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厂多为外地临时工在干”
河南“矽肺工厂”调查
早报记者 欧阳艳琴
发自洛阳 登封
洛阳市偃师市寇店镇,一家原叫“科发玻璃原料加工厂”的企业,被指因粉尘过浓、防护不到位导致七名工人患上矽肺。矽肺病人之一的孙忠有说,工厂操作工通常也就三十来人。
洛阳偃师市寇店镇舜帝庙孙忠有,东朱村江龙子、高虎山,顾县镇高刚建,四人均已在洛阳市疾控中心等机构分别被诊断为矽肺,除高虎山是矽肺一期以外,其余均是矽肺三期。
除他们之外,另有三人,已经去世。
沙沟村的侯少明,在偃师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下达后三四天去世。偃师市劳动仲裁委裁决孙忠有等人与科发玻璃原料加工厂有劳动关系。“不管咋说,让他见见这张纸(指裁决书)。”孙忠有说。
舜帝庙的孙全力,则在虎年腊月离开了人世。
根据诊断证明,他们均在寇店镇韩寨村一家干破硅砂厂(即上述“科发玻璃原料加工厂”)工作过。
锷破、锤破、棒磨、筛选、除尘……孙忠有和高虎山说,哪样活他们都干过。孙忠有还担任过生产组长,“越脏越累的地方越要去。”
直到如今,七名工人中,东朱村已故的尚新洲的家属与厂方私下达成协议获得赔偿,孙全力和孙忠有各获得了2万元赔偿,其他人,因为厂方否认他们在公司的打工经历,目前尚未获得厂方的赔偿或补偿。
高虎山和江龙子说,他们分别已经花去5万余元和2万余元的医药费。
“临时工”
“(石英)砂厂都是临时工在那干活。”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沟头村,富含石英岩的方山脚下,村民们如是对早报记者说。他们表示,相比七八年前进石英砂厂打工的高虎山等人,如今几乎没有本地人会进干破石英砂厂工作。“好些(石英砂厂的)工人都得矽(肺)病,当地人对这个很清楚,都不干。那是看不见的杀人。”
将石英石(或硅石)加工为石英砂(或硅砂),其增值空间是原来的四五倍。一吨硅石销售价为30余元,而一吨硅砂的价格则可能接近200元。
与沟头村村民所说的一样,在三门峡市渑池县洪阳镇赵窑村、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赵沟村,这两个使用干破法的石英砂厂聚集区,村民们都告诉记者,如今,在石英砂厂里的工人,大多是外地人,他们通常来自洛阳市宜阳、嵩县,南阳市乃至四川省等地。
村民们都表示:砂厂开工时粉尘很大,他们也听说过有工人因此得上了肺病,但并不知道是哪些工人、现在何处。
在洛阳市,根据历年环保部门督查及市民投诉等的信息,新安县铁门镇、伊川县彭婆镇是石英砂厂的两大聚集区。
这两个镇,分别依傍着方山和冯家山等富含石英岩的山脉,衍生了数百家石英砂厂。仅彭婆一镇,该镇赵沟村某石英砂厂老板张旭辉告诉早报记者,全镇有将近300家石英砂厂,其中赵沟有45家。
赵沟,以及与新安县铁门镇相邻的三门峡市渑池县洪阳镇赵窑村,石英砂厂均采用干破工艺。通常来说,相对水洗工艺,干破工艺粉尘更大,换言之,尘肺病危害因素相对更多。
赵窑村,与新安县铁门镇毛毛沟村交界,都在方山之上。村民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着较量——村民白某说。
在方山南坡采矿的,大多都是赵窑村村民,他们在矿区边上开办了十来家石英砂厂。
砂厂一开工,整个村子都是白色的粉尘,地里、院子里都是,刮风时窗户都不敢开,“你打这儿走吧,过来你的头发都是白的,白乎乎咧。俺们从哪儿过,基本上,都是戴着口罩。”包括白某这样的村民,一直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上访。
白某等人同样告诉早报记者,在这些砂厂里干活的,大多是他们并不认识的外地人:“当地人怕死,不敢(在砂厂里)干。”
在赵沟村,村民赵某以前在山上采矿,但绝不进石英砂厂打工。他说,工厂全部开工时,天上全是粉尘,三四百米外都看不见。
记者在彭婆镇走访了五六家石英砂厂。在东草店村一石英砂厂内,两位工人说,他们是本村村民,这家工厂用的是水洗工艺,相对干破法,粉尘要小得多。“干破的我们不干,粉尘太大。”他们说。
除尘:只用一台风扇
东草店某石英砂厂工人张某来自洛阳市宜阳县,他说:上岗以来,当地卫生局从未检查,也没有体检,没有培训,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人告诉他,他现在做的工作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职业病”;除尘口罩基本一个月换一次,是工人自己觉得“不行了就换”,平时“没人管”。
他对记者说,他听说过粉尘多了,可能会得“肺矽病”(指矽肺病),几十万元都治不好。
但是,张某说,尽管是水洗工艺,在筛选环节,粉尘还是会很大,有些工友嫌麻烦,不戴口罩,而此时最大的防护设备,就是一台风扇。
在西草店最大的一家干破石英砂厂,尽管老板王某称自己的工厂除尘环保已经合格,操作车间基本密封而不危害工人,但早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工人没有戴口罩而在十几分钟内进了三趟车间,就在旁边的老板也没有做任何叮嘱。
石英砂厂的老板们对干破和水洗两种工艺的效益进行了比较:
就投入而言,干破工艺在前期生产设备上投入较大,水洗工艺对场地需求更大,且在后期,水洗工艺因为水电的成本消耗更大。
就产出而言,干破工艺的产量是水洗产量的两倍,水洗工艺由于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产量相对较小;而水洗工艺产品的价格,比干破工艺产品,每吨要高出约二三十元。
例如:一个占地2亩的干破石英砂厂每月产量300吨,销售价格160元/吨,总收入为48000元;一个占地2亩的水洗石英砂厂,每月产量则大约120吨,销售价格190元/吨,总收入22800元。
“我们是薄利多销。”彭婆镇西草店村干破石英砂厂老板王某说。
相对来说,在国道沿线的东草店、西草店、北寨、东高屯、西高屯等村,绝大部分采用水洗工艺,“在公路边上,干打(干破)不让干,粉尘太大过不了人。”北寨村石英砂厂老板沈某说。
赵窑、赵沟,这些山上的村庄相对缺水,则基本采用干破工艺。
“不用在卫生部门备案”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涉及职业病危害的项目,要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此外,用人单位要定期让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上岗前后及离岗前,都需要对职工进行体检。
然而,在早报记者走访的洛阳伊川彭婆镇东草店、西草店、北寨、赵沟等村,各石英砂厂老板都表示,办厂并不需经过卫生部门。
西草店干破石英砂厂老板王某说:“我们这不是食品,不涉及卫生部门。”至于员工上岗前后是否体检,他明确表示,“没有。”
北寨村某石英砂厂老板沈某说,办厂“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不用(在卫生部门)备案”,“只要收税,收税之后工商都不来,营业额太小,几个厂从别家买一些发票,基本上不用开票”,“不涉及安监部门”。
沈某还说,办厂会涉及环保部门,环保部门每年都要查,但风声一过,厂子照开。
卫生部门称“没管好”
8月29日上午,洛阳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汪海生对早报记者坦称,《职业病防治法》“是写得最详细的、比较好的一部卫生方面的法规,但这几年执行的情况,就是难度比较大”。
他说,这些年来,卫生部门“没管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而他认为,这不是洛阳或者河南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国的普遍现象。
目前作为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性健康检查以及职业诊断等的业务科所,汪海生说自己并没有执法权,“企业叫我们做就做,企业不叫我们做就不做”。
汪海生表示,在洛阳有尘肺病危害因素的石英砂厂,大多是小型乡镇企业,他们“根本不理你(指卫生部门),不叫你做(评价、检测等),生怕你知道一些内幕。”
他说,职业病防治牵涉到生产改进、体检、检测等,需要一些费用,乡镇企业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财富。
与此同时,“地方保护非常厉害。”他说,“县里搞个企业不容易,能交税,好多企业都是‘县长工程’、‘县委书记工程’,再加上卫生部门没有强制罚款的权力,执行不到位。”
汪海生介绍,将相应的监督执法职能调整至安监部门,可能是大势所趋,“但这个过程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可能要三五年。”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链接: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1-09/07/content_526366.ht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