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何以遭到调侃?

7月1日是中共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早在几个月前,中国官方就已内部下令,要为这一建党的日子营造一个喜庆的氛围,从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地方电视台,都不能播放之前曾风靡一时的谍报片。

与此同时,与2009年建国60周年时曾拍摄《建国大业》一样,此次中共建党九十周年,北京官方也动用巨资,并邀请来自海内外的华人演员,拍摄《建党伟业》。但建党伟业还没有正式上映,就已在民间和互联网上受到了一片嘲讽。且不说此次出演《建党伟业》的不少海外演员带有娱乐明星色彩和外国护照(这一点与两年前的《建国大业》有十分类似之处),单就影片的内容而言,中国民间也有不少舆论对此带有讽刺和批评的色彩。

有民间评论认为,《建党伟业》让人看出,每当中国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就需要有人建党,比如今天的中国。也有评论借陈独秀出狱,李大钊前往迎接时说的话”人生辉煌,不过如此”,来隐喻今天艾未未从入狱到出狱的经历。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民间舆论认为,《建党伟业》传递的暴力革命信息,与今天中国要走向民主与法治的道路格格不入,某种程度上风是开历史的倒车。

确实,一部《建党伟业》让今天的中国大陆百姓从九十年前的历史影子中,看到了今天中国的许多问题;而当年共产党先驱们使用的方法是组党和暴力革命,那么今天中国的答案和出路在哪里呢?

因此,无论是海外华人明星的娱乐效应,还是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联想效应,恐怕都是北京宣传部门当初在设计这部电影时所没有想到的。

九十年喜庆氛围:为何不如三十年前?

北京宣传部门更没有想到的恐怕还有,中共建党九十周年,为什么在中国百姓中遭到如此的抵触或冷遇?这在之前几十年都是未曾遇到过的现象。

如果人们再把九十年分成三个阶段,那么1951年中共建党三十周年和1981年中共建党六十周年时的百姓情绪,与今天可谓天壤之别。1951年正是中共刚刚获得政权后处于上升阶段,中共文胆胡乔木还为此专门撰写了一本书,题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1981年中共建党六十周年时,正值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发表了长篇讲话,当时的中国高层领导人邓小平和赵紫阳等人都一列坐在主席台上。但三十年之后,这些人的命运及其背后的中国风云,又让人感到不禁生出许多唏嘘。

按理说,时间又过了三十年,而且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正在经历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崛起进程,这都是在三十或六十年前难以想象的;作为领导这一进程的中共,理应受到人民更大的尊重和敬仰,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其间的悖论是极其深刻的,也值得人们长久地思考。

从中共高层及其属下的意识形态和宣传部门的角度来看,这一悖论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今天的中国出现”国家崛起,中共衰落”的局面,十分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那就是作为一个以暴力革命起家、意识形态至上的政党,虽然通过集权的方式和举国体制,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面临法治、宪政、公民自由和政治民主的使命,这一政党的内在困惑出现了,而且这一困惑正在使今天的中国社会问题成堆,并极大地阻碍中国的继续发展。

中共能否实行转型?

与此同时,对今天的中国百姓来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多元,其认知水平也已非三十年或六十年前可以相比,立、自由、多元的公民意识正在不断觉醒。前几年中国曾流行一句话”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但今天的中国现实,恐怕要用将这句话修改一下才可适用,即”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暴动”。而中共早年靠暴动起家,今天在政治领域依然采用暴力革命手法予以统治的现实,某种程度上培养了许多”吃狼奶长大的孩子”,亦即虽然对中共不满,但却依然采用非理性、非和平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种恶性循环的现象,恰是中共今天面临的困境。这个九十岁的政党,能否象欧洲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那样,痛下决心实行转型?还是甘愿象前苏共那样,最后落得自动解散的命运?一切似乎都在中共高层的一念之间。

作者:李崇光(香港的中国问题分析员)

责编:乐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