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办东运会了!
(2011-11-08)
早报导读 |
在美国和欧洲笼罩着债务危机的阴霾时刻,我国经济前景也存在变数,为何这时候却提出申办第28届东南亚运动会的意愿,不少人难免存有疑惑。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前天为巴西立体育与休闲中心主持开幕仪式后对记者表示,“希望办东运会能够提供机会改善我国的体育设施,也能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相信我国申办东运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我国上一次办东运是在1993年,2015年若再次为东运做东已相隔22年。对每两年一次的东运,过去近20年来,我国都没有提出申办,其中因素耐人寻味:是因为我国体育水平不高,在奖牌榜上领先的机会不大?还是认为办东运是劳民伤财,缺乏经济上的实惠?或根本原因是新加坡本来就不重视体育上的建树,体育政策以推广全民体育为主要目标?
无论我国过去多年来是基于什么因素把东运主办权一再“礼让”给其他东南亚邻国,我国继续谢绝承办的立场已相对减弱,尤其是在成功主办了2010年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奥运会之后,办东运显得“义不容辞”。
过去这些年来,新加坡的体育政策已有了明显的调整;从建国之初,体育以“全民参与”为重点,不在于培养个别体育精英,转向主动发掘具有体育天分的青少年,并给予重点栽培,新加坡体育学校也在这样的新思维之下成立;另一方面,体育人才也是我国吸引外来人才政策下的对象,这方面的成就已在游泳、乒乓等领域突显出来。
由于东南亚的体育水平跟世界水平有明显差距,所以办东运会的实际经济效应不高,很难吸引到大手笔的广告赞助商,东道国本身必须承担很大部分经费。对一些国库不是很充裕的东南亚国家来说,办东运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是,如今国际上的体育赛事已显示,办国际赛事的利益不能完全从经济效益来看,更重要的是国家形象。把大型赛事办得有声有色,即使奖牌榜上的收获不大,对主办国的长远的非物质的回报也是个积极的因素。如我国毅然申办青奥运,着眼的不是最后的奖牌收获,而是因为这是国际奥运史上的第一届,其历史意义重于一切,因此新加坡以举国之力去承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办青奥运和办东运的一个最大不同点是,青奥运没有前例可循,再加上筹办时间较为匆促,以致实际经费大大超出预算;东运会则有其他国家的丰富经验可参考,经费预算方面应该更有把握。
办国际性的运动会,东道国可以展示的是体育的实力、办事效率和国人的待客之道。长远来说,既可提升运动水平,也可拓展国人对体育竞赛水平的视野,在经济许可下,我国办东运是顺理成章,这次还应该是“当仁不让”,如果碰到其他抱着同样期望的东南亚国家的激烈争办,我国申办成功更显得意义深长。在竞争下获得主办权,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期望也同样提高,所以不办则已,要办就应该办得辉煌灿烂,为未来东运会立下更高的标杆,让新加坡东运会成为一次标志性的区域运动会。
我国跟东运“无缘”这么多年,相信东南亚邻国也会希望看到新加坡这个本区域最富裕,物质建设最发达的“第一世界国家”做一次东道,其实照轮的话也早该轮到了。如果我国的申办碰到其他国家的竞争也算是一件美事,在竞争下获得主办权是另一股推动力,东道国更应认真以期不负众望,办国际体育竞赛,最输不起的是国家形象。从政府、民间到企业界都应该给予全力支持,以提高我国申办这项体育盛事的成功机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