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方面则与法国、以色列、俄罗斯、波兰和意大利进行这样的会晤。与中国会谈时,德中双方有24名部长参加,会谈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和技术合作,也将签署一些经济合同。但签约一事尚不能肯定,中国政府为了使自己置身于欧盟的航空废气排放权交易机制之外,把签约当作施加压力的手段。

“会谈也涉及新的经济领域,中国政府希望德国企业参与中国的结构调整。在2015年前的五年计划时期,中国想走出低价值产品大量出口的局面,转向新技术、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业。这里,德国实力强大的一些行业可以起到特殊作用,例如可再生电力的生产、可有效使用能源的建筑方式、环境保护、废品和废水处理技术。”

谈到德中两国的政治关系时,文章指出,”中国在感情上接近德国,因为美国同时攻击德中两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联合国投票表决利比亚决议时,德国和中国都投了弃权票。”文章接着写道:

“中国政府把默克尔视为欧盟的非正式主席。德国政府很注意不要被这样的奉承压倒,因为它不想额外削弱欧盟。温家宝在柏林将再次要求取消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并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后者会使欧洲难以提出中国的倾销问题。2010年7月,默克尔访问北京时没有满足中国的这两大愿望。

“投资商们认为,中国并没有更为市场经济化。美国和欧盟商会指责说,外国人几乎无法进入公众项目的招标程序,而且日益受到国家官僚机构的亏待。根据本报从布鲁塞尔欧盟贸易总署获得的信息:为确定市场经济身份必须拥有的五个前提条件中,中国只满足了一条,其它几个方面有进步。

由于欧盟对远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温家宝看到,自己谈判时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危机期间,中国在国外投资方面上升为第五大国,在欧洲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力挺欧元。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外汇储备,超过三万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投资美元,但流向欧元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债务危机中,中国认购了希腊债券、也认购了爱尔兰和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欧元债券。为此,中国政府现在期望获得回报。”

编译:汇文

责编:乐然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