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清华各自公开本年度招收状元数,均称名列全国高校榜首,而统计数据明显存在“打架”现象,引发高度关注。不过,在网络论坛跟帖中,几乎没有人热衷猜测“清华北大谁在撒谎”,反而是“高考状元”这个话题引发网民一致反感。令大家感到不解的是,贵为中国最牛学府的北大、清华,难道还要靠多抢几个高考状元来博取人气?

本意要在公众面前炫耀一番,没想到却招来一顿板砖,这实在是两校始料不及的。一阵晕头转向之后,清华先稳住了神,表示向来不主张炒作状元,这一次是“迫不得已”,意思很明白:北大的数据不够意思,影响到我们的声誉,所以不得不反弹。而北大呢,则一声不吭,似乎还没从脑震荡中醒来,或者是心有余悸不敢再次发声。

无论如何,“炫状元”事件对于北大清华来说,丢面子已是不可避免。但从长远来看,未必不是好事。它以一种意外的方式促人猛醒,反思两校乃至所有中国高校所患的深度病症。

每年毕业季节,很多高校都会挂上“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标语横幅,虽然用得有些滥了,但意思是不错的。就是说,大学以育人为本,学生接受教育是大学存在的根本理由,而学生毕业后在各界的发展则是检验大学办学质量的根本指标。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身在大学之中的管理者更是常将其挂在口边。不过,嘴上说的未必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也未必是实际做的。因此,我们看到,大学往往热衷于炫耀自己气势恢弘的新校区和现代一流的办学条件,热衷于炫耀自己拥有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办学经费,热衷于炫耀自己招到多少高考状元和高分学生……只是,大学究竟培养了多少拔尖人才、产出了多少原创成果,我们的大学尤其是名校,却没有形成向社会汇报的习惯。

众所周知,中国当代富人的社会形象比较不堪,关键在于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依然忙着“炫富”、“斗富”,还没有进步到“富而有礼”。与此相类似,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大学,也没有走出“炫状元”的浅薄境界,没有表现出作为大学精神引领者的深度和素质。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教授曾说:“哈佛大学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培养了六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全美五百多家特大型企业一半以上的经理是哈佛学子。而是哈佛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我想,北大清华也好,中国其他大学也罢,都该好好体会哈佛校长的这番话,早一些从浅薄的“炫富”境界中走出来,真正修正大学的起点:让育人成为大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将学生的普遍成功当成大学真正的骄傲。http://www.kdnet.net/Infolook.asp?bclass=1&id=105556

请看原文:
名校走不出“炫状元”的浅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