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教材修编培训会。会上,教育部领导明确告诉与会的教材编写机构,课本修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程渗透,并将其写入《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新课标。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之所以强化,据说是因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不高,发达地区学生认同感不明确的比例最高,且城市学生比例高于农村学生。但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材编写中,让出版社颇费心思。

一位语文教材出版社老师预计,新编教科书中将会有更多革命小故事、革命诗歌等,但由于页数限制,这将会挤压外国文学、童话故事的内容。

负责地理课本编写的张老师,初步考虑每个单元都有相应内容的渗透。他说,在人文地理方面会强调人口政策等内容;在自然地理中站在国家认识观念的角度考虑;讲世界地理时,可以强调对非洲的援助,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但一位英语教材编辑遗憾地说,原本介绍某宗教文化章节里有意思的文章,“文字精美、地道”,但考虑到思想方面的要求,为保障教材通过审核,只得删除,“比较敏感的信息都不能出现”。

出版社的谨慎小心,并没有让使用教材的一线老师、学生满意。一位一线语文老师认为这“有点祸害人”,因为很多孩子对革命题材的文章“兴趣不大”,主要是看“比较精彩的打斗情节”。学习王二小、刘胡兰这类英勇牺牲的故事,引导不好,会让孩子产生盲目牺牲的冲动。

河北滦平六中的思想社会教师徐井华在教学中也发现,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贪官腐败等问题与教科书中里的不相符,很多孩子对现实中的情况就很困惑。

但另一方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的“自私、偏激、报复心强”。他说,“讲了那么多大道理,学生却没有学会怎么做人,不知道怎么和老师、家长、同学相处,这倒是最应该重视的”。

“孩子对优越性体会不深,对有关歌曲、教材都很反感。”一位在北京寄读的外地小学生家长也抱怨。

发表评论 | 查看原文


更多收获,请注册财新网 | 深入交流请登录思享家(i.caing.com) | 关注财新网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财新网首页 | 金融 | 商业 | 宏观 | 政经 | 海外 | 读书 | 杂志 | 视听 | 博客 | 世博 | English

财新传媒系列刊物订阅 | 电邮订阅 | 财新全媒体 for iphone | 手机访问:http://m.caing.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