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ianka | 评论(0) | 标签:所见所闻

前几日看了一篇文章,日本人加藤嘉一写的。他凑巧参加了半个月前在日本横滨举行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最近又来到亚运时期的广州。在横滨,两万警察分布APEC会场周围,超市、商场之类的公共场所也有所要求,目的是确保日本平安顺利举办这场国际会议。这样的场景他自然联想到中国。毫不奇怪,他曾经留学北大,目前在中国生活,“原来日本也像。。。世博会期间的上海,亚运期间的广州一样,如此重视国家和城市的‘面子’”。他还由此总结到“一个国家举办国际会议本来就是举国体制,安保第一,面子第二,效率第三,人权第四”。想一想确实这样,好比有人来家里做客,首先,除非想摆鸿门宴过把瘾,当然是要确保客人的安全,然后把自己家打扫干净,整洁示人,再奉上美食好酒,宾主尽兴,皆大欢喜。

这次我们广州人做了东道主,自然也想要一个圆满的结局,尽一切努力让这届亚运会精彩。从几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整修道路,绿化建设,老城区“穿衣戴帽”,为的是让观众对广州有个好印象。但民众对亚运工程有扰民的不满,有对一些不必要的整修工程的批评,本地报纸刊物一直到开幕式前不断批评筹办亚运中的各种不足。如果是在中国其它城市发生这些,很大可能是被政府认为是“给和谐社会添乱”,这里的地方政府和官员愿意正面回应和道歉。这些和奥运期间的北京,世博会期间的上海比起来真是难得。白岩松说得好,“看上去不和谐其实是更大的和谐”。

这些全赖广州民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政府才会召开亚运听证会,然后为了一个“口罩男”对一些道路设施重复建设的铺张浪费进行的批评,而立刻停止建设,节约下来5000万经费。政府官员才会为不同的因亚运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出来道歉。而民众也相当理性,明白妥协退让是合作的基础。民众希望广州可以变得更好,更适合生活。主人公意识蕴涵其中,只有真正关心这座城,才愿意批评这么多。爱之深责之切,此之谓也。

亚运来临。我听到朋友开玩笑说:“大学城因为亚运又多了绿化,变得更适合拍拖了。”我们学生在 这个小岛上,亲身感受周围因为亚运带来的变化。有好有坏。连接华工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的天桥修了一年多,在亚运前终于快速完工,“华工速度”提升了,附赠了一个遮阳盖。大学城刚建好五六年的道路依然完好无损呢,却因为亚运会全部翻开,然后再重新铺上沥青,完好无损的自行车道把沥青翻开,重新铺上塑胶。看到这些,不知道当时拍板的人有没有征询这个岛上的“主人公”——教授、学生。

作为亚运福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场馆免费观看了几场比赛,有柔道,有足球。去看女足比赛前,还担心遇到日本队或者韩国队,球迷会不会做什么过激行为,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些担心完全没必要。韩国队日本队进球,大家掌声照样想起。看来广州人还是理性的,如果是在北方就未可知了,那里一个月前有多个城市刚刚爆发反日游行。广州人是平和理性的,激情中可以分得清体育和政治的界限。人家来这里做客人,即使不想给客人糖果吃,至少要倒一杯白开水的。这与2004年在中国举行亚洲杯的时候,日本队在重庆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在中日关系敏感期,日本队在奏国歌时遭到痛骂,在北京中日之间的决赛结束后,日本驻华公使的公车被砸坏,比赛结束后,日本球迷无法正常退场,只好被隔离起来,在保护下小心翼翼地离开现场。在广州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得不说是与这里的民众、这里的氛围有关,平和理性,公民意识较强是广州人的气质身份。

最近南方人物周刊做了一期以广州为题的专题策划。其中有篇叫《爱广州的60个理由》的文章在论坛,空间和人人网等得到广泛转载。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这篇捧广州的文章是一位外地记者写的。他列举了“大胆敢言的媒体,可以轻易批评一个厅级官员,在亚运会前,还能够不断批评亚运工程扰民”、“官员经常在报纸上露脸回应市民指责,道歉”、“相对温和、不滥权的政府,面对民众的不满,较能听取,慎用强力”、“高校多对市民开放,普通市民能聆听大学的讲座,享受校园的环境和体育设施”、“一次表达不满的散步之后,民众自发地清除现场垃圾 ”、“说什么语言、什么方言在这个城市都不受歧视”、“想当上帝,来广州吧,如果顾客真是上帝的话”、“中国发育最成熟的公民社会,日益茁壮的懂得权利与义务,斗争与妥协的中产阶层 ”等等诸多理由来阐释为何爱这座城。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些理由的话,我想“包容”二字会很合适。在包容背后,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公民意识渗透人心。一个亚运会将广州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令广州人骄傲的不是这里的高楼大厦,而是这里的软环境,这里真正适合生活的氛围。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也是其他中国大城市难以望其项背的。

这样的软环境的形成与广州人分不开,也只有真正具有主人公意识的广州民众才能做到这些。一个真正美好的城市是可以让外地人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并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她付出的。广州做到了。

tianka的最新更新:
  • 巴巴拉塔奇曼眼中的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 / 2010-07-06 22:13 / 评论数(1)
  • 听茅于轼先生的讲座 / 2010-04-28 23:12 / 评论数(8)
  • IPAD的意义所在 / 2010-04-19 23:17 / 评论数(7)
  • 如果韩寒读大学,肯定读新闻学 / 2010-03-27 11:27 / 评论数(3)
  • 我们这一代 / 2010-01-09 23:48 / 评论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