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凤在歌词中写道:

化学究竟是什么 化学就是你 化学究竟是什么 化学就是我
化学究竟为什么 化学为了你 化学究竟为什么 化学为了我
父母生下 生下的你我 lalala是化学过程的结果

你我你我 的消化系统 lalala是化学过程的场所
记忆和思维活动 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 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 描摹描摹
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 也是化学神出鬼没 也是化学物质的 神出鬼没……

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 lalala化学提供 衣装婀娜
你我你我 要吃足喝好 lalala化学提供 营养多多……
化学 你原来如此神奇(给力)
哦 化学 难怪你不能不火……

据财新网的报道,这首歌词源于今年3月,因为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中国征集“化学之歌”。身为高分子化学家的北大校长周其凤,称自己抛砖引玉,写下了这首《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歌词。周其凤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并因此喜欢上化学,也希望这首歌能够走进化学课本,传唱下去”。对于周其凤的上述歌词创作,有网友直呼“天雷滚滚”,“难以置信是出自北大校长之手”,有人则认为“朴实、可爱”。

一首简单、通俗的科普歌曲,轻易登上大雅之堂,到底怎么看? 校长创作、学生合唱“化学歌”,究竟说明了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认为,周其凤上述歌词作为个人创作,的确无可厚非,但围绕歌词发生的事情,显然已超越了个人即兴之作的性质,应视为其作为北大校长的职务行为,公众讥讽、质疑这首缺乏美感的歌词可谓顺理成章。许纪霖指出,在如今开放、多元的时代,必定有各种形式的表达。周其凤如果仅仅把歌词当作个人作品,发表在自己的作品集里,甚至创造一种“其凤体”,那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首歌词创作并非周其凤个人行为,而是他作为中国一流学府的校长,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而创作的。那么,歌词就应该体现化学世界之美,文字和语言也应具备基本的美感。更何况,这首歌还要在国家大剧院演唱、在央视音乐频道播出,周还希望歌词写进教科书,在这里,周其凤代表的就是北大。公众评判的标准就会把其歌词与北大校长的身份相联系,这是人之常情。不少网友被“雷倒”,就是因为上述歌词与其身份之间的巨大悖谬。

许纪霖认为,,周作为北大校长可能并不擅长作词,但在盛邀之下,勉为其难,还希望歌词进入教科书,已经属于不自量力,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首如此幼稚、平庸的“化学歌”竟然能够一路绿灯,通过层层审查,并最终进入大雅之堂,难免论为笑柄。周其凤作为北大校长,其言行要体现大学的厚重、典雅,但周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北大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和清华大学一样,较之其他大学,享有纳税人更多的资源。公众有理由期待,它比一般大学能做得更好、更优秀。公众对北大怀有期待,这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北大学生敢于对校长的歌词说“不”,这并不是苛求。

许纪霖指出,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大学精神的时候,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到现在周其凤的“化学歌”,为了体现亲和力,大量使用网络语言,显得滑稽而可笑。这是一种大学文化的缺失,也是大学精神失落的标志。网络语言不是不能用,但作为大学校长,其言行应体现大学文化和传统,大学文化,应是自大学诞生以来的文化延续,代表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北大的大学文化,从蔡元培到蒋梦麟、胡适,自有其传统与脉络,不可荒废。

许纪霖最后强调说,但遗憾的是,今天,不少大学校长丢失了大学精神。要么是用不受学生欢迎的意识形态语言自说自话,要么就索性媚俗,以所谓的“网络热词”来替代“官方教化”,取悦于学生。大学校长如此背离高雅、向庸俗投降,背后其实是大学传统的丧失,也是大学精神的丧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