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 习近平

 

 

如果不是亲自到西藏去走一趟,我一定会认为习副主席这段“六个重要”的表述并不重要,甚至根本就不会去留意他讲了些什么,就像普通老百姓对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一样。去过之后,再读到这段话,不但深以为然,而且觉得习副主还可以再加重一点语气,例如多几个“重要”:最重要的信仰基地、藏传佛教基地,以及中国拥有的最重要一块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土地!

 

雪域之旅结束后直接飞到了澳洲,旅居悉尼的藏族朋友急不可耐地打听我有啥感想,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说上青藏高原之前,我一直坚守“民族自决与民主是孪生兄弟”、缺一不可的信念,那么,从青藏高原下来后,我坚定的反对“藏独”。那位藏族朋友大吃一惊,又急不可待地打听我碰上了什么,竟然霎那间从民主主义者变成了“民族主义者”。我说,和主义没啥关系,只是人类的本性作怪,人类自私的本性让我不愿意看到西藏独立而去。因为西藏实在太美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民风淳朴……

 

这当然是个玩笑,正如生活在澳洲的华人开过的一个玩笑:据说当初最早抵达澳洲这块大陆的并不是欧洲人,而是我们大汉民族。你说,如果当初我们汉人占住了这块土地,那又会如何呢?答案各不相同,例如“哇噻、不用护照就可以随便来定居了”、“汉人如虎添翼,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当然,也有更加干脆的答案:只不过又多了一个整天不稳定的省份或者被破坏殆尽的地区而已。

 

在整个西藏之旅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留住西藏以及如何留住西藏;要保护西藏以及如何保护西藏;要热爱西藏以及如何热爱西藏——

 

但就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也清楚的认识到,思考一下可以,要想写出来,同读者诸友交流,恐怕就有些困难了。因为这些年的写作经验让大家都清楚哪些东西能写,哪些东西不能写,红线在哪里。就拿西藏问题来说吧,占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此大一片领土的一个自治区,一个在国际舆论与媒体上占了将近四分之一涉及中国的话题(我对近日海外媒体的粗略估算),却在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文学与文字领域,没有占到一席之地。

 

2008年西藏问题成为同奥运会相同热点的时候,我写了几篇有关西藏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我对儿子讲西藏》,影响比较大,看过的朋友都知道,通篇下来,我几乎没有提到西藏两个字。当时那个敏感的时期,只能用完全隐喻的方式谈论这个敏感的话题。匪夷所思。

 

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就是要从这些敏感区域做起,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才能从根子上打破所谓敏感的禁区。就拿“藏独”来说,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支持“藏独”、承认“藏独”。

 

就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无论是接触海外的藏人,还是深入西藏后接触到的藏民,主张“藏独”的几乎没有几个。说到2008年的“3.14”事件,也是极少数暴力份子所为,这如同我们的邻居持刀威胁路人,或者杀死我们另外一个邻居一样,是不能容忍的暴力犯罪,但并不代表你所有的邻居都要持刀杀人。

 

现在的状况是因为有了这一小撮“藏独”份子,我们从上到下都失去分寸,不自觉地把所有同“西藏”相关的问题都简单弄成了“藏独”问题,从而使得我们的政策与言行都被少数主张“藏独”并诉诸暴力的犯罪份子们所绑架、劫持。例如,我说要去西藏,很多朋友都很紧张,说那里很敏感啊,千万要小心啊,不要乱说乱动,也不要写博文啊,我就奇了怪了:我去过大约100个国家了,怎么到中国的西藏就敏感了?

 

无独有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新闻媒体与文学领域,只要一提起西藏相关的问题,总是要被人用一刀切的标准悬在头上:你是主张独立的,还是反对独立的?于是,你善意的提点看法,只要稍微与上面有一点点不同,就“藏独”了,就敏感了。于是,西藏的宗教研究、开发问题、文化保护与原生态旅游等等,也都莫名其妙地毫无例外地同“藏独”扯上了关系,都被披上了“藏独”的外衣。

 

而当“藏独”固定了我们的思维与行动的时候,我们又能够干些什么呢?我想,这就是西藏的状态。我这次到西藏虽然世间不长,但感到那里并不那么紧张,也不应该那么紧张,或者说,如果我们放下心中的成见与魔障,敞开心怀去思考、关心西藏问题,像西藏人那样热爱西藏这块土地,西藏会更加和谐的,习副主席的讲话也才能落到实处。

 

下面以一些图片的形式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西藏行的几点感想,其中都印证了习副主席说的“六个重要”。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在西藏接触的一些已经移居到当地的汉人,普遍都有一种对藏人的某种程度的歧视,例如藏人不懂得经营,有些“懒”,有钱不懂得赚,而且,更糟糕的是,总是阻止汉人去开发周围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与居住资源。有些汉人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西藏很美,只是藏民不太适合”。这实在是愚蠢之极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西藏之美,也许正是有藏人的缘故!

 

相比较而言,我接触到的到这里来旅游的汉人旅游团,一路走下来后反而都发出了“不能按照内地模式开发、发展西藏”的感叹,也许是没有牵扯到经济利益,也许是他们被美丽的西藏征服了,也许是他们站在青藏高原,看到了更久远的未来。

 

实事求是的说,我的汉人同胞为了金钱与更好的生活而表现出的勤劳、勇敢与失去底线的无耻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赢得了名声,我们不要说意大利、西班牙为什么烧中国鞋厂、法国一条中国街出现的抗议、澳洲、美国竟然出现了中国人开办的只有非洲才有的血汗工厂,还有俄罗斯商人因为不是中国商人的对手而唆使政府刁难华商,更不用说少数族群的东南亚华人占据了当地国家的经济命脉……说实话,一旦中国政府真正采取有些人建议的“使用移民对藏区实行同化”从而保持永久的统一的策略,西藏地区很快就会被无所不在的汉民渗透,并彻底改变。

 

谢天谢地,从我有限的了解来看,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这种政策,而且对汉人移居西藏有了严格的规定。我对此深表赞同,并希望政府加大执行力度,限制汉族同胞移居西藏(虽然限制了汉人的自由迁居本身不适合普世价值,但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政策)。这也直接关涉习近平副主席提到的“六个重要”之中的三个重要是否能够保持下去。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这次在西藏所到之处,看到很多山上挂上金帆。一些当地的汉人说,啊,他们挂上金帆,我们就不能开发这个山了,也不能去盖房子。我们这些游客当时一听,就乐了,原来是这样啊,藏民真会搞怪哦。可是走过一些地方后,我才恍然大悟,藏民当然是因为宗教信仰才有了这些圣山,这不用置疑,可是,我却很不怀好意地推测:藏民正是用这种方式保护了这些山脉啊。否则,我的这些汉人同胞会像对待我们周围的山水一样,把所有能够挖掉的山都挖开,把能够砍掉的树都砍掉,把能围起来的水都堵住。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尤其是在林芝地区,就更有感觉了,这座城市里的居民大多是来自四川、河南的汉人,可城市周围的山水照样美丽如画,并不象我的汉人同胞们家乡的山水,几乎被糟蹋殆尽了。什么原因?原来周围的山水都被藏人挂上了金帆,被保护起来了。这让林芝成为我走过的中国大陆最美丽的山水城市。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说到西藏问题,大家都会一下子扯到“藏独”,其实,据当地汉人所说,他们与当地藏民的主要矛盾就在于:开发与反开发。而当我们这些外地过去旅游与考察的汉人走了一圈后,我们自觉地把他们的话调整为:破坏与反破坏!——注意,汉人被基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已经移居到西藏的,他们习惯地想用自己的办法对待这块土地,对藏民也较多怨言;另外一部分是去旅游和考察的汉人,内心几乎都隐约感到这块地方的美与藏民本身的生活方式有关,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得天独厚。

 

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与矿产资源、风土人情是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西藏战略与矿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西藏的生态非常脆弱,根本经不起目前这种开发,任何不顾生态的开发,很可能会毁掉西藏。去年在“走遍中国”之时,我去了山西大同等周边地区,还去了几个矿区,下了煤矿,回来后我什么也没有写,为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说什么好,那里有些地方因为挖煤,几乎把整个村子的地下都挖空了,运煤的车络绎不绝,煤老板也出了不少,中国沿海也得益了,可是,当地的生态被破坏得已经快不适合人类居住了,当地普通人不但没有因为脚下的煤块而富裕,反而已经不能脚踏实地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可他们还得在那里继续生活下去吧——你让我说什么、写什么?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记得青藏铁路开通时,一位媒体朋友兴奋地在电视上叫嚣,“啊,这条通向古老雪山,连接野蛮与文明的铁路终于开通了”,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他也许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野蛮什么是文明吧?

 

还有一个现象,才富裕起来(而且是靠吃掉子孙后代的资源)没有几天的汉人来到西藏,往往对他们的贫穷不以为然。其实,如果按照现在西方人折算财富的方法,藏民很可能是和澳大利亚人一样富裕的民族(以人均拥有的土地与资源计算)。我亲眼看到了他们的原生态与自然资源,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地方的富有是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同西藏相比,中国其它省份对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令人扼腕叹息。

 

中央政府这些年补贴藏区是有很大的投入,在我接触的很多汉人中,这成为他们骄傲与看不起藏民的一个理由,实在是不应该。我虽然还无法得到更准确数字,但我的调查已经无可辩驳地显示,北京对藏区的补助,虽然也有一部分到了藏民手里,但更大一部分是补贴了“治藏”、“援藏”官员和群体(以汉人为主)。当然这部分人也是为了开发与发展西藏,最终也多少让藏胞受益。问题也就在这里,西藏的“发展”是不是一定要走目前我们的那种开发、发展模式?实在太值得商榷了。——高铁已经减速了,我弱弱地请求一句:对西藏的所为现代化开发,也要慎重,要适当减速!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说起西藏,最不应回避的就是宗教信仰,这个我在前一篇日记里说过(见《一藏族青年说,汉人对信仰比藏人更执着》)。这是一块有信仰的圣地,很多毫无信仰——或者说只信仰GDP 与金钱的汉人来到这里,对这块土地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我希望北京政府慎重考虑,小心施政。

 

要保卫与保护西藏,让其成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不使其分裂出去,第二则是不让西藏失去他的“六个重要”,或者更多的重要,让我们得到一个破败、不稳定甚至充满仇恨的西藏。前者在短期内不会发生,今后会不会发生,端视我们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是否有一种能够凝聚各民族的价值理念横空出世。后者则取决于北京政府的政策,以及我们汉人扪心自问的良心。而后者往往又能够决定前者。留住西藏,不但要留住这块领土,还要留住藏胞的心。

 

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的住所与办公室,现在基本上是由少数喇嘛与保安人员占有,基本上是一座“空房子”。在布达拉宫最高处,有一个入口楼梯,被分割成三条通道,一样宽窄,左边这条是游客拥挤上去的地方,右边是工作人员与喇嘛的通道,中间那条是红地毯铺上的。左右的都有人走,只有中间的空着,没有人用,有人问,这是不是贵宾、或者外国元首,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的啊?回答:不是,那是达赖喇嘛专用的。——我问汉人和藏人:你们知道这条专用通道有多少年没有用过了?汉人们很感慨,窃窃私语,一位藏民激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看到这条通道,我很感动,因为像新的一样,每天都有人打扫。我想,这多少也反映了一些北京的宗教政策,但什么时候才能更进一步,让房子与楼梯,还有椅子都不再空着?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在西藏学习习副主席的“六个重要” - 杨恒均 - 杨恒均的博客

最后我想说一点老生常谈:民主。身为中华大地最中心位置湖北省的居民,我能够感觉到这块大地是多么的沉重,而且,越到中间越沉重,也越难以撼动。虽然说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在中心地区的黄河流域(后来发展到长流流域),可如果我们检视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中华文明之所以同其它几大文明不同、没有中途夭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是一个不停被周边冲击,也被周边带动变革与发展的文明中心。这些大家可以去仔细研究一下,我只想说,希望下一届十八大政府,能够更多地关心周边,并且从周边入手,寻找中华文明复兴的康庄大道,推动中国锐意改革,更上一层楼。

 

例如,我们发现十八大的中坚力量,最近都借助“周边”而纷纷亮相,习近平副主席在西藏发出重要讲话,李克强在香港阐明政策,汪洋在广东锐意改革,当然还有中国的上海与沿海地区,还有马英九、蔡英文在中国的台湾地区……

 

去了中国西部包括青海、西藏回来后,有网友问,你看看那里的落后,是不是感觉到民主离我们更远了?我的回答是:如果现在要找一块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中国的土地开设政治特区,率先实行民主政治,西藏应该是首选。那里有信仰的人民,会在三个月内熟悉民主的运作方式,并让民主政治在古老的雪域高原焕发青春,说不定,那里真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哦……

 

“民主小贩”在雪域高原学习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完毕。

 

杨恒均 2011828 “走遍中国”之“西藏日记”节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