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1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在台北去世。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华视近日将推出四集的电视纪录片《蒋经国纪事》,回顾被岛内民众亲切称为“小蒋”的蒋经国,是怎样一步一步从背负着身为
“老总统”蒋中正之子的压力,从留俄13年到顺利接掌权位,再到晚年成为台湾民主化的推手的一生。据说该片中还收有蒋经国最后一次坐轮椅现身“国民大会”
致词讲话的珍贵画面。在民进党“民代”的抗议声中,他微笑着由副官推着轮椅上台,向代表们致意问好。然后他坐在轮椅上,让“国民大会”秘书长代为宣读了大
约5分钟的讲词。讲词中提到了必须改革,但改革不能违背“宪法”规定(即“中华民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就是两岸后来的“九二共识,一中各
表”里岛内的“一中”立场)。那一天,是1987年的圣诞节,也是“中华民国”的“行宪纪念日”。这件事过后不久,当时岛内的新闻局局长宋楚瑜拿一份新出
的杂志给他看,杂志的封面故事赫然是,蒋经国有意给自己兴建一个豪华的纪念堂。他笑了,“我连给自己盖栋房子都没有,干嘛要盖个大坟墓呀?”

  在那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尽管身边的医生、副官都希望他能尽早入院检查。但他坚持要出席这个传统的“国民大会”的“行宪纪念大会”。而
那时岛内社会情势并不稳定,民进党人士发动了3000群众进行示威抗争,包围了“国民大会”。国民党大佬、他的得力助手李焕等人都极力劝阻他避免露面。他
说:“你们怕他们打我是吧?没关系,他们要打就让他们打好了!一切照常来做。”他的这次出席,成为了他留在台湾人民心中的最后的一个温暖记忆。他微笑着坐
着轮椅离场后,民进党“民代”也随之退席,与场外群众撤离了“国民大会”转在市区游行。美国中国事务专家、前国务院资深官员陶涵在其著作《蒋经国传》中写
道:“尽管国民党和党外政敌彼此不合,经国却留下一个稳定的民主政治的关键条件——竞争者之间要维持某种程度的风度和节制。”

  1988年1月1日。蒋经国兑现了他的承诺。在他的指示下,台湾当局正式结束了报禁和党禁。数天之内,有200家左右的新出版报刊向当局办理了
登记,同时,包括民进党在内的20多个政治团体获得注册通过,正式成为政党。没有人知道这位老人在最后的这几年里已经是在和时间赛跑了。他的决定一个接一
个,来得又快又急。他希望看到国民党的本土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两岸关系的解冻……

  早在1986年,岛内的党外人士密谋集会,决意突破管制成立“非法组织”民进党。国民党情治部门掌握这一动向后将“反动分子名单”依层级呈报到
蒋经国手中。蒋放下呈批件,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默许了民进党的“踩线”出生。当年的10月10日,
他指示修订“人民团体组织法”、“选举罢免法”、“国家安全法”,开启台湾民主宪政之门。当时国民党要人纷纷质疑,“国策顾问”沈昌焕说:“这样可能会使
我们的党将来失去政权!”蒋经国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据“中央社”报道,马英九7日下午出席“典藏历史、纪录时代—辛亥100摄影展”开幕记者会,在1张蒋经国的照片中,找到当年是台大学生的自
己。那是一张主题为“躲过刺杀,蒋经国返台”的照片。马英九指着照片中的自己说,已故的蒋经国担任“行政院副院长”时,在美国险遭枪击后返台,他跟“救国
团”一起到机场去欢迎。

  1970年4月24日,纽约广场大酒店。一个名叫黄文雄的台湾男子让子弹飞过了来美访问的蒋经国的头顶。他和另一名扔传单的同伙被当地警方迅速
制服。蜂拥而至的美国记者请蒋经国就遇刺发表感言,蒋经国说,“这些怀有异见的人,他们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向我陈述,我一定接见。至于这两个被逮捕
的无知青年,我希望美国把他们释放。”两个被捕者不久就分别以10万美元和9万美元被保释。但是很显然,这一意外的“4·24枪击事件”,是蒋经国一生中
遭遇的最大危险之一,也令他终身难忘。很长时间后,蒋经国还会对周围的亲随自言自语地说:“台湾人为什么要杀我?”也许,就是这一次子弹呼啸耳边而过的经
历,影响了他后半生的施政作为:用数人头代替杀人头,用选票取代子弹。只有执政者不让子弹飞,执政的人才不会被子弹飞。

  其实,上个世纪70年代正是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腾飞的黄金时期。国民党政府迁台后20年的努力,让台湾迅速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
会,人民生活水准随着经济发展有了巨大提高。贫富差距也不是很悬殊。很显然,台湾人并不满足于经济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他们在意的是威权统治下的铁屋呐喊,
只有让子弹飞,杀死独裁者才能结束这铁屋的命运。在子弹飞过耳际的那一刻,蒋经国听懂了。

  于是,他从那以后,竟不知不觉地变成和他父亲完全不一样的一个统治者,一个领导人。他不高高在上,可以和任何人握手,永远面带笑容,低调、朴
素,吃穿随意,勤跑基层。今日台湾政治人物流行的“全岛走透透”,就始自蒋经国。而蒋经国提出了“催台菁”的规划在着力培养国民党的新生代的同时,大力提
携台籍菁英。李登辉等台湾本土精英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迅速上位。今日台湾政坛蓝绿阵营的领导人,不少都是“经国学校”的毕业生。除了众所周知的李登辉
外,还有连战,吴伯雄、宋楚瑜,马英九等,今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也是得益于“催台菁”的规划,在国民党内迅速成长起来的。

  23年过去,岛内风风雨雨历经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三代领导人。然而每次民调显示,对台湾民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贡献最大的领导人,都是蒋
经国。马英九在《怀念蒋经国先生》一文中对蒋经国有如是评价:“我们可以说经国先生是一位威权时代的开明领袖,他一方面振兴经济、厚植“国力”,一方面亲
手启动终结威权时代的政治工程。我们崇敬他,就因为他能突破家世、出身、教育、历练乃至意识形态的局限,务实适应变局,进而开创新局,在这个意义上,他的
身影,不仅不曾褪色,反而历久弥新。”
 

来源:共识网

Behind the Great Firewall? Click here to create a Psipho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