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 评论(6) | 标签:时论酷评

人们常常认为,一个政党在行政首脑选举中失败了,就会沦为在野党,丧失政权。其实,现代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会。一个政党即使在行政首脑选举中失败,它仍可能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取得多数席位,从而控制或制约政府。2000年,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总统,以国民党为主的泛蓝阵营则一度控制立法院。另一个案例是,199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爆出莱温斯基绯闻案,共和党趁机穷追猛打,在国会提出弹劾案,几乎导致克林顿下台。

在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框架下,各政党轮流执政、相互监督,客观上形成了一党执政、一党或多党辅政的局面。台下的“在野党”往往鸡蛋里挑骨头,严密关切着台上的执政党,使它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国人似乎觉得,党派斗争总不是好事情,就把美国的政党斗争称为“驴象之争”。让国人不解的是,美国的政党政治竟然造就了一个政治清明的伟大国家。其中奥妙就在于,在宪法的框架下,两党进行合法的政治斗争,从而挖掘和清除各政党和国家的朽弊。有人觉得,一党制比较稳定。其实,任何组织内部都无法避免意见的分歧,无法避免派系斗争。而且由于双方没有公开透明的斗争规则,各种丑闻、倾轧和迫害也就不难预见了。那么,什么是政党政治呢?

人们都知道,群居生活的动物往往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比如蜂群中有蜂王,猴群中有猴王,蚁群中有蚁后。这似乎证明了专制制度的某种合理性。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动物学家竟然在动物群体中发现了民主决策机制。实验表明,在置身于陌生的环境的时候,蟑螂会通过触角与其他蟑螂进行试探、接触,经过大量“协商”之后,会集体选择一个或几个几点作为“庇护所”。蜜蜂、蚂蚁、三刺鱼……也都有类似的决策机制。

人类的民主决策过程比动物复杂得多,也高明得多。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大家坐在一起,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投上一票以决定公共事务。但一个国家的成员以亿万计,直接民主的做法并不现实。人类是聪明的,他们按观念分成不同的党派,由党派的民意支持度反映大众的意见。这就是政党政治。一个国家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从而产生不同的意见。因此一个国家必定会产生不同的政党。如果某个国家只存在一个党派,那么,这是一个奇异的现象。它表示,在这个国家中,一些意见被张扬,另一些意见则被压制。

最初的政党诞生于英国议会,议员们因重大的政治原则分歧而组合成不同的派别。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对于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议会中形成了“宫廷党”和“民权党”两大派系。光荣革命以后,两党达成妥协,同意在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后来,宫廷派被正式定名为保守党,民权派被正式定名为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美国的政治派随着国家的建立而出现。各邦代表在审议1787宪法时产生分歧,形成了主张建立联邦政府的联邦党,以及强调保障人权的民主共和党。法国的政党出现于1789年大革命期间。那时候,出现了主张君主制的斐扬派,以及主张废除君主制的吉伦特派和山岳党人。

政党的最终目标是上台执政。与以往权利转移过程不同的是,政党会以合法性的手段实现这一目标。所谓合法性,就是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由民众将政权授予某个政党。这一过程不仅温和而和平,而且是有益的。在政党角逐过程中,各党派的主张被大众充分理解,人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当的党派。这是从“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的巨大转变,让人类免于刀兵之苦。

政党的价值和重要性,就在于它建构自由。政党创造言论自由。政党因政治原则的分歧而产生,为了保障自身言说的权利,各党派对言论自由没有异议。为了使民众能够了解政党的主张,新闻出版自由成为绝对的需要。事实上,人们也因此获得了言论和新闻自由的权利。但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了一党制或一党独大的局面,言论自由的丧失似乎不可避免。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前苏联、东德、伊拉克、利比亚、朝鲜、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政党按照原则行事,而不是依据利益和策略。有的人曾提出,一个政党总要代表特定的阶级利益,为某个阶级说话。这种观点本身就受到那些实行一党制国家的挑战。这些国家中的“一党”不仅声称代表底层人民的利益,而且富有阶层的利益也被其代表。另一方面,在那些民主制度高度发展的国家,即使被称作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党,仍能使全民受益。很显然,一个阶级的统治诚然是一种利益统治,政党却是基于某种理念的联合,受原则所驱使。有时候,一个政党甚至为了原则甘愿放弃利益。一个真正的政党依赖原则,而不是靠策略实现其目标。另一方面,世界上一些独裁国家的政党,常常以物质利益引诱人民加入它的党派,许诺入党带来的种种好处,同时组织上采取严格的纪律,规定人民不得按照其意愿自由退党。这样的做法已经违背了建立政党的初衷,也将党派利益凌驾于全民利益之上。

政党追求的不是真理,而是善。在政治领域,充满了现实利益的纷争。政党政治的目标就是产生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因此,政党政治的精义就在于妥协。这正是它与科学的区别,科学不知道妥协为何物。政党政治不相信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它认为各方利益都有合理性,都应该受到尊重。

实行政党政治,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党派。政党政治产生于意见和利益的分歧,作为一种妥协机制,实行政党制的国家必定有两个以上的党派。但政党制度出现以后,原来的一些封建独裁国家也组建了政党,以一党制形式继续以前的封建独裁统治,这样的国家有东德、朝鲜、越南、伊拉克等。也有一些国家,原本有几个政党,但最后某个政党一党独大,废除了其它政党的合法地位,将自己变成唯一的执政党。这样的国家是最危险、最可怕的,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纳粹德国等、前苏联都是这样的国家。历史证明,他们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犯下滔天大罪。这也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政党政治否认一部分人非常聪明,有德行和才干,总能正确行事,而另外的人就全然是谬误。哪里没有原则的冲突,哪里就没有利益和人的冲突,哪里的政党就会堕入偏见。

意见对立的政党不是敌人,而是战友。在高尚的政治决策中,得胜者尊重事实,光明磊落,反对者并不是简单的对立面,而是起到弥补不足、纠正偏颇、避免极端的作用。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话说,就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在这样的决策过程中,原本意见对立的双方不再是敌人,而是一道为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战友”。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后,全国分为两个阵营。一方主张限制人民权力,另一方主张无限扩大人民权力。前者希望把自己的看法应用于联邦宪法,因此被称作联邦党,后者以热爱自由自居,被叫做共和党。联邦党始终处于少数人地位,但独立战争中涌现的伟大人物基本上都是这群人里产生的。因此联邦党凭借其有利地位,以及领袖的德行和才能,得以主政美国12年。但是,敌对思潮日益强大,他们终于无力反对,一败涂地。共和党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以自己巨大的声誉和才能赢得了人们的支持。联邦党则在国内陷于孤立,并且很快分裂,一部分向胜利者投降,一部分放下原来的旗帜,改变了名称,变得默默无闻。联邦党土崩瓦解了,失败了,但联邦党留下的并非是耻辱,而是光荣。联邦党为共和国赢得了巩固国家的时间,甚至支持他所反对的学说蓬勃发展,它的多数原则被政治对手采纳,成为对手的政治信条。著名的美国联邦宪法,就是联邦党人的爱国精神对于美国和全世界的贡献。联邦党和共和党原本是对立的两派,但在政党政治的框架下,他们共同服务的却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阿克顿[英]《自由与权力》、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等。

信力建的最新更新:
  • 温家宝为何没有继承朱镕基的改革方案? / 2011-09-17 00:33 / 评论数(14)
  • 信孚要闻(9.16)——领导,今天你戴什么表? / 2011-09-16 14:13 / 评论数(6)
  • 信孚电讯(9.16)——中国问题,暴民问题? / 2011-09-16 14:10 / 评论数(3)
  • 信孚要闻(9.15)——难能可贵的共鸣 / 2011-09-15 15:27 / 评论数(8)
  • 信孚电讯(9.15)——我们从小学开始 都在培养大家说假话 / 2011-09-15 15:01 / 评论数(1)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