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幕
外媒关注各政治力量如何博弈
(2011-10-16)
早报导读 |
● 韩咏红 黄慧敏 北京特派员
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央委员会昨天开始在北京举行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约370名中央委员与中央候补委员将在四天会期里聚焦文化体制改革,力图以此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应对社会道德滑坡危机。而在境外媒体报道中,党内各政治力量如何借助六中全会主题进行政治博弈,才是更受关注的话题。
按照公开的议程,六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换言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本次会议的两大主题。
中国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就进入改革开放的历程,但是在文化这个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领域,其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大约在2000年,中共才开始从产业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文化问题,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产业”在这一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
两年后,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拉开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此后几年里,中国政府将大量出版社、文化演出院团、影视制作单位等经营性文化单位从原来的“国家养”模式,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文化体制市场化
是“双刃剑”
据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2010年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当局将在2012年前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也有中国媒体报道称,当局将在2012年上半年,让所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转制。非经营性的文化单位,以事业单位形式存在。
将众多出版机构、文化院团等文化单位推给市场,这项政策最早推行时被解读为国家财政要“甩包袱”;到了近期,中宣部等中共与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动作显示,当局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培养一批兼具经济效益与竞争力,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企业。
不过,正如过去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经验一样,文化体制市场化对于中共统治而言,也是一种“双刃剑”;它一方面能激活相关领域的潜力,另一方面也会淡化社会主义体制的色彩、冲击社会传统道德,并且削减中央权威和对有关领域的绝对控制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