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7 | 评论(1) | 标签:人民日报, 媒体

8月8日人民网的一篇《上海,与世博共同进步》,若非门户网站的可爱编辑以《世博诞生奇迹,至今未发生事故》为题转载,估计没人会对这样的颂德歌功式的文章感兴趣。文章开门见山,激情澎湃道:“上海世博会正在诞生一个个奇迹”。一看,了不得。不仅又诞生了奇迹,而且还是“正在诞生”,并还是“一个一个的”。赶紧看看先,这一个个的奇迹是什么?

“从5月份的日均28万客流,到7月份的日均超过45万——相当于每天都有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涌入仅仅3.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游客平均在园停留10小时,七成以上在园内就餐,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拥挤踩踏事故,没有出现群体食物中毒的事件。”

——吊人胃口,抛砖引玉呢,这是吸引人继续往下看去寻找“奇迹”啊,谁知一篇文章看下来,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一个个的奇迹”,就是“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拥挤踩踏事故,没有出现群体食物中毒的事件”。今早翻阅《南都周刊》,看到网友对于某专家因南京塑料四厂7月28日的爆炸事故而做的“有害气体不会伤害环境和人员”现场检测说法的感慨:“学了十几年的化学物理,有个屁用;说了一辈子中国话,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汉语是这么的差。”然后看到人民网这篇文章后,我真是共鸣得一塌糊涂。说了一辈子中国话,真是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汉语是这么的差。强烈建议《现代汉语词典》修改关于“奇迹”词条的“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的解释,不然,看了人民网这篇文章,我发现我们对于“奇迹”的要求太高了。

英雄同出名门。前阶段在人民网看到的,发表于7.2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十五小时生死战:辽宁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大连保税区输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纪实》的特长题目、特长篇幅,特具情感的报道,至今仍让我无法忘却,因为那也是个奇迹。文章中热情讴歌道:“那一夜,八方支援、千里奔袭,整体协同作战,中国人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由此两篇报道可见;第一,作为“中国第一大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的确是几十年如一日,做到了“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任何时候都能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应”;第二,如今还能看到诸如此生动如诗、热情万丈的报道,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正因为是“奇迹”,所以更要渲染有加,表达深刻。在《上海,与世博共同进步》中,记者这样动情地写到:“而参加过5、6月间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都还记得,在世博运行之初,一脸疲惫的洪局长(世博局局长)总是把‘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挂在嘴边,下意识地传递出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感,‘我们每天面对各种新问题,无可参考,只能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世博跑到中途,一棒棒接力,表现却一样生动、精彩的‘小白菜’们(90后志愿者),用不厌其烦的踏实行动,赢得游客和社会的认可、信任和喜爱。连他们的老师都说,要重新打量‘90后’们。‘他们长大了!’上海大学教师、绿地公园片区志愿者主管徐磊这样感慨”。

英雄所见略同。在那篇《十五小时生死战:辽宁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大连保税区输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纪实》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大记者王尧,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其高超的写作技艺与专业的媒体素质,因为写得太多精彩,所以不惜大段引用以飨读者:

“勇士无名,勇者无畏。在长达15小时的时间里,现场2000多名消防官兵用意志、用毅力坚守着各自的‘阵地’:一人顶着七八层楼高的烈焰打水枪,后面一人朝他的身体喷水降温,两三分钟就得轮换一次;流淌火反反复复,指战员们抱着泡沫枪不停阻击,累得实在不行,就趴在地上打,渴了,喝水枪里的水,有的车加的是海水,喝到嘴里发涩,只能润润嘴唇;18岁的小战士负责供水,疲劳过度,头磕在消防车上晕了过去;冲锋在前的指导员不小心掉进满是油污的管线池,耳朵被烧坏;三名指战员负责运泡沫,一桶泡沫19-25公斤,一晚上一台车用将近4吨泡沫,三个人记不清搬了多少趟,实在搬不动了,就坐在地上用背顶着桶往前挪;一线官兵的战斗靴里都是滚烫的泡沫和原油,靴子和皮肤粘在一起脱不下来……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站着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站着现场总指挥、辽宁省公安厅长李文喜,大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立科……”

“15小时的攻坚、几天几夜的监控之后,前来增援的消防部队陆续撤离,继续坚守的大连消防支队官兵列队相送。嗓音嘶哑、神情疲惫的战友们简单握手告别,随即登车而去。经过黑泥和油污‘洗礼’的消防车队风尘仆仆,车顶的红旗迎风招展,鲜艳如昔。”

我们再来看看《人民日报》对1966年7月16日那次毛泽东著名的长江游的报道:

“七月十六日这一天,长江水面笑逐颜开,沿江两岸大堤上,无数彩旗,巨幅的标语,欢呼的人群,呈现出一片无比欢腾的节日景象”;“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从船舷的扶梯上走下来,先在水里浸了一下,然后便伸开双臂畅游起来……在浩瀚的江面上,他时而挥臂侧泳,拨开层层波涛,破浪前进;时而仰卧水面,看万里碧空”;“一个正在游泳的民兵见到毛主席,兴奋得忘记了自己在游泳,举起双手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他跃起来又沉下去,喝了几口水,觉得长江的水特别得甜。”

对比阅读,你会真切地感受到“第一领军媒体”如此坚守风格,如泰山般岿然不动之“奇迹”;而世博到现在还没踩踏、没食物中毒事件的“奇迹”,相比于此,真是黯然失色,不得不甘拜下风。当然,刘少奇在1958年关于《人民日报》的谈话里曾说:“听话,也不是,不听话,也不是,是难办。作一个共产主义的新闻记者是难办。你们就要从这中间想出办法。……不服从,是错误的,要犯错误;服从,也要犯错误,是不容易。”在1961年对《人民日报》领导同志的谈话里也说道:“你们报喜不报忧,只登好的,不登缺点、错误。我就不看你们那些头条新闻,我不看,报纸来了只看七、八版……新华社《内部参考》上登的东西,大都是表面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实际情况。”

刘少奇说得一针见血,但也前后“矛盾”,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新闻记者“难办”,所以更不能登缺点和错误。头条新闻是没法看,不过与时俱进的是,那些共产主义记者们现在到是很能“从中间相出办法”。一是坚守老传统,像《上海,与世博共同进步》,不痛不痒的标题加热情洋溢的赞美,一般人不会看,不一般的人看了乐呵呵;二是鼓捣新方法,像《十五小时生死战:辽宁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大连保税区输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纪实》,这样的标题与其所揭示的内容,其实还是比较吸引人的,谁知一看,你才知道,这不是一篇精彩的纪实报道,而是再向你介绍着伟大的“奇迹”。这样一来,一般人看了索然无味,骂两句就得了,但是不一般的人看了,不仅乐呵呵,还会以此来标榜中国新闻事业突飞的进步与迅猛的发展。

早在200年前,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经说过:“是要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一时间,美国新闻界将这句话高悬与各报社的墙上,成为了其媒体界的标准范语。但在我们这里,没有政府,就没有报纸,没有政府,就没有奇迹。于是报纸里充斥着眼花缭乱的奇迹,而制造奇迹的,不是报纸的噱头,也不是传媒的堕落(我们从来如此,谈不上堕落),而是如王尧那篇猛文里写得一样:不管前面花多少篇幅再怎么描述在党的教育下消防官兵门的舍生忘死,终究敌不过笔锋一转后的简单一句:“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站着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站着现场总指挥、辽宁省公安厅长李文喜,大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立科……”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光因为黄山黄河、长江长城;还因为无所不在奇迹;更因为这里善于生产奇迹。当然,面对无所不在的奇迹,总比面对无所不在的“百年一遇”强。

好文共享:1.《世博诞生奇迹 至今未发生事故》:http://expo.163.com/10/0808/09/6DI9GJBD00943RJS.html)

2.《十五小时生死战:辽宁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大连保税区输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纪实》: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2244591.html

小7的最新更新:
  • 文化复兴与时评论政 / 2010-07-15 22:03 / 评论数(7)
  • 文人反骨陈独秀——牢狱常客 / 2010-05-14 22:52 / 评论数(2)
  • 文人反骨陈独秀——激扬文字 / 2010-05-14 10:35 / 评论数(1)
  • 信访不如信网之后 / 2010-05-10 11:11 / 评论数(1)
  • 乱言谈鬼 / 2010-05-08 12:07 / 评论数(2)
  • 请看原文:
    奇迹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