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第119期

在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发起的学术期刊整顿行动中,《博览》等8种期刊“黑榜”有名,受到停业整顿、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本报记者 郭杨 摄

本报记者 韩玮 实习生 王维 发自上海

         2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中国包装科技博览》停刊消息的第5天,时代周报记者却“意外”地收到了该刊物的用稿通知。这封盖有编辑部红章的来信写道,您撰写的×××一文,经我杂志社严格评审,予以采用,拟于2011年3月编辑出版。

  《中国包装科技博览》,现名《中国科技博览》(以下简称《博览》),是由中国包装总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在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发起的学术期刊整顿行动中,《博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观察》等8种期刊“黑榜”有名,受到停业整顿、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

  然而,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博览》已从这场整顿风波中全身而退。“整改是去年12月的事,消息最近才传出。当时,期刊内部出了些问题,但现在,已经照常复刊了。”一名该杂志人士如是回答时代周报的投稿咨询。不过,整顿后的《博览》一如往昔,忽视学术质量、依靠版面费营利、期刊功能异化等问题依旧整而未改。

  买卖论文产业规模超5亿

  在《博览》上发表论文要比想象中容易得多。2月27日下午,时代周报记者通过百度搜索联系到《博览》的编辑方臧(化名),其QQ签名毫不避讳地写着,《中国科技博览》等多种刊物正在征稿中。

  “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为1.8亿-5.4亿元,论文购买者遍布高校、研究单位,搜索引擎是到达买卖论文网站的主要途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在长达3年的调研中发现,包括高额营利性版面费市场在内,论文买卖的主要技术手段便是网络。

  QQ另一头的方臧,自称负责《博览》第12期的征稿工作。据其介绍,这是一本“国家级”期刊。一般来说,由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才能被提至“国家级”的高度。

  而在高级别的好期刊上发表论文非常不易。《中国经济史研究》同属“国家级”期刊,其副主编高超群告诉时代周报,在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须通过投稿、选稿、刊发三大流程。从作者投稿到论文发表,短则个把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

  按照《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稿机制,个人编辑不得接受投稿。投稿者须将论文统一发至公共邮箱,接受编辑部的第一轮筛选。未被淘汰的稿件进入匿名审稿环节,由两三位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评估文章质量,其间,教授一般会提出修改意见,与之对应,作者将重新返工三至四轮。过关的论文才有资格“竞争上版”,即,编辑部公开决议,从备选论文里优中选优。

  然而,《博览》征选论文却简单得多。27日下午,时代周报记者向方臧投稿,次日早上便收到了录用通知。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间,该论文确实经过了“严格”的评审。首先,内容审核。这是指论文题材是否触及敏感话题,比如,人权问题是被枪毙的主题之一。其次,全网络数据库抄袭对比率审核,这一数值只要低于50%即意味通过。

  上述两项技术性指标显示“安全”后,《博览》的投稿者将收到一张用稿通知,同时也是缴费通知。据方臧介绍,《博览》文章每版2500-3000字,最低收费400元,可以“杂志、资料费”之名开具发票,但须另交10%的税款。

  据时代周报了解,400元一版的收费接近行价。与《博览》面向类似客户群,并与之有过合作的期刊《中国科技纵横》,其收费标准为每版2500字,500元,友情最低价400元,开发票时另交7.5%的税款。

  在《中国科技纵横》的徐编辑看来,由于国家未对学术期刊实行补助,为了生存,收取版面费成了无奈之举。但与之相对,高超群则坦言,《中国经济史研究》从不依赖版面费,而且,尽管论文的稿酬不高,但成功发表后,作者一般都有接近千字百元的收入。

  卖版面求生存

  卖版面求生存,对于《博览》来说,此条解释成立吗?

  在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局的网站上,以《中国科技博览》的刊号“CN11-4450/T”查询,检索所得杂志为《中国包装科技博览》,刊期为半月刊,然而,《中国科技博览》却以旬刊的频率出刊,3月末期实为2011年的第12期。

  与此同时,时代周报记者从上海图书馆处得知,按照字母顺序,《博览》一般被置于书架的“T”栏,这与该刊刊号“CN11-4450/T”中的学科分类号“T”含义一致,说明这是一本工业技术类刊物。不过,方臧却告诉意欲投稿的时代周报记者,该刊为综合性刊物,其中设有诸多子专栏,基本涵盖了所有的研究领域。

  以2010年第32期《博览》为例,全刊收录论文500篇,至少涉及机械、建筑、教学、影视、医药、房地产等十多个学科领域。而且,文章编排凌乱,前后不搭。比如,序号27-30四篇论文探讨的主题分别是水库设计、电控发动机、中国传统艺术以及昆明的交通现状。更“离奇”的是,同年的第17期中,竟有80余名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作者“组团”在该刊发表了论文。

  “什么文章都可以发表,这是导致《博览》停刊的最终原因。”徐编辑如是分析道。而据新闻出版总署近日披露,《博览》之罪在于“偏离办刊宗旨刊发学术论文”。事实上,这是目前被查处的8种期刊的通病。

  其中,《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刊号CN11-4406/N,属于自然科学类刊物,但该杂志中却设有财税金融、管理研究、工程管理等专栏;《现代企业文化》本为综合性文化刊物,目前则一月三刊,上期为纯商业性杂志,中、下期刊登学术论文,涉猎学科广泛。而被通报批评的《管理观察》报批时隶属“经济类”刊物,并以“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综合经济管理类优秀期刊”自居,但1月中旬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却有不少诸如《老年人照料中的心理抚慰需求分析》、《浅析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等论文。

  “一些期刊刊载论文数量过多,最多的每期甚至刊发200余篇,由于缺乏必要的审核和把关,论文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少数期刊超越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所刊发论文几乎无所不包。”2月23日,在京举行的“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座谈会上,《博览》等刊物成为众矢之的,并被指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术质量、以收取版面费牟利,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出版秩序,对期刊界和学术界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如果给《博览》算一笔账:一月3期,一期500篇论文,每篇1-2个页码,每个版面索价400元,那么,1年内,其依靠版面就能“敛财”近千万,而这无疑大大超出了一个期刊杂志社的生存所需。

  办刊资金应该“国进民退”

  “不要揭露这些学术期刊,如果它们被取消了,你叫那些‘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娶)人’的硕士、博士怎么办?”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已顺利完成论文指标的在读硕士不但不排斥,反而有些“心疼”遭受处罚的《博览》等刊物。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论文数量、刊物等级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核方式在高等院校推行,最初面向教师,而等到90年代中期,整套论文考核体系逐渐推广至研究生以及各行各业。目前,上海多数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分派的学术指标为至少发表一篇论文,但对刊物级别的要求各有不同,而博士研究生的任务是2-3篇。

  然而,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目前的学术刊物根本无法满足激增的发稿需求。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至2009年9月,796所高校共有在校研究生(包括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三类)近140.5万人。而我国文献计量所认可的“高水平”期刊只有千余种。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7-2008年则遴选了1083种期刊。

  大量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发表论文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学术刊物如火如荼地收取版面费。方臧甚至表示,如果有人愿意代理论文发表业务,为《博览》等杂志提供稿源,那么,其愿意以每版300元的低价收取论文,留下至少100元的利润空间。

  “政府应主动优化现有的项目评审、职称评定、成果评价、奖项评选制度,全面梳理论文需求市场,把各行各业没有研究需求却有论文发表要求的人群,从论文枷锁中解脱出来,比如中小学教师、媒体记者、行政人员等。”在主张取缔版面费的沈阳教授看来,根本之策是从源头上斩断我国当前论文市场的畸形需求。

  不过,如果彻底关闭这个灰色市场,期刊杂志社将面临一场灾难。一位核心期刊的前主编告诉时代周报,该刊物原属事业单位,由政府划拨经费,但近年来出版单位实行“企业化改制”后,杂志社不仅必须自负盈亏,还要完成主管部门每年下达的创收指标。有着学术洁癖的他最终离开了那个“以学术之名行敛财之实”的单位。

  一边是学界的口诛笔伐,另一边是背负的经济压力,对于夹在缝中的学术期刊,沈阳建议道,这部分办刊资金,应该“国进民退”,也就是,督促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以及若干出版企业联合建立稳定的国家学术出版基金,包括从国家部委每年下拨的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以此支撑学术期刊。同时,在此基础上,严禁学术期刊收取任何版面费用。

原文:点击


© Chiquitita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3/05.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要翻墙?(发邮件到Gmail):CDTcaonima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