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不应该盲目升值
2011/8/31 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等于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不会因此减少。
自2010年6月19号第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过程当中,接连创出历史新高。今年8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49。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约3.5%,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承担了汇率损失。所谓的人民币汇率国际化,已经成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同义语。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第一次汇改,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宣布将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1%,从此,人民币走上了小幅、逐步升值之路。到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18%。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等于人民币国际化,更不等于人民币市场化。国内的利率到现在并不市场化,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虽然有撮合交易色彩,但在基本思想束缚没有市场化的背景下,汇率应该应该升到哪里只有天知道。
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涨跌取决于市场需求,目前人民币汇率上升显示市场对人民币需求旺盛,超过了对美元的需求。
事实真是如此吗?我国没有藏汇于民,外管局的解释是人民币升值民众不愿持有美元,这一理由显然是可笑的,温州转瞬即逝的境外直投试点显示,事实刚好相反,民众过于愿意持有美元。
根据我国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境内居民凭个人居民身份证每人每年可购买等值5万美元的外汇。购买的外汇可一次性全额汇出。如果账户上已有外汇存款,利用外汇存款当日汇款额在等值5万美元以内的,可凭本人身份证件直接办理。今年年初,温州进行了放开境外直投的试点,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1月7日宣布在温州市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用于温州户籍且取得因私护照的投资者都可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投资者单项境外投资额不超过等值300万美元(合约1990.47万元人民币),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年度总额不超过2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3.26亿元人民币)。
仅仅半个月,温州的境外直投试点无疾而终,相关报道显示,监管部门叫停温州境外直投的原因就是担心出海资金无法监管。调控部门期望境外直投资金投资实业,但出海资金多数倾向于市场交易投资,由于无法对出海资金投向监管,温州试点被叫停。事实上,半个月的试点已经让监管部门体会到民间资金的威力,据一些信息显示,大量换汇出海,有可能使有关部门担心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化为乌有,集中力量购买境外企业、技术、品牌的设想无法实施。我们宁可购买美债让财富流失,也不愿意放手民间投资,为未来打开一片天地。
从温州试点可知,如果中国藏汇于民、允许境外直投,最大的结果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兑美元贬值。目前的人民币升值是排除民间外汇需求之后的伪市场化,是把外汇集中于管理者之手的恶果。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内外两个方向。
从外部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有助于美国减轻债务危机压力,而人民币加权汇率升值有助于欧洲等国摆脱债务危机恢复制造高端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国际制造业大国也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以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内部说,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升值到位,可以不必加息就抑制国内沉重的通胀压力。
此前,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曾在央行网站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似乎表明,汇率被监管层纳入到抑通胀的调控手段中。有必要重担的是,当汇率缓慢升值之时,不仅不会抑制通胀,反而会因为明确的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通胀加剧。外部的压力没有因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有所缓解,IMF等国际组织振振有词地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升值有限。
人民币第一次汇改,中国外储越来越多,而在人民币启动第二次汇改之后,外储有增无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由于美元贬值与全球通胀压力,人民币目前的升值幅度不足以抑制输入性通胀。根据半年报,三大矿业巨头的净利润是中国钢铁业的近4倍;而必和必拓的净利润是宝钢集团的近7倍,这一趋势没有改变的迹象。
人民币汇率没有藏汇于民,缺乏市场化的基础;外汇投资由外管局与中投主导,为未来酿就了极大的风险;温州民间境外直投叫停,8月23日,商务部、国资委签署《协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将深入推进并规范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加速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央企在外储使用中成为被宠爱的长子——所有这一切显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在计划经济内核中,依赖体制内娇惯者杀出投资血路的高风险之路。
放开民间直投,从5万美元上升到10万美元,或者更大胆一些,20万美元,有那么难吗?
注:在呼和浩特,看到流水与睡莲,有些感动。
回到深圳。
遇到的所有朋友,都在诉说中小企业处境艰难。
没有好转的迹象。
不像内蒙,受资源呵护,正是放歌之时。
像曹先生似的,给牛装上摄像头,别上BP机,也是一乐。
已经学会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点时间,就打盹。
飞机上,车上,所有地方。
感谢朋友的关心,身体能够支撑。
保持平和的心境,不易。
对关切之事,更难。
记得与朋友短信提及,太上忘情,吾不能也。
太执着。
最后要强调,笔者未代言任何产品。
对任何假借本人名义的广告,保留追溯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