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障房建设与分配出现漏洞
(2011-05-26)
早报导读 |
● 曾实 广州报道
中国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保障房,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题,但在建设与分配过程中,也滋生腐败与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群“骗购”保障房,更有房地产企业承接工程时造出“问题房”。评论指出,保障房建设缺少有效监管,类似事件频繁发生,建立监督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保障房建设是中国近年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2011年到2015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里,各地共将兴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今年将投资13万亿元人民币(约2亿6000万新元),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这一数字便相当于中国去年的商品房总销量。
目前这一工程已在全国各地逐步铺开。不过,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近期屡被曝出负面新闻,不符合条件人群“骗购”的现象并不罕见。本月上旬,深圳就查出290人以虚假信息申报保障房,名单中还有身家上百万的富豪。
除此之外,还有多地的保障房被公务员“团购”,福建龙岩有100多人以机关事业单位的名义来申购保障房,而在陕西省山阳县的900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带职务的人就多达100多人,当中不乏“乡长”、“镇长”、“科长”等。
为完成保障房的建设指标,一些地方政府也“各出奇招”。据《新世纪》报道,在河南、江苏等地,一些地方政府将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等纳入保障房房源。而在海南三亚,则干脆将公务员小区纳入了保障性住房计划。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批评文章,指出这让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了新的考验,应及时加大对保障房分配过程中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和监管力度。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也指出,各地有关部门只有加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社会监督、依法惩处三大机制,才是实现保障房分配“治乱”的根本。
同时,保障性住房也被曝出“豆腐渣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西宁康川新城是青海省最大的拆迁移民安置工程,由六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不过,这一工程还未结束,21栋居民楼就被检出质量不合格,是“问题楼房”。
评论指出,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中,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均设有住建部门,但无一是专门的保障房建设管理机构,作为一项涉及经济利益的项目,如无专门部门来对保障房进行监管,当中必然出现漏洞。
在本月中旬召开的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查办案件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20起被查处案件中,有多起涉及保障房建设。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