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可能因卖地而解体。但当地村民都在疑惑:希望多拿到一些钱,但如果土地卖光,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作者:赵洪杰,选自:南方日报,原题:珠三角最后的”人民公社”在消失
守护集体制度37年的中山崖口村支书陆汉满卸任,矛盾困惑崖口村民
当1978年前后,“人民公社”相继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崖口村集体决定保留集体生产制度,并成功延续至今。
崖口“乌托邦”体制分为两部分,一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集体生产,按劳分配;一是处于外围的市场化制度,学者称这是集体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巧妙方式。
随着政府布局经济发展“大棋子的扬起”,崖口村的未来有些迷失,或许珠三角最后的农耕文明不久后也将消失,“人间桃花源”景象将成为追忆?
被媒体称作珠三角最后一个“人民公社”的中山崖口村,走到了十字路口在位37年一直维系该制度,且使其焕发出勃勃生命力的村支书陆汉满,在超龄12年后卸任,而中山“翠亨新区”的规划也让这个特殊村庄的未来制度充满变数。
这些年来,有在村里实地调研多年的学者说,崖口的集体制度是村民进入市场的特殊道路、应对市场风险的一种巧妙方式。也有农村问题专家说,崖口村通过集体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村民中的鳏寡孤独者,体现了社会主义扶弱的特质。
无论前景几何,陆汉满在珠三角这个资本和市场非常活跃的城市群已经创造了“神话”。中山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重庆说,崖口在集体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不断因应社会的变化,灵活地调整集体分配,在工业化引擎强劲的珠三角证明了远去的集体经济制度的发展空间与潜在活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