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表达更顺畅才不会“被内参”
 

近日,一份“内参”出现在北京南站附近的上访人群中。访民们称,交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编辑部”就会向地方甚至国家分管部委发“内参”。对于这种说法,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称“肯定是诈骗”!(8月2日《新京报》)

那些署名为“《中国司法维权内参》编辑部”之类的货色,利用的正是上访者对规则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心理,换言之,因为在中国底层,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本身就很不完善,法治的构建和对民众利益的维护也不太完善,于是两者结合形成的双重弱势便天然地留出了巨大的空档任由发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部分群众在利益冲突中遭受损失后,虽也经由各种途径四处奔波寻求权利的自我救济,但这些表达机制却往往“失灵”,或者只是简单地“打回原地”,群众的利益诉求最终还是难以撼动当地的“现管”。

于是,一份所谓的“内参”可以让上访者直接与中央发生联系,产生隔空对话的效应,上访者就在绝望和希望的崩溃边缘上自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寄托于“内参”这一独特的向上诉求管道。“内参”在这里成为白纸黑字式的“尚方宝剑”,和公堂之下击鼓鸣冤的绝佳媒介。

著名学者孙立平曾指出,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利益表达。没有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其他的利益协调机制就无从谈起。他认为在今天,我们尤其需要一种务实的、理性的对待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态度。众多上访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上访往往成为政治化的命题,动辄就会与维护社会稳定挂上钩,原本一个再平常简单不过的民事问题,也有可能因为基层的不当态度,转化成为大大小小的上访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对利益关系问题去敏感化,转而采取一种就事论事的务实态度,这可能会更加有利于我们认识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利于矛盾和冲突解决的措施。当底层群体的利益表达更为顺畅,上访也就没有问题孵化的适当温度,那些把上访当成生意来做的人,也就没有生存市场了。

请看原文:
底层表达更顺畅才不会“被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