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不羽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最近一个叫李刚的人在网络迅速窜红,引发“网络文学”的新高潮,各种以“我爸是李刚”为主题的戏作广为流传,诗词歌赋样样都有。其实,李刚既非美娇娘的芙蓉,也非赛无盐的凤姐,压根不是网络江湖中人,他的红彻网络很有戏剧性——子以父“贵”始,父以子“名”终。

一场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的醉酒驾车人命案,肇事者是该校学生李一帆,他在撞死一个同校女生后被拦截,掷地有声地说道“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他爸是谁?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从此,爷俩就成了网络名人。而自始至终未曾露面的李刚却比直接肇事者李一帆要出名得多。

平心而论,李刚有点儿冤。儿子酒后胡作非为,老子也被陪绑,如果换作别的工人李刚、农民李刚,肯定不至于。而事件的后续处理看上去还是像模像样的,李一帆在事发后第二天即被刑拘,警方新闻发言人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触犯法律,将严格依法予以惩处。”看上去李刚的官员身份还没给儿子带来什么现实的帮助。事件发展到现在,好像并无李刚直接的干系,可是已经“红”了。对他个人而言,真是个不大不小的悲剧。也许李局长现在就在电脑边上对“网络暴力”、“仇官情绪”表示极大愤慨,表示鸭梨很大——河北盛产唐山梨,确实很大。

可是,这并非他个人的悲剧,“我爸是李刚”这一看上去很有喜剧色彩的背后确却是社会的悲剧。本来,大学生年少轻狂闯大祸,社会的包容度相对较高。可是李一帆酒后吐真言所暴露的特权意识,确实骇人听闻。在官场的序列里,李刚的地位不过是中层,局长还带个“副”,算个啥?就这么个不三不四的层阶,其子却能在鲜血淋漓的命案之后,如此气定神闲、张扬跋扈、理直气壮,可见特权意识的泛滥。

何为泛滥?莫若稽古,古时官员有封妻荫子的特权、以官赎刑的特权,那的确是专制制度下血缘等级的稗政,不过这些有制度明示的范围。而且,既然是制度化的,那多少总要讲些道理、留些脸面,县令之类的亲民之官沾光不多,加之官民比例不高,子以父贵的范围不至于泛滥。因其制度明示,特权能特到什么程度,平民百姓大体便有了心理预期,容忍一下、回避一下也就算了;又因其比例不高,遭遇概率有限,平民百姓遇到衙内横行的机会也有限——乡野之民,一辈子可能也没见过正经的官,更不要说衙内了。因此,《水浒》里林冲的遭遇是充满戏剧性的小说家言。先遭遇了太尉家的衙内,互相还都不认得,碰巧高衙内的性欲高涨,偏偏高太尉的器量有小得不合常理,三五种巧合凑一块儿,就彻底悲剧了,这种小概率事件的确适合小说情节。但是,今天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需要庞大的现代文官体系支撑,其规模远非传统社会的官吏、贵族、士大夫可比。这一点在我们这个神奇国度尤为淋漓尽致,五级政府、二元结构的庞大设定堪称傲视古今、独步天下——此外还有一个官场外延的国企序列,何其壮观?不仅规模大,而且势力强。其控制的社会资源更是其他社会阶层无法企及。安身立命之本的如土地,经济命脉的如金融,文化思想的如出版媒体,重要资源、优质资源悉数在握——更不用说本属政府职能范围,号称服务社会的司法权、行政权早已是公仆翻身做主人的利器。这样一个社地位无比优越、毫无竞争对手、缺乏外部监督的社会集团,有特权意识不奇怪,没有特权意识才奇怪了。这不是某个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个阶层的问题。因此,无论李刚是高俅还是包拯,是孔繁森还是王宝森,李衙内就是李衙内。非关个人,病在社会。

因此, 面对“我爸是李刚”一夜暴红,李刚也不必喊冤枉。平民百姓无甚高瞻远瞩、深挖根源的眼光、兴趣与余裕,生活的痛苦指数高了,怨诽就多了。真是高衙内那样的高级衙内玩玩儿大辽国国债,到大金国国子监镀金,在大夏国考察声色场所,对平民百姓而言,眼不见、心不烦,也无话可说。小衙内们充斥在身边,与民争利、争权无往而不利,不断刺激大家的神经,叫人如何心平气和?前天是鸡犬升天,县太爷家的黄口小儿优差美官、坐领薪俸;昨天来一个狸猫换太子,某县教谕家的女公子改名易姓进了大学;今天摊上候补县尉公子会饮千杯、鲜衣怒马撞杀滑轮女。百姓的痛苦指数怎能不暴涨?而且,专制好歹还有个制度明示的范围,我们知道几品官的儿子可以荫补个什么职位、可以减刑多少。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官僚集团是个神秘的圈子,他们的游戏规则并不让我们知道,留给我们的就是挥之不去的恐慌、无可言状的阴影。

出于个人的善意,我愿意相信李衙内只是崇拜父亲的浓厚亲情,并非一贯跋扈;我愿意相信李刚是个好官,并不招权纳贿、贪赃枉法。但是,这些都没用,在积聚日久、无处宣泄的巨大痛苦指数面前, “我爸是李刚”成为一种耻辱的标志、一种惩罚的形式,不可阻挡。这里所体现的不是偶然事件的临时起意,而是由来已久的群体无意识,——什么意识?用一个熟悉的词儿,这是愤怒的阶级意识。

我爸是李刚”,很好笑、很痛苦、很悲惨、很愤怒,也很危险!

关不羽的最新更新:
  • “画鬼”的伎俩 / 2010-10-20 12:07 / 评论数(11)
  • 当代《世说》 史家新唱 / 2010-10-19 11:12 / 评论数(0)
  • 替黄仁宇“消毒”——读《明季党社考》 / 2010-10-19 11:12 / 评论数(6)
  • “维稳”维出个“安元鼎” / 2010-10-19 11:12 / 评论数(6)
  • 自由是怎么失去的?——也谈郭沫若 / 2010-10-19 11:12 / 评论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