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峙峰

10

月2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时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则成为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引擎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三大关键是消费引擎发动的主要推动力:一、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同步;二、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三、提高消费率。

从这三点出发,大致可以勾画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特征:

第一,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速可能超出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之前有专家建议,中国未来十年居民收入增速目标定为7%,在10年内可实现收入倍增,这就是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无论收入和GDP增速挂钩也好,10年倍增也罢,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很可能出现一轮快速增长。这将为中国内需消费的增长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将主要体现在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明显增加。要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大幅削减高收入人群和中产阶级收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通过税收来抑制他们的收入过快增长。通过税收工具的二次分配,再加上收入第一次分配,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既能扩大消费群体,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这两个特征一旦反应到消费层面,会使得中国的消费呈现出三大变化:

首先,消费总量和增速将明显提升。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将带动消费总量上升,二是消费率的提升将增加居民收入中消费支出的比重。十二五规划除了计划提高居民收入以外,还将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两者都会提高消费率水平。根据银河证券的测算,如果2010-2012年GDP年均增长8%,居民消费率提高至39%(2009年36%),则2010-2012年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将年均增长12%以上。如果居民消费率达到42%,预计2010-2012年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5%以上。

其次,消费升级将加速。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显著增加,最大的受益群体就是广大的农民。未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将加快,农民收入也会快速增长。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农民的消费都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农民的收入、居住环境、消费观念的改变,住宅装修、家电购买和品牌概念的树立和加强,消费升级将自然而然地加速。民生证券认为,以2009年人口基础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增加1100亿元,消费将提高0.88个百分点。在这因城镇化增加的1100亿元中,农民消费升级的推动将占较大比例。

最后,农村和小城镇消费潜力将释放。未来中国城镇化将主要集中在小城镇的发展上,这是中国政府在今年年初定下的政策。只要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除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以外,在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群体也可能出现回流。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小城镇生活设施改善等因素都是引导农民工回流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市场也会跟随着人口流动而向农村和小城镇转移重心。

由此可见,消费行业将在未来五年中充分受益于政策天平的倾斜。同时也为不同的消费子行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基础消费品行业将率先受益于消费总量的快速提升。医药、食品饮料等基础消费品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其和消费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医药、酒类和软饮料、肉食海鲜,这些产品的需求增长最值得期待。相关的医药、医疗器械、酿酒、食品饮料、畜牧业和水产业等行业板块,从长期来看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可选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这部分包括家电、通讯器材、品牌服装和汽车等产品,以及通信、教育、娱乐等服务性消费。在城镇化过程中,家电、通讯器材、品牌服装和娱乐等行业受益程度较大。

另外,在商业百货领域,农村和小城镇消费潜力的释放将使得那些率先开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商业企业获益。其中农村和小城镇商业模式的变化值得关注。原先农村和小城镇的商业形态比较零散,因此如果像连锁超市和综合商业等业态能够在这些市场培育起来,无疑将加速当地消费市场的成熟。

总而言之,中国消费因为十二五规划,已经站在了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各消费领域都会受益,但从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和政策导向来看,农村和小城镇消费比大中型城市消费的潜力释放更值得期待。关注收入增长最受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需求提升,是理清消费板块投资逻辑的两个关键点。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Horatio.fu#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请看原文:
[A股周评]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消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