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本月在提交给国会的年度报告中警告说,未来5至10年之内人民币可能对美元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

但从最新数据来看,这样的预测可能言之过早。与主流观点相反,来自中国的证据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正趋于停滞——从许多方面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才刚刚起步。

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披露,第三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有所回落,这是自2009年6月中国启动相关试点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下降。

“这相当令人吃惊,因为之前势头一直很好。”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香港策略师达利乌斯•科瓦尔奇克(Dariusz Kowalczyk)表示,“人民币多久能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取决于它在贸易中的被接受程度。”

贸易也是国际市场上人民币流动性的主要来源,所以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放缓可能影响海外人民币资产(如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券”)的价格。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第三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5830亿元人民币(合920亿美元),较上季度下降2%,两年来一路上扬的走势就此被打破。根据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数据,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中国经常项目交易中所占的比例从第二季度的8.5%下降到7.8%。

总体数字背后的隐情更值得北京方面担忧。银行界人士称,从2009年以来,人民币贸易结算累计达2.05万亿元人民币(合3200亿美元),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的企业。

“事实上,当前几乎没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在贸易中采用人民币。”全球最大银行之一的一位高管表示。他说,外国公司都习惯使用美元,而有关使用人民币的复杂规定也让他们退避三舍。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在1月份率先报道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内地公司一直在与它们的香港子公司进行交易,以图在两个市场之间套利。银行界人士称,第三季度套利活动有所减少,导致人民币贸易结算也跟着下滑。

根据全球支付系统Swift的数据,80%以上的跨境人民币支付与香港有关。人民币跨境支付交易中,只有8%是“真正对外的”,也就是说交易的一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的地方。

仅凭公开数据,你不可能判断出在香港银行持有人民币存款的企业的构成情况。但银行界人士表示,这些大部分是中资集团的子公司,而非跨国公司。

“看来人民币贸易结算并不像官方数据所显示的那么成功。”研究公司Gavekal的分析师Joyce Poon表示。她说,有“未知比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是被“获得海外美元融资机会所吸引的,而非真正的人民币贸易结算”。

银行界人士描述了一种主要的套利手段:首先,一家中国公司在一家内地银行存入一笔人民币资金,获取3.5%左右的利息。然后,这家公司从该银行获得一纸以人民币结算的信用证,表面上是用来支付香港子公司的货款。

接着,香港子公司拿着信用证找到一家本地银行,以信用证作抵押申请一笔美元贷款,贷款利率要低于内地。在许多情况下,这家公司还会使用货币衍生品来规避汇率变动风险。这就是整个套利流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