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北大副教授焦国标曾经发表“讨伐中宣部”的檄文,引起媒体的关注。焦国标说,是新华社等中国官方媒体的理念与新闻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他说,尽管新华社已经存在80年,但是并没有什么未来。

*李长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 建成国际一流媒体*

中国主管宣传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敦促新华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媒体。有媒体观察人士指出,依附于中共的新华社尽管在向海外扩张,但如果不回归新闻本质就不会有未来。

中国星期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高调纪念新华社创建8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表示,新华社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努力建设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媒体。

李长春还指出,新华社要把宣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际传播能力。

*中国拨款450亿元在海外发展官方媒体*

法新社报导说,中国希望通过新华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话语权,以此作为在海外推动其“软实力”努力的一部分。报导说,新华社正在积极拓展其在海外的分支机构,预计将从现在的162个分社增加到2020年的大约200个。

新华社最近说,中国政府已拨款人民币450亿元,用于国营媒体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的海外发展和扩大,使中国官方媒体在海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报导说,中央电视台的海外记者将从今年底的66人编制,增加到2012年的80人,并将在北美和非洲新建两个演播室,各自雇用200多名员工。

*新华社的理念与新闻理念背道而驰*

前北大副教授焦国标曾经发表“讨伐中宣部”的檄文,引起媒体的关注。焦国标说,包括新华社和央视在内的官方媒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作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华社等中国官方媒体的理念与新闻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他说:“它是违反新闻自由的,攻击新闻自由的,不接受客观事实,甚至认为不存在客观性的。它如果说要真正地在全球有影响,成为一种健康的软实力,必须要回归到普世的新闻自由,新闻真实的理念上来。否则的话,只能是个过眼烟云,不可能有长久的地位。”

*新华社已存在80年 新华社没有未来*

焦国标博士还举例说,在前苏联解体前,莫斯科电台的规模和人数,比美国之音要多。但莫斯科电台现在在哪里呢?他认为,尽管新华社已经存在80年,但新华社并没有什么未来。

他说:“新华社本身没有未来。它的未来是随着中国社会、国家大局、国家政局、国体,发生变化的,没有独立的道路。即使新华社将来变得比CNN,BBC都牛B的多,但是过去苏联的那套媒体比你还牛B,不也是灰飞烟灭了吗?”

*台湾报禁解除《中央日报》的启迪*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教授王毓莉表示,1987年台湾的报禁解除后,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面对市场的竞争,发行量每况愈下,最后不得不于2006年5月31日停刊。她说,这是特定环境下产生和结束的一个产物。

*王毓莉:新华社占有国际话语权 仍需时日*

王毓莉教授说,从政治和官方的角度看,新华社是中国政府的喉舌,要在国际上发挥其软实力,取得话语权;从经济角度来看,新华社已经在向多媒体的模式发展。不过,她认为,新华社要达到像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那样,在国际上占有话语权,目前还有点值得疑虑。

她说:“新华社的角色,在它的资信内容上面,全世界媒体在摘取这样的资信的时候,新华社对他们来说,只是多了一个角度。”

新华社1931年11月7日在中共红色苏区江西瑞金成立,目前从业人数1万1千多,其中记者5千人。2010年7月,新华社模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成立了24小时播出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 新华社目前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等8中语言发布通讯消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