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肺结核掉以轻心

(2011-11-29)

早报导读

● 李顺福

  最近,发生在务乐中学的三起肺结核病例引起该校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密切关注。一些家长感到相当焦虑,正考虑让他们就读该校的子女转到其他学校去。

  在卫生部11月9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传染病管理部司长卡特医生(Jeffery Cutter) 指出,刚出炉的研究报告显示,该所中学的三名病患学生都属单独病例,之间并没任何关联,患病 “纯属巧合”。卫生部的调查报告相信会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务乐中学的师生和家长松一口气。

  在记者会上,卫生部官员也透露多个相关信息。今年首九个月本地共有70名学生与教师被证实感染肺结核病。去年,共有92名学生与教师染上肺结核病,比前年的89名多了三名,而2008年则有70名教师与学生受到感染。在对这些数据作出分析时,卫生部副医药总监(公共卫生)办公室司长詹姆斯医生(Lyn James) 说:“总体而言,过去几年的趋势仍属稳定。”她强调,不可单独对比有关数据而得出受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的结论,因为学生总数有可能有所上升,进而对染病人数造成影响。卡特医生强调,本地的肺结核病患者仍以本地居民,即本地公民与永久居民为主,占总患病人数的73%。

  这些信息显示,当局认识到有必要说明整体情况让国人对事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相关官员也强调了两点:首先,本地学生和老师感染肺结核的情况与往年对比是平稳的;其次,我国的肺结核病患比例是亚洲第二低,仅次于日本。提供这类信息是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安定民心,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维持高透明度的处理方式应该受到肯定的。

  对当局所提供的信息,笔者有几点意见想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首先是学生与教师染病的数据。詹姆斯医生讲得没错,虽然此群体的病例在2008年与2010年间增加了,我们不能单凭这点结论说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在想,如果卫生部能从教育部取得学生总数资料而直接计算出如每10万名学生/教师染病之类的数据,那所传达给民众的信息是不是会更为全面和清楚?

  第二个观察是,近几年来本地肺结核的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些较不寻常的变化。虽然肺结核病例数目而自1970年代开始逐年减少。但从2008年始病例数目首次回升至10万人口38起的界线,去年更上升至39.2起,让人觉得肺结核的感染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迹象。这现象也指向一个可能性:此病症的控制方案的成效性似乎已经正在减弱,意味着我们的医疗团队或许有必要对现行措施进行检讨。本地的肺结核病例比例远比其他亚洲国家(除了日本的21起)的来得低,但与发达国家如美国(4.1起)及英国(13起)等作对比,我国的病况尚有改善的空间。

  稍有年纪的国人应该会对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 “闻痨色变”(肺结核俗称肺痨)记忆犹新,可是大部分的年轻一代对肺结核似乎是一知半解。本地善达社区医疗(SATA CommonHealth) 总裁阿布拉罕(K. Thomas Abraham)日前在受访时说:“由于从70年代后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加上我们没有像以往那样频繁谈论病情,因此70至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认识。”

  从明年初开始,善达社区医疗将率先在务乐中学开展针对肺结核的教育讲座。这是个值得赞许的开端,希望相关团体也能为其他群体展开公共卫生教育。

  从积极角度看,务乐中学发生的三起病例的确给国人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不单老弱群体是肺结核攻击的对象,年轻一代也未能幸免;另一个信息是,根除肺结核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对它掉以轻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