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主流网站日前转载了商务部网站的一则消息:涵盖全球124个国家的盖洛普健康调查(Gallup Wellbeing
Survey)公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显示,仅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属于盖洛普所称的生活“美满”一档,而有71%的人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有17%的人说他们生活“困苦”。
      人们普遍感觉中国“正在崛起”,但是民众的幸福感却没有想像的高,“金钱买不到幸福,但确实带来了一种更令人愉悦的痛苦形式”——喜剧演员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lligan)这句著名的俏皮话,正成为困扰中国未来发展甚至有可能左右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要害问题。社会的乖戾情绪,也许正如陈季冰《致富依然光荣吗?》一文里所说:“人们不是怀着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削尖脑袋挤进‘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里,就是以一种虚无主义的心态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财富与富人一起押上内心的道德审判台。”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尽管人们的财富总体上都在增长(当然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穷人的幸福感不见得同步增长,富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样与财富增长的不成正比。带着财富“逃离”或者像一些“祼官”一样把家人和财富移民海外、自己在国内孤身奋斗的“孤奋”正在成为富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翁投资移民则呈迅速增长之势。近6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4月25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论《富人的安全感,被忽略的难题》认为,“大量富人出走将会带走资金和很多就业机会,也带走社会的一部分信心。由于他们当中很多是社会精英,这种移民实际是中国社会财富和人才的双重流失。这些年舆论很关注穷人的安全感,社会的公共良心明显在发挥作用,但富人的不安全感上升得和普通人一样快。由于针对富人的批评在增多,加上民粹主义有所抬头,一些富人担心提高低收入者权益会用损害富人的安全感做代价,他们的不安在扩大。”

      能否创造财富,见证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与实力;能否留住人口留住财富,更见证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与实力。后者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包容。如果没有后者,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维持真正的社会繁荣与人民幸福。如果说前30年改革开放的主要命题是如何创造财富,那么从今往后我们改革的主要命题将是如何留住财富并让其造福于民。这几天应邀在浙观摩考察,参观绍兴的沈园时,陪同的省外宣办副主任干飞介绍说,古代富人的私家园林,每年四五月份都会对公众免费开放。我立即感慨:只要财富自由稳定,它一定会以种种形式回报公众。这个感慨,在著名的宁波天一阁进一步得到印证,几代人耗尽家财分家不分书守着9万册藏书,是何等精神与境界?

      今天,刚刚从整体上摆脱温饱进入小康社会的我们,似乎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把计划经济的一穷二白忘得一干二净,不时呼吁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还显示,随着我国陆续出台限购、限贷等房市调控政策,中国千万富翁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情呈下降趋势,投资性房产在其资产配置中的比重从2009年初的17.6%降至2011年初的13.7%且九成以上受访者表示不再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另一方面,记者从温州市房管局获悉,受调控影响,温州市1-3月份温州市推出9宗378亩普通商品房住宅招拍挂用地全部流拍。

      行政过度干预、社会留不住财富和人们生活艰难,彼此之间总有千丝万缕扯不断理还乱的因果关系。理顺这个关系,必须给市场更大的自由,必须更大限度地限制权力(以此也可以防止腐败阻止两极分化过度),同时也应该对财富寄予更大的信心和耐心。共同富裕的日子需要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回到共同贫穷的老路上却可能只需一夜之间。
http://blog.qq.com/qzone/622007901/1304657499.htm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