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评论。就是作者不像一个人,而像一块地:“北关”——北京

是一道关?

 

中国媒体就应该敢于发声
北关

  央视记者芮成钢在奥巴马G20峰会全球记者会上勇抢“提问权”,一时间成为报端网络的热点谈资。在美国网民调侃自己总统表现欠佳的时候,我们不少人却在为中国记者该不该提问、有没有“代表权”而争论不休。如果比较全面地回顾当时的情景,芮成钢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体现了中国媒体人应有的职业精神和风度。

  在一个全球直播的记者发布会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媒体的记者,都不会甘于当看客、当陪衬,拼抢新闻是职业所需,积极提问是职责所在。在奥巴马记者会上,芮成钢不仅抓住机会敢于发声,而且提出的问题不失水准,表现出了一名记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基本功。这种专业的表现,可以从现场各国同行们对此事轻松自然的“淡定”态度中得到印证。一些人说芮成钢抢了韩国媒体的机会有些“大胆”甚至“无礼”,这纯粹是对现场情景和媒体规则完全不了解的外行话;还有一些人纠缠在芮成钢所说的“代表亚洲”等只言片语上,说好听点是吹毛求疵,说不好听点则显得有些反应过度甚至故意扭曲了。

  实事求是地说,在当前的国际舆论场里,总体上还是“西强我弱”,大多数场合都是西方媒体独霸或主导,中国媒体、中国记者出镜的机会和频率都不太多。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我们如果只靠西方媒体来报道、解读、宣传中国,把“代表权”拱手让与他人,而不去努力提高“中国声音”的频率和分量,不去争抢中国媒体的“提问权”,显然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称。因此,在国际场合,中国媒体就应该敢于发声,锻造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中国记者就应该把握机会,体现大国媒体的职业勇气、精神和风范。

  不少人还指出一点:奥巴马记者会只给白宫随行记者团成员提问权,别国记者没有机会,而且这是“惯例”。可想而知,在这种惯例下,记者会基本上沦为白宫跟美国媒体对好口径之后的“自问自答”。这种“双簧”演出,对于美国一贯标榜的媒体独立、新闻自由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讽刺。因此,由中国记者打破这种惯例,很好很给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京报网”简介
| 新闻发展总公司 | 新闻人才中心 | 北京日报广告
| 北京晚报广告 | 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