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10:26:31

  
 
   《奢侈病——疯狂消费的隐秘逻辑》,是中国周刊10月号的封面主打。
   杂志出街后,一位朋友跟我说,水平维系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周刊的一向水准,但深度还不够,恐不如《他们为什么移民》。
   我部分同意朋友的意见。
   不过,杂志总是遗憾的艺术,所以,检讨才成为必要的功课。
   1,
   选择奢侈品作为报道的方向,在中国周刊编辑部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
   从去年底就有记者提出,然后一直在酝酿讨论,但没有实施。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向。
   奢侈品消费,这些年在中国攻城略地,所向无敌。
   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向征了什么,自然是我们一直希望探讨的。
   但,我不希望做成一组行业或产业报道,也不希望做成生活方式报道,这不是我心目中中国周刊应该的选择。
   我希望找到奢侈成迷的社会心理和逻辑。
   郭美美事件,给我们的选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在郭美美事件中,她所喜欢的玛莎拉蒂也好,爱马仕也好,也成了社会情绪宣泄的对象。
   一天,我偶然读到一条芮成钢的围脖,大意是,郭美美事件之后,爱马仕的公关发现,在中国,爱马仕的形象一落千丈,成为了暴发户品味低下的代名词。
   在办公室,我与同事交流时,把那些70码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等,串联起来,逻辑渐渐清晰起来。
   满大街都是奢侈品,人人都爱奢侈品,说明了什么?
   是真心喜欢,还是从众心理,抑或是炫耀,身份的象征?
   那些掠夺式采购,海外媒体报道说,中国一个老板,花了800万欧元购买奢侈品,背后有何秘辛?
   在贫富两极分化的鸿沟面前,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第一大国说明了什么?
   顺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一点点地捋。
   但这些问题,话题过于表象化,也有些散乱。
   要让选题的主题要有力量,这样显然不够。
   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需要集中指向其中一种逻辑,而非面面俱到。
   2,
   讨论过程依然激烈,但不能弥合分歧。
   怎样集中从一个真正有力量的角度切入,还在激烈的拧巴中。
   但毫无疑问,我们正在逼近它。
   感谢四川大学原祖杰教授的智慧支持,他的《奢侈性消费与晚明士商的身份认同》一文,让我茅塞顿开。
   原教授在文中谈到的晚明士商的奢侈性消费,以及相关分析,竟然与当下现实如此接近。
   感谢我的同事,周昂发现了这篇文章,并提供大家参考。
   除了原教授这篇文章的分析框架之外,这篇文章给我提供了阅读线索,尤其是桑巴特和布迪厄等的思想。
   网上无法订阅到桑巴特的大著《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我一方面委托上海出版界的朋友帮我找寻,一边通过互联网寻找分享,最后找到了电子版。
   不过,我家里的电脑却无法阅读,感谢晨明的分享。
   与此同时,我也去尝试阅读布迪厄的有关观点,弗洛依德和立普斯的著作。等等。
   在《奢侈与资本主义》的指引下,我尝试着用桑巴特的发现去观察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这让我大吃一惊;我同样尝试着用桑巴特和布迪厄的消费形成社会阶级的观点去观察当下的奢侈品消费,同样收获良多;而弗洛伊德和立普斯对于移情的研究,让我对公众迁怒于七十码事件、郭美美事件等事件中的奢侈品,奢侈品成为代罪羔羊,有理论依据。
   为了本期选题,我还购买了谢瓦利埃的《奢侈中国》一书,但于我而言,此书并无思考价值。
   桑巴特和布迪厄的发现虽然是对欧洲资本主义消费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但于我们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
   桑巴特说,奢侈是非法爱情的结果,凡是在财富开始增长而且国民的性要求能够自由表达的地方,我们都能发现奢侈现象很突出,女人对物质的无限制的欲望,男人对女人无限制的欲望,财富和自由满足了这种欲望的实现,由此成了奢侈。
   同样,布迪厄的观点也颇有指向意味:“品位不仅反映阶级差异,而且作为一种工具建立和维系了这种差异。”“文化消费成了阶级间变动关系的一种功能。”
   正是在这样的指引下,重新审视奢侈品消费的现实,我们对中国周刊这组报道的切入点和想要表达的逻辑明确了。
   我们开始把点落在疯狂消费的逻辑上。
   疯狂消费不外乎一是太爱,一是钱太多来得太容易。
   太爱消费品而疯狂消费,这不是我们要指向的方向,我们开始探讨钱太多来得太容易上。
   像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合法创富,如张朝阳等对奢侈生活的享受,也非我们关注的方向。
   我们集中关注到钱太多且来得太容易的对奢侈品的消费上,以及合法收入不足以支撑奢侈生活上。
   这实际上把疯狂消费限定在了不当致富和权钱交易的背景下。
   无论是近些年对贪官的抄家中发现的奢侈品,还是社会事件中当事人享用的奢侈品,等等,基本指向都是这样的背景。
   选题由此定案。
   3,
   定案之后,操作面临具体问题。
   逻辑需要通过故事、通过细节来呈现。
   没有人愿意给记者讲述权钱交易中奢侈品的作用。
   谁愿意把自己污黑一面展示出来?
   边缘突破是我们改革的策略,同样适合难以直接接触核心信源的选题。
   从新闻事件和公开报道的案例入手,一个爱马仕包引发的惨案,最不该拥有奢侈品的人,以及奢侈品的回收生意等,来呈现这种逻辑。
   在记者无法采访到核心信源的时候,我写了篇《他们这样送礼》,全部是事实,来做些弥补。
   在这些文章的操作中,奢侈品的回收生意,应该是一篇很好的切入口,但目前稍嫌分量不够重。
   如果送礼、收礼、流转,都能够像《他们为什么移民》中那样,通过很好的个体故事呈现,整组报道的力量自然会大不同。
   我想,这是朋友批评深度不够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我的遗憾和愧疚之处。
   《奢侈品十年:分裂的跃进》,、《奢侈品症候群》、《变味的世界冠军》等,均可以视为一种时代背景陈述。
   在文章的排序上,也有些瑕疵。
   我在本组选题中,应编辑徐一龙的要求,还写了篇《奢侈中国的隐秘逻辑》。
   毫无疑问,这篇文章受益于原祖杰教授和桑巴特、布迪厄、弗洛伊德的引导。在此,我也一并向他们表达我的感谢和敬意。这是喜欢阅读的一种收获。
   一龙在打稿费时,给我这篇文章打了本期杂志的最高分,虽然我在审定稿费时把等级下调了,但在评刊会上,我还是毫无愧色地说,整组报道,还是我这篇文章好。
   4,
   在选择设计封面的时候,我们都很犯难。
   感谢中国周刊艺术顾问祖老师。他曾跟我开玩笑地说,画个美女骑头驴吧。
   我没反应过来,那不是姚晨给某产品做的广告么。
   祖老师说,驴是某奢侈品的谐音,别人都这样看啊。
   不过,我只是第一次听说。
   在后来内部的讨论中,几种方案都被枪毙了。
   祖老师也提了新的方案,有印把子,虽然意思很直白,但正是因为直白,我不能不敢用。
   讨论过程中,我突然想到那些奢侈品杂志拍的所谓时尚大片,就提出了一个山寨版的大片思路,美编迅速细化后,大家觉得有趣,初步定了下来。
   因为没有看到图,我心里还是不踏实,美编劝我放心。
   当我看到正式图后,一块石头落了地,感谢中国周刊特约漫画师勾犇。
   封面标题,也是几经折腾,才最后定下,目前的标题,有我专制的色彩在里边。
   有些惭愧。
   缺憾永远是我们前进的重要推动力。
   感谢诸君的努力。

上一篇: 信任如何才有可能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25)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