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再次否认事先已经知晓美国要开展行动的计划,巴基斯坦政府对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因未能发现本·拉登住在阿伯塔巴德受到的指责进行了辩护,强调巴基斯坦高级官员在反恐中做出的贡献。
5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本·拉登之死的后续报道,突出报道了美国对巴基斯坦的不信任,以及美巴双边关系的紧张。该报评论文章说,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内部有人”看护”本·拉登,但现在谎言再也无法维系。该报还分析说,出生在美国的也门籍伊斯兰圣战分子安瓦尔·奥拉奇最有可能填补本·拉登的空缺。
中国官方媒体在4日详细报道了巴方的解释,包括巴方并未知晓美国部署击毙本·拉登行动、对本·拉登藏匿多年确属不知情及为强调巴方对反恐作出的贡献。巴基斯坦因其地理位置,获得了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与其维持战略合作特殊地位。
美国不会和巴基斯坦翻脸
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巴关系最为引人关注,德国之声也就此事采访了社会政治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他认为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官方政策,自从美国9 .11事件10年以来,就一直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基础上:”由于巴基斯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国不得不和巴国维持一定程度的盟友关系,特别是在反恐一事上,美国目前对阿富汗、及过去对伊朗、伊拉克的问题上,巴基斯坦都有独有的战略地位,所以巴基斯坦不可能从美国的棋盘上被挪到敌对的位置上。”
丁学良也分析了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微妙联系:”在巴基斯坦的政界,有些政治力量所受的教育和政治主张,比较认同英美理念,但美国也清楚的知道巴基斯坦的这些政治力量,在国家的权力架构中,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使美国不得不考虑在反恐合作中,和巴方合作的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力量-情报部门和军方,他们的反美情绪是很强烈的,这使得美国和巴基斯坦在外交上一直处在两难境地,这也令美国非常头疼和难堪。本·拉登被击毙之前,美国内部已经有很多磨擦,有些议员指美国已经给巴基斯坦几十亿美元,而情报部门还要包庇恐怖分子,当年这样讲时,肯定已经有本·拉登的一些线索,此次行动相当于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美国不会因此和巴基斯坦闹翻,因为在阿富汗、中亚的反恐战略中,还会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忙。”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李伟也认为美巴反恐合作仍将持续:”出现目前媒体上关于美方和巴基斯坦两方的争论,可能与美方信息透露不充分有关,美方应该尽快出面澄清。但美巴的反恐合作在这件事后并不会发生变化,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而且也有很多恐怖势力当前发出了为本·拉登进行报复的言论,所以很多国家的安全警戒级别不断在提升,如果因为本·拉登死亡就放松,将会给恐怖分子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中国为巴基斯坦说话,也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
丁学良曾于2010年12月11日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进行演讲《辩论中国模式》第四讲中,提到本·拉登发动的9 .11恐怖袭击,打破了美国政界、军界当时要把中国当成它的长期主要威胁的战略构思和部署,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丁学良认为此番本·拉登被击毙,中国当局也异常敏感,此番站出来为巴基斯坦辩解,还是缘于政治关系:”中国在此时为巴基斯坦讲话,一方面出于在南亚次大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从来就没有密切过,中国之所以和巴基斯坦关系修好,以前是为了抗衡苏联和印度,当前主要是为抗衡印度。”
丁学良还认为,除了战略考虑之外,中国对于美国不与其盟友国家巴基斯坦打招呼,非常介怀:”美国军方和不和巴方打招呼,出动特别部队进入巴领土,在离首都很近的地方击毙本·拉登,中国政府异常敏感,中国政府是不情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他们会忧虑这样的模式重复几次后,在未来如果美国继续使用,将会对中国带来威胁。”丁学良特别提及了2001年4月1日,美軍EP-3侦察机在南海上海降落事件,强调中国当局担忧美国利用类似此次进入巴基斯坦一样的优势技术来进行特别的操作。
李伟没有强调中巴之间的政治关系,但他表示,中巴反恐合作是长期有效进行并将持续下去。他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中国官方的说法,认为威胁中国的”东突组织”目前也有成员在巴基斯坦部落区内藏匿,中方不会指责巴基斯坦包庇 “东突组织”而是共同进行针对恐怖分子的活动。他认为国际反恐应该先消弥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从国际利益,人的生命利益考虑,而将国家利益的考量放在其次。
作者:吴雨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