载10000本书,但是我只能是将它们吞进硬盘里,我的脑子还是空的,只是我感觉好像下载即获得,储存即吸收。

返古:文字文化中的伟大发明不只有造纸和活字印刷,还有将传统的卷轴改为分页装钉,今天的PDF电子书似乎又回到了卷轴状态,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即便是很多小的手工功能,技术想要模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看书的时候折上一页或几页,如用大拇指让书快速翻动(有人还喜欢在书页上画小人,每页一个,成为动画)。

情操:看看电子书和纸制书中最方便和最麻烦的活动。在电子书中,我们之前说了,是可以复制文字的,那么摘抄在电子书中最容易,但是在电子书中写评注或画线最麻烦;在纸制书中,摘抄是最麻烦的,而评注和画线就很简单。这样简单的差别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分别鼓励的是什么:电子书鼓励抄,纸制书鼓励评。

房子:就像那些数字图书馆完成的工作,将庞大的图书馆装进硬盘里是否真的是人类了不起的成就?住房越来越大,政府部门的大楼越来越气派,一个乡政府的大楼中就能陈列几十万图书,然后把书放进硬盘里?连暴发户都知道要弄个书柜装点自己的办公室,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就算被钱冲昏了头脑也起码别让自己太羞了。反过来要是哪一天人们能把庞大的政府大楼和大楼里脑袋空空的“管理员”们装进硬盘,我看那才是成就。

缘分:书的神圣性还在于没有人可以阅读完所有的书,因此书有两层意思,一是总体意义上的书,二是某本书。就像一个人无法认识全世界所有的人,无法走完全世界所有的路一样,书和人之间有一个缘分。假如一个人将所有社会科学书籍的内容装进大脑,那么他一定会因为其中的矛盾而精神分裂,读书是一条路,是选择,每一本书的阅读都会在人的大脑中产生化学反应,所有的阅读所造成的反应组成了这个人的认知道路,而每个人的路都不同,就像不会有两个人在一生中认识的所有人都是完全一样的,将书全体塞进电脑,就像将全世界所有人都放到自己的客厅,这些人和这些书将不会有任何意义。

爆发:马克思的书能在后来造成世界范围的那么大影响,除了马克思本人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书在最初的被埋没,当时马克思的默默无闻和人们对其著作的陌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奠定了基础,否则大家都知道了,谁还能传,就像基督教的早期传播,如果当时有网络,圣经进入了千家万户,那么基督教就无法再传播。而后来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衰落和基督教的下降也与马克思著作和圣经的普及有必然联系。提醒读者,我无所谓这些著作的内容,我要说的只是书籍的神圣性也来源于书籍的有限传播。

===西游记===

终于说到题目了。关于电子书的问题,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在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终于见了佛祖之后,阿傩和伽叶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被拒绝后传给了他们无字的经。猴子大怒,质问佛祖,而佛祖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书不可轻传,书不可空取。这就是西游记对电子书做的预言性说明。佛祖没有直接施法将经送到东土或干脆直接送进东土众生的脑袋里,也不同意让猴子直接背经回去。但是这样的事后来都发生了。比如说佛祖亲自送经,启蒙时代中出现过一个思潮叫做“天启论”,鼓励人通过内心直接同上帝接触,而拒绝学院式的传教和传授活动,这就像佛祖说的无字真经,自悟,是挺好的,但是凡人腐朽,无法这样,只能传写在纸上的经。而天启论拒绝印刷,最后也发现,不通过印刷,别说是圣意,就是连天启论自己的思想都无法传播,最后只能是向印刷妥协,印一些“不同的”书给人看,同学院式的传播没有任何区别。猴子筋斗云背经回去跟今天的电子书一样,但是容易获得的免费的经是不会神圣,不会受到重视的。我们今天辛苦走到图书馆或书店,付给作者一点钱,是维护书籍仅存的一点神圣性。佛祖允许他们在回去的时候腾云而不是原路走,再遇到更多的妖怪,已经算是仁慈,但是佛祖知道认知的不完整性,所以让他们的经文损失掉一部分。就像出色的作者每当写完一本书之后就立刻讨厌自己的作品一样,即便是文笔高超的作者也无法用文字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佛祖传有字的经也是没有办法。

如此,除了说吴承恩要表达什么反抗精神之外,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即在明朝腐败堕落的环境下,虽然圣人的著作因印刷而大范围普及,但是对圣人之言的真谛的领会则大大下降,从忠诚的耿直或放肆到了谨慎或奉承的阴险和背叛,对于穷秀才来说,圣人的言行著作是重要的,因为难得,功成名就的官员有权有钱获得更多的书,即媒介权,那么这些书和书中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是透明的。作者主张忠,主张孝,尤其主张走认知的苦路,只有这样,圣人之言才能发扬光大。我们的阅读也是一样,就像通过电话能够方便地联系外地的亲戚好友,那么当再见面时就不会有那么巨大的喜悦。在这个意义上,不仅是电子书,连迅猛发展的印刷业也在杀害书籍。

在求知的路上:

唐僧代表文化

孙悟空代表技术

猪八戒代表社会

他们三人一路上的关系和发生的事是文化-科技的社会历史的一个写照

====================================

王馨语私人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wangxinyu/

王馨语语言教学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wxylanguage/

王馨语E声望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ereputation/

王馨语1510文章分类: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00025484f84138b

====================================

王馨语的最新更新:
  • 微博的名人效应 / 2010-10-13 01:34 / 评论数(2)
  • 写微博是否可以出名 / 2010-10-10 08:26 / 评论数(4)
  • 微博与影响力 / 2010-10-07 00:50 / 评论数(3)
  • 传播学,Oh really?! / 2010-09-29 00:16 / 评论数(2)
  • 虚拟陵园(二) / 2010-09-19 00:34 / 评论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