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欣:买不起,还是不甘心?
(2011-09-17)
早报导读 |
● 杨永欣
在今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宣布了很多新的惠民政策,而获得最多掌声的,是家庭购买新组屋(如预购组屋)的月入顶限,将从8000元调高到1万元;家庭购买新执行共管公寓的月入顶限,则从1万元调高到1万2000元。
另外,家庭购买转售组屋可享有公积金购屋津贴的月入顶限,也从8000元调高到1万元。
政府在1994年把购买新组屋的家庭月入顶限设在8000元,过去17年来从未调整。虽然近几年不断有人呼吁应调高这个顶限,但当局认为,多数家庭还是符合购买新组屋的条件,因此顶限还是适用的。
既然顶限还适用,为何政府最终会“妥协”,调高家庭购买新组屋的月入顶限呢?
李总理在群众大会上解释说,随着国人比较迟婚,更多夫妇的月入已逼近8000元的顶限,他们担心如果升职加薪,家庭月入会超过顶限,以致被拒于预购组屋的门外。为协助夹心层购买新组屋,他决定调高购买新组屋的家庭月入顶限。
政府帮助夹心层固然是好,但调高顶限是为了应对政治压力,还是实际需要?
以我个人的了解,很多所谓的夹心层对政府之前的购买新组屋的家庭月入顶限怨声载道,不是因为他们负担不起外头的私宅,而是他们对拿不到政府所给予的“好处”而心有不甘。众所周知,在新加坡买新组屋是“包赚”的,新组屋的价格明显低于市价,而即使不买新组屋,首次购买转售组屋的新婚夫妇,也可以得到3万元至4万元不等的购屋津贴。
其实,怨声载道的这群人眼光短浅,为了短期的“好处”,却忽略了购买私宅所可能获取的更可观回报。在土地严重短缺的新加坡,只要经济不受到太大的冲击,私宅价格的上升趋势几乎是必然的。也就是说,那些因为家庭月入“超标”而“被迫”购买私宅的国人,大多最终都能从他们私宅的升值中获取可观的回报,而私宅的升值也几乎肯定比组屋升值来得快。
我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计划在2008年12月结婚,因此2007年底就开始物色房子。我和未婚妻的月入超过8000元,也就是说,我们“被迫”买转售组屋或私宅。而既然我们买转售组屋也没有购屋津贴,我们最终选择了一间小型公寓,当时每平方英尺的价格是699元,算是一个相当高的价位。不过,虽然价位偏高,我们对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有信心,也认为只要家庭财政管理得当,供房不是问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