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杰克森
今
天,尽管由于不同的原因,但中美两国的中产阶级人士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石,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在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日渐扩大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忐忑不安。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促进内需,力争使中国从一个出口型经济发展体变成一个由内需带动的大国,中国政府希望藉此增加中产阶级的人数及财富,从而带来更坚实的社会和谐的基础。
不过愿望与实际之间经常有很大的出入。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 2010年,居民消费占GDP的34%,而在2000年,这个比例为47%。
如果美国(或者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慢,中国仍有可能因过度依赖出口而面临经济发展减速等问题。其实这种可能性并不低,我们正在目睹欧盟卷入一场又一场的债务危机,而美国仍然面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及在低谷徘徊的房屋价格。要想让美国消费者重新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开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迄今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
2008年我们见证了中国过于依赖出口的后果。当时,全球的出口额大幅下降,迫使中国一时炽热的经济在一瞬间停顿下来,后来依靠政府及时出台的多项政策,才使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与此同时,中国目前还面临食物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成千上万的普通老百姓都因物价的上升而感到无可奈何。
当中国政府正试图增加其中产阶级人数之际,美国政府则需要关注其国内中产阶级人数不断萎缩的问题。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就以惊人的速度大幅下降。许多美国中产阶级人士所拥有房屋的价值较几年前萎缩了30% -40%。尽管股市已从低谷中恢复了不少,但是很多投资者都在金融危机期间退出并选择远离股市。另一方面,很多人的退休积蓄也大幅下降。
对于大部分美国中产阶级人士而言,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房屋价格的回升,从而增加他们的财富。如果房价无法回升,他们至少希望不要丢失自己的工作,努力保持自己的中产阶级地位。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美国的政治家还是象牙塔里的社会科学家们似乎都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解决日益萎缩的中产阶级的问题。
曾导演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和“罗杰与我(Roger and Me)”戏谑美式资本主义的好莱坞导演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是一位中产阶级的铁杆分子。他成长在密西根州的一个小城市,这座城市的由来是因为通用汽车(GM)上个世纪50年代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厂。那个年代是美国中产阶级的黄金年代──物价保持稳定,医疗健康服务普及,而中产阶级人士的工资则不断在上涨。
摩尔认为解决美国中产阶级萎缩的办法就是回到上世纪50年代的政策并且停止从中国及其他地方进口廉价物品。不过问题在于 ,我们无法回到那个年代了。美国已经无法停止把那些廉价生产力外包给别的国家。尽管中国的人工成本开始变得高昂,美国公司正把他们的生产线再次转移,从中国转移到柬埔寨和越南。摩尔是无法把这些工作吸引回美国的。
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使教育成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一道障碍。在美国,持有大学文凭人口的失业率为4%,而那些没有大学文凭人口的失业率则将近20%。我们是无法一下子把那些教育水平不高的人训练成为硅谷里的员工的。因此,美国这批贫穷的打工阶层人士成了社会最底层的绝望的一群人。
摩尔和其他人虽然能轻易地批评美国的银行势力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平,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政府大量的基建投资,包括建设高铁、道路、机场工程等来产生就业机会。在美国,有一小部分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也提出类似办法解决美国的问题,让美国重新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规模公共建设之中。
不过问题是,这一切谁来买单?大部分美国人都希望美国政府能减少开支,他们不希望政府债务在8月2日超出上限。外国政府(包括中国) 都表达了它们对美国政府增加开支的担忧。
那么美国应该如何重建自己的中产阶级呢?
庞大的基建项目包含很多隐性成本。虽然中国的财政状况和增长势头都要好于美国,但是这些大型建设项目的超支已是家常便饭,还有就是这些大量费用后面的贪污受贿。显而易见,通过公共开支来壮大美国中产阶级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都需要新的方案来壮大各自社会的中产阶级。
如果无法找到有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中美两国将面临更多的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凝聚力的流失。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不仅会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还会造成生活水平的下降。
在寻找到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承认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及美国政府都需要加倍努力。
(本文作者埃里克·杰克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略管理博士,智治基金创始人与管理董事。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他联系。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