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算个屁!”这是赛车手,被称“新生代作家”“公共知识分子”韩寒的惊人之语。而这样不雅的惊人之语也只能首先出自韩寒这样不受传统思维定势左右,没有因袭重担负荷的新生代自由人士之口。

然而,如今,挑战鲁迅文学奖这一中国文学最高奖项的权威,质疑它的信誉的,就不只是韩寒一人了。“梨花体”诗人赵丽华不屑地语称“鲁迅奖跟鲁迅狗屁关系没有”,北京作家阎延文更是说“羊羔体”是鲁迅文学奖的死亡证书。有人这样写道——文学就像一个受辱的姑娘,“被一个叫作协的警察逮住了,关进一间铁屋子,门上挂着鲁迅的牌子”,“但凡摸了大腿的,就能得到几十万的奖赏”,于是“有好几个省的作协,都想来摸。”就连鲁迅文学奖评委也只是将其当成是一场利益角逐,要么为自己争得这一奖项,要么逢场作戏。

在前四届鲁迅文学奖中,几乎每届都会有评委获奖,而到了2007年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竟然同时有四位作家,既是评委又是获奖者。如此耸人听闻的事情,在世界各国的文学评奖中,绝无仅有。再比如这次得奖的人中,不少是作协领导,或者是权势人物。只有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有人建议干脆把鲁迅文学奖改名为 “书记主席奖”。

一个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堕落到如此地步,受到如此强烈的质疑,令人深思。联系到其他领域的一些评奖,不乏与鲁迅文学奖的类似情况。例如电影评奖,奖项“双黄蛋”的问题一再遭质疑,成为笑谈,可就是难以改进。

再如社会科学评奖,前些年湖北省评选社会科学最高奖即政府奖评审,评委会主任的一篇平庸之作获一等奖,结果受到该主任所在名校一位教授的强烈质疑,酿成一场轩然大波。至于在各种各样的评奖中,高官名流的作品特殊优待、特设奖项,更是公开的秘密。那位自己上场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评委会主任就是一所名校的校长,一位学术权威,也是一位副省部级的高官。

在社科界,不仅评奖,评审立项课题,也成了一场公关和利益争夺的游戏。关系、权势、地位,成了争夺的最重要的砝码。除非有好事者曝光,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大家都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如此,反倒觉得是怪事。而好事者自然就被视为异类。

如此这般,这些奖项、课题,有什么信誉可言?如同舆论正在热议的鲁迅文学奖,能有几人相信它的价值,它的权威性?被人轻视甚至鄙视,不是很自然的吗?

而大多课题立项,各种评奖,鲁迅文学奖正是这样,都是花费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去做私下交易,去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这不是腐败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