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及价值观

(2011-07-21)

早报导读

● 吴泽阳

文化视角

《联合早报》于2011年7月11日报道,本地的双文化工作小组希望进一步推广华文、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从而壮大本地双语双文化队伍。笔者读了之后觉得颇有意思。原因不光是因为它让笔者想起了几年前“华语Cool”的“双语”宣传广告,更是因为它可能代表着一种语言政策的改变,指明了新加坡双语政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在国际上备受肯定;在东亚地区更是广受好评。正因如此,新加坡才得以每年吸收大量的海外学生前来留学,成就了新加坡“教育枢纽”的美名。但是,本地新加坡人提起双语教育却是另一番感受。虽说新加坡有75%的人口是华人,可是从历史上来看,华语却是新事物。早期的华人多数是讲中国地方方言或是马来语。新加坡独立之后,受语言政策影响,英语(或新加坡式英语)成了大家不折不扣的“母语”。所以,本地华人对讲华语总有一种捉襟见肘的感觉。

这种语言的尴尬一直以来都没有消除。“推广华语运动”可谓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向大家宣传华语,可是历年来效果并不显著。教育部也花了大力气,希望培养双语文化,推出了许多政策,如“少教多学”、“培养兴趣为主”等。可是在考试、分数和分流的多重压力面前,学生和老师都不得不采取应试教育的策略。如此一来,真正的双语环境又更难塑造了。不知何时,新加坡又把“华语”和“通商中国”结合到了一起。许多人都表示,商业目的性太强,对双语文化的长期培养没有好处。

新措施的推出,预示着华语不会再是一门独立的知识了。其实,没有内容的语言是空虚的,只会沦为词藻。哲学家喜欢讨论的一个命题就是“思想能否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存在”。这个命题说明了语言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措施期望借以“华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作为语言表达背后的思想内涵,推广华语。

但是,为语言填充了思想不一定就能保证这一门语言会受到欢迎。虽说新加坡大部分人是华人,可是现在的新加坡人在民族认同的培养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建树。也就是说,单纯依赖“华族文化”和“(华族)传统价值观”来生存的华语,可能依然前景黯淡。

其实,语言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它的目的主要是实现思想的交流。华语其实无需把自己困在“华族文化及传统价值观”的范畴内。社会及生活的万象才是语言发挥最好的“材料”。华语不光是用来了解《弟子规》、《论语》或是讲几句春节贺语罢了的,它也可以用来讨论新加坡人所切身关注的生活、社会、政治、经济、哲学、学术等议题。

另外,根据萨丕尔-沃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不管一个人是否愿意,语言和它相应的文化经常是一体的。比如日本人讲日语的时候,大和民族辈分分明、极度谦虚的文化就会随之而表现出来。同样的,“华语”是离不开“华族文化”的。而在今日的世界里,“华族文化”又不可能不与中国有相连。中国作为当今的大国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国情和文化。特殊的国情和文化会孕育出每个民族不同的价值观。新加坡的国情与中国不同,因此某些价值观也会不一样。

新加坡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确立民主、法制、生命、自由等价值观为立国之本。虽然当下有些许价值观是普世的(如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其它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在现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还需更多的时间才得以确立其普世性。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由华语所引进的价值观,同样需要人们的关注和探讨,确立它们在新加坡价值观结构中的位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