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大学排行榜。日前,上海交大将公布“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在该排行榜上,中国内地大学共有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北大清华进入前200。当记者问及为何中国大学有如此进步时,制作该排行榜的负责人程莹认为:主要还在于论文数量增长非常快,有的学校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如果仅看论文一项的排名,内地高校进入前50名的就有4所。但综合评价下来,都在150名之后。对于中外大学的差距,程莹认为国内高校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人较少,“美国一个高校多的有100多人,而国内高校的总数才几个”。

   
这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众所周知,论文是学术的载体,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还是通过发表论文,论文得到认可来实现。既然中国内地高校论文数量增长非常快,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应该相应地“增长非常快”。但为何仍然
“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人较少”呢?

   
原因不言自明,数量并不意味着质量。没错,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论文大国,论文发表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且我相信在当前的学术体制驱使下,超越美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如此大的数量中,有质量的论文却寥寥无几,因此并不能够产生相应的学术影响力,也就无法产生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是有质量的,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看是否能够对别人的研究有所帮助。一篇优秀的论文,必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其他研究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继续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深入。国际惯例通常以引用率作为判断论文质量的标准,即以此为考虑。可惜的是,中国生产的论文其数量与引用率极不成比例。尽管我国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多,但被他人引用的次数普遍较低。美国一研究机构的统计表明:若按全部学科论文的每篇平均引用次数来排名,则排在所统计的1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名之后。大部分论文发表之后,就在数据库中沉睡,对别人的研究毫无用处,如此,又如何产生影响力、产生有影响力的学者呢?

   
由此可见,中国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只是目前中国大学不合理的评价体制催生的伪繁荣,只是一种表象,并不能表明中国大学的学术在进步。但上海交大的这个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对此却熟视无睹,仍然用这样一个不科学、不客观的标准进行大学排名,硬生生地造就了清华、北大进入世界前200强,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好局面。不过仔细想来也正常,这只不过是中国大学体制之弊在大学排行榜的体现罢了。反过来,这样自我感觉良好的排行榜又会加深体制之弊。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52&id=6394549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