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左道”的危机

作者:高人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8-21

本站发布时间:2011-8-21 9:52:07

阅读量:34次

我从来不十分在意某某在“为谁说话”,而只论其说对说错。

譬如,即便是“左道”们“唱衰”西方,只要言之有理,我也会认同。

可笑的是,有些人却是“逢西必反”,都到了违背情理乃至常识的地步。

修建于1961年的“柏林墙”,乃是东德政府为阻止东德人逃往西柏林而建,但仍有5000多人成功“穿”墙或“越”墙而过,另有3000多人被捕,死、伤各200多人。其间,从肯尼迪到里根的美国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倒柏林墙”——1989年,这倒为人不齿的高墙,终于被愤怒的东德人民一夜拆除。

“在柏林墙建立五十周年之际”,有人竟写下了《美墨“柏林墙”何时倒塌?》的“奇文”。

“奇”在把美国防止墨西哥人非法入境而在美墨边境所建的“有三层带铁丝的栅栏”,也称作为“柏林墙”,并说出“墨西哥人民大规模的想到美国去,和当年东德人要去西德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依据美国在冷战时的表现,应该要拿出比西德接纳东德人民更大胸怀来接纳这些同样来自自由世界的人民”的昏话来!

比“一个主权国家难道没有责任阻止自己国家的国民非法进入其他国家吗”的把“主权”与“人权”混为一谈更甚,又把“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胡搅蛮缠在一起,其荒谬不值一驳,其“愤青”更不值一哂,当以其所有文章中的所有败笔中的最大败笔视之。

至于“唱红”,则既是“唱”,便夸张,美化,讴歌。

譬如对中华文明,有文章在为“只有华夏文明是历时5000年,一直鲜活的永生文明”自豪的同时,如同李四光的“800年一周期”之说,又总结出了“中国统一的王朝,都有200年以上的国运”的“周期性”,进而“料定”红朝“会有200年以上国运”云云。

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把“短命的秦和隋不算,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不算,异族建立而且割据的夏辽金不算,两宋连在一起算,太过野蛮而短命的元朝也不算,总计有东汉、西汉、唐、宋、明、清六个朝代符合这个规律”——唱来唱去,可怜可叹我堂堂中华上国天朝,有秦以来的2000多年中,却只“走运”了一半时间。

即便如此,这六朝的“国运”,哪个不是“治”与“乱”的交替折腾,“兴”与“衰”百姓都苦?

红朝这60多年,便是现身说法:前30年内斗不止,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有人甚至产生了“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之念;后30年的“中兴”,其实还是靠着“让步政策”和“修生养息”,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同时又在演绎着历史上所有“盛世”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官民对立,内忧外患的故事——这样说,当然不等于“唱红”者强加于人的“中国早已遍地干柴,就等陈胜吴广来放出星星之火,便可以燎原”,或者“想把那茉莉花香多少引进中国一些”,以及“无怨无悔地把中国进步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到全面地模仿那些泥潭中挣扎之人所依仗的连他们自己都救不了的制度身上”。

作者竟然忘记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对话黄炎培,认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人亡政息”,才是中国历史的“周期率”,而解决的办法唯有“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试问,我们的“民权”今有几何?既然承认“今天的中国没有足够的民主”,那么,“200年以上国运”乌可得?

依毛之说,西方民主国家,反倒应该是“千秋万代”了。

更重要的是,自1840年以后,中国的闭关自守关起门来对百姓称王称霸一去不再复返,尤其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拿六朝说事儿显然是“刻舟求剑”“削足适履”——换言之,世殊时异,“200百年以上国运”之说,不是科学,没有学术,颇有玄学味道,当不得“规律”,前苏东的易帜殷鉴不远。

铁道部原发言人王勇平靠嘴吃饭,也曾风光过几年,如今,又因其“臭嘴”或“嘴臭”而被挪窝,反映出“左道”的危机:回避矛盾,掩盖真相,忽悠百姓,欺骗舆论的歪理邪说,不能再大行其道——因此,他的走人,是现世报应,没什么冤枉,不值得同情。

无奈的是,还有无数的“王勇平”们,仍然在干着“只为帝王唱赞歌,不为苍生说人话”的事情而不自省,但世道毕竟变了——

记得2007年年中我初识《选举网》时,学人很少被网友质疑。几年过去,大大小小的“左道”官员,官学,形形色色的政治骗子,投机取巧之徒,还有不入流的“五毛”们,几乎是“动辄得咎”,被网民围观乃至围殴,有些简直是“破鼓万人捶”了。

这一现象,既证明着公民的觉醒,更是拜互联网之赐——如果没有它,那么,我和网友的批评时政,与“左道”们“理论”,怎能堂而皇之地登上论坛,还不都成了他们娘们的莺歌艳舞!

毋庸讳言,对这种情况,我绝对是“幸灾乐祸”,而不怕被视为“卑劣”——因为,有太多的人比我丑陋乃至丑恶,使我认定“中国人忒他妈的龌龊”,而常常恨自己坏的不够,所以今天就“坏笑”一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