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看似不可亵渎的道德面纱下面究竟掩藏着什么

  这一次,冯小刚真的立于不败之地,政治立场正确,题材占据优势,加上冯氏美工思维操控下的盛大怀旧和斯皮尔伯格情结的再度绽放,似乎影片存在的所有需求就在于收获颂赞,其他任何批评都可以不屑–确实,冯小刚会得到他想要的一切:票房和政府奖。他的全面胜利即将到来。

  不过我想,在奉上“完美”和“无懈可击”这类评价的时候,还会有人表现得十分谨慎的。因为所有的国内导演无论做了怎样的努力,都会有一种悲哀的宿命,那就是他的电影必须“面对中国”、只能“面对中国”。

  张艺谋和陈凯歌在国际上到处得奖之前以及之后,中国电影其实是一种只能实现自我满足的自说自话。既然人口基数和政治影响下的社会情绪完全可以保证内需,那么只要坚持唱响主旋律,票房失利的可能性必将很小–大批“有中国特色”的伪劣电影就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中产生了。当然,在所有体制催生的国产主旋律影片中,《唐山大地震》肯定是目前表现最好的。题材方面的现实意义自不必说,那样一个历史事件,本身已经沉重到没有谁会愿意去触及,如果加以再现,就应该成为民族记忆。同时,影片制作方面可谓精益求精,非常讲究细节,片中有关七、八十年代的历史情境真实感人,恰到好处地组织了各种时代元素,唤起了人们的共同记忆。可是,当影片的题旨另有玄机,从而导致作品基本背离了世界电影的共有原则、完全失去国际共通价值的时候,片中所有的中国式影像就成为一种假象,或者说迷惑手段–就像那些现在被直接拿来当作历史资料使用的五、六十年代摆拍新闻纪录片,冯小刚的进步只在于他在技术上使劲撵好莱坞,给了我们大片般的刺激。

  那么,《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看似不可亵渎的道德面纱下面究竟掩藏着什么呢?

  《唐山大地震》中的核威力来自“灾难换来精神财富”这样一种当下流行的政治思维,这种思维所造就的毒气每每让我们放弃了对真相的叩问,放弃了对人权的追求。于是,影片中的母亲开始扭曲,化身为贞节牌坊。即便这样,深谙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生产之道的冯小刚尚嫌仅仅有所谓的精神财富远远不够,还要加上耀眼的物质财富才行,由此,地震中逃生的儿子当了老板,女儿去了加拿大。《唐山大地震》就这样拥有了获取政治同情和社会同情的资本。她对不起故事开头精彩的历史再现,对不起废墟下女儿听到母亲说“救弟弟”时那一滴眼泪。

  甚至,影片根本配不上《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片名,为什么没有叫原著名《余震》?简直功利。根本商业。

  既然在学习好莱坞–我们看到了大兵式的废墟、大兵式的结尾,看到了辛德勒式的色彩处理–冯小刚为什么没有学会像斯皮而伯格那样具有一颗真诚的电影之心?故事的第一主角理应是女儿,然后是母亲、儿子,接着是陆续登场奉献爱心的人们……可是,冯小刚急于凸现“和谐社会”主题的导演观念致使视点频繁切换,情节结构分散,失去了塑造主要人物心灵的机会,观众被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爱的故事”感动的稀里哗啦……在无比冗长充满教育色彩讴歌泛滥的结尾部分,当一个真实人物出现在纪念碑前并说出那一句严重跳出戏外的台词,观众真的找不着北了。冯小刚需要这个吗?如果徐帆的武器只剩下僵尸表情加眼泪(可惜了唐山话),那么,《唐山大地震》便注定了肤浅,冯小刚的朋友们,便注定了只能是那些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再看电视剧抹眼泪的大妈大婶。

  好怀念张艺谋的《活着》。

  李祥瑞2010、7、24新浪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xiangrui

请看原文:
唐山大地震》看似不可亵渎的道德面纱下面究竟掩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