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有些事不一定真实,但人们却愿意选择相信。

最近有这样一个网络帖子甚热:“在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万元(夏利);在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万美元(宝马)。”

随后,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一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居全球第20位,甚至高过纽约。

在CPI高企的今天,由于普通公众收入增速缓慢,国家福利残缺不全,加上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这些讯息无疑于对公众焦灼情绪的火上浇油。一些激愤的公众甚至产生了马上移民海外的冲动。

出于维护祖国光辉形象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专家开始奋起辟谣。

专家说,这份报告原本是美世咨询公司为了帮助跨国公司拟定外派员工薪水和津贴而撰写的,考察的是全球海外派驻人员在当地的生活成本,排名本身不能反映当地居民真实的生活成本。甚至说:“老外习惯吃西餐,餐馆服务员还得会说英语,这样的场所肯定是贵的。但这并不是北京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地方。”

继续爱国下去,还可以进一步指出:大白馒头就咸菜是中国传统穷人食品,只要不吃猪肉,成本比吃肯德基的纽约人低多了。还有买山寨Levis是不少白领生活常态,不过几十元一条,这样比老美傻傻地买真货便宜多了。

但如此为国争光疑似在粉饰太平。

当务之急是找出部分商品“中贵美贱”的真相——毕竟,纽约的人均收入是北京的8-10倍。

理智的专家说,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埋单的额外交易成本,其中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比如美国的商品会标明价外税,而中国商品只标明最终价格,其中隐藏的众多间接税费比例惊人。

媒体报道,统计数据显示,1公斤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商品进入超市、商场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费用,最终都由消费者埋单。

表面上看,是渠道和终端商黑心,其实还暴露出制度和监管的缺失——一些监管部门可以从中获得巨大收益,拿得出手的叫市场繁荣,拿不出手的叫寻租和部门利益。

在奢侈品消费领域,已经产生严重挤出效应——目前,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一般是15%到25%之间,有的则高达50%(比如化妆品和酒类),此外,奢侈品进店还要有海关检测、进店检测、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五花八门的税费,这些直接导致国内奢侈品的价格至少比原产地高出1/3。为了“避关税”,国人每年要在国外花掉2000亿元人民币购买奢侈品。

在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中国基本建设和商品房的高烧不退,不仅对民营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更进一步增加了生产运营成本,在通胀压力下,劳动力成本、工业原材料、房租成本快速上扬,为部分商品价格“中贵美贱”推波助澜。

因此,与其将“北京物价高过纽约”当成谎言驳斥,不如当成一个尖利的警钟——百姓承受纽约的物价似乎是大势所趋,但其收入和福利必须与之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