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嘉琛 | 评论(3) | 标签:城市建设, 拆迁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东盟城市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上,从马来西亚前来中国取经的代表们,对中国的城市面貌羡慕不已。他们通过翻译,不停地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为什么你们的城市这么干净?为什么你们的城市里没有贫民窟?(4月14日中国广播网)

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看上去都十分干净和整洁,也没有国外那种集中了各种社会矛盾的贫民窟,外国朋友对中国的这两点印象确实中肯。但是,中国的城市的“干净”和“整洁”真的值得老外们羡慕吗?反思一下我们的城市建设理念,或许这种“羡慕”反倒应该让城市管理者脸上发热。

富人住豪宅,贫者居敝屋。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收入层面的差距,必然会在社会生活层面有所反映,居住环境就是最好的对照指标之一。我们当然可以对外宣称“中国没有贫民窟”,但稍懂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几乎每个中国城市都存在着大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同样遭受着贫穷和治安风险的困扰。只不过,这些有可能会影响到城市“干净和整洁”形象的因素,并不会轻易地展示给外人。

我们城市的干净和整洁是怎么来的?途径之一,是相对强势的政府部门动用行政权力,让私人的物权为城市建设让道而换来的。最突出的表现是每天都在上演的强征强拆,它几乎成了没有哪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幸免的阵痛。有一个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段子,将“中国制造”四个字的英语“Made in China”巧妙地翻译成“没定拆哪儿”,戏谑之间折射的却是令人忧惧的现实。

强征强拆不止,老百姓的私人物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根源在于话语权不对等。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普通民众基本没有话语权,只能被动服从政府部门的城市建设规划;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卷入拆迁自焚之类的悲剧,落个人财两空。

途径之二,是凭借着强大的财政实力,将现代感、国际化奉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不切实际地大搞形象工程。中国的城市建设时常会给人“千城一面”的感觉,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大马路、大广场、CBD等基本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岂止一座城市会让人觉得“干净”和“整洁”,差不多所有的城市都可以贴上这两个标签。

去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鄂尔多斯政府斥资50亿元建设豪华新城的故事。这座设计居住人口100万人的城市,除了一些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在这里办公,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和车辆,因此被媒体称为“鬼城”。这个案例或许有些极端,但它确实体现了城市建设领域好大喜空的一种不良风气,只考虑外在观感,忽略实际功用。

除此之外,正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所言,中国没有贫民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限制了农村人口的自由进城之路。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在近年间不断设置门槛,将底层民众直接或间接排挤出城市,让低端劳动者在城市失去立足之地。多方作用,使得我们一方面将城市“净化”得极具现代气息,另一方面又使得广大的乡村满眼凋敝破败之景,让农民们的发展权无从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就算没有贫民窟,中国的城市建设也不值得让人羡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追求干净和整洁当然具备一定的正当性,但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以目标。如果罔顾民意,仅仅以创造更多GDP和提升城市外在形象为纲,即便再干净再整洁的城市,也难以给人们安全感和幸福感。

原文:http://tangjiachen.com/?p=14706

汤嘉琛的最新更新:
  • 弱势群体不是影响城市稳定的假想敌 / 2011-04-14 10:05 / 评论数(7)
  • 冰点时评:当调笑“砖家”成为一种风尚 / 2011-03-30 12:17 / 评论数(2)
  • 跪行救女:扯什么都别扯道德 / 2011-03-28 14:00 / 评论数(4)
  • 退贿清单难以撼动官场价值共同体 / 2011-03-24 11:56 / 评论数(3)
  • 实现校舍安全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 2011-03-21 12:33 / 评论数(0)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