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乃光 | 评论(0) | 标签:西九文化区, 香港

西九文化区第二阶段公眾参与活动展开了──对很多市民而言,西九的所谓諮询感觉像没完没了似的。不同人对「文化」和「艺术」有不同的演释与意义,但花二百几亿元兴建,自然有很多人反对,当然也会有人指这是曾荫权(或现在就说也是唐英年)的「政绩工程」。不幸地,西九文化区尚未兴建,整个计划似乎被当作失败了。

本来西九原来那个天幕设计被推倒重来,显示政府当初推出西九计划时全盘失败,但从另一方面看,那也是人民力量在香港改变政府决定的少数成功例子。虽然至今仍然有人认为,香港没有足够的观眾「养活」一个综合文化区,但客观事实是立法会財务委员会已拨了款,身为香港一分子,市民应该希望未来的西九是一个属於香港人,而「物有所值」的文化艺术区,而非个別利益团体或地產商的楼盘。所以,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的諮询的公眾参与规模,是香港同类大型建设中绝无仅有的。

莫只做「百弹寨主」

今次公眾终於「有办可睇」。首先,这次「办」只是概念设计图则,並非实际最后施工图则,而这些概念也非三家建筑设计大师们凭空想出来,而是根据政府的要求,和上一阶段的公眾参与活动时收集得的意见而製作,所以,一般市民看过模型后觉得几个设计均是「大同小异」,实可理解。

每个人的意见不同,无可厚非。有些人喜欢「地標式」设计,笔者觉得无必要,功能和与环境融合更重要。有些市民甚至专家看一眼设计便左弹右弹,实不公平,也会看漏了设计內的一些细节。批评易,给建设性的意见是要较有心了解和分析后才可以做到。

例如笔者在报章上看到有「熟悉建筑设计的文化人」批评,设计「看不到创意亦没有惊喜」,还说「鸟巢设计一出来,人人都会哗,今次完全没有这种震惊感!」笔者看见鸟巢和世博中国馆的设计时,的確「哗」了出来,也颇「震惊」,就是不希望香港的西九將来出现这样好大喜功的大白象建筑!难道有些人这么快便忘记了天幕是怎样未建就被拆下来的,现在转个头又批评设计不够「地標」,实在很不公道。

笔者申报,自己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諮询会成员,协助製订公眾諮询的过程。有些市民批评今次諮询的问卷的设计不好,笔者也同意这份问卷並非完美,但要公眾就复杂的內容作有深度的比较,真的不是易事,而我们也不想市民看一眼那个设计觉得最漂亮,「哗」了出来,就选它做冠军。不过,笔者会继续將改善问卷和諮询过程的意见转达管理局,希望在十一月諮询期完结前仍然可以尽量做到最好。不过,最后选择,在政府手中。

凭什么標准选?

那么,市民看了三个概念设计图则的资料和展览后,可以如何分析?笔者认为,市民可以先想清楚,甚么是自己重视的准则,再看看几个设计能否符合到你心目中的西九的准则才下判断,较只看一眼便决定(或无法决定)那一个设计较合眼缘,来得可靠。

笔者参考二零零七年,公共专业联盟发表的「人文西九」规划研究报告中四个重点综合如下:

(一)增添公共空间,设立创意交流村:缩减私人住宅规模,取消別墅式住宅用地,增加休憩用地;增设创意交流村(creative jam),供小型文化艺术团体及创意產业用於举行工作坊。

(二)低碳发展模式:以自动行人输送带,安步当车,全区划作日间行人专用区;在区內除了开闢市区单车径外,並设立租用单车站点,接驳邻近地区。採用区域性供冷系统,提升建筑物节能效益指引至更高的水平。

(三)分拆工程建设,善用资源:在二零一二年前提供简约或临时表演场地及公园给艺术团体和市民使用,以有机增长模式,投入使用,让市民可在西九建造期也可享受部分设施。

(四)建立西九公园,延展绿化公共空间:建立十五公顷的自然风貌园林、海滨长廊、单车径、及自动行人输送带辅助的步行径等。

三家顾问逐点看

三家顾问的概念设计,都非常重视绿化环境和扩大公共空间,也同时淡化西九是「楼盘」的观感,增加文化设施的面积和重要性。部分顾问的简报要找到关於住宅部分的资料也不易,这除了是回应公眾要求,也有避重就轻的意味。

Foster + Partners的设计名为「城市中的公园」,最突出的真的是一个十九公顷、五千棵树的公园,並在政府要求的核心文化艺术设施外,增加了一万七千平方米文艺设施,包括音乐、艺术、舞蹈及戏剧学院、儿童剧院和创意空间。住宅则置於近柯士甸道的西九北面边缘。Foster也强调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以及污水循环再用系统。在区內运输方面,Foster建议把汽车交通移到地底,在地面上以环保巴士和架空电车补充步行。不过,在建筑设计方面,Foster却较为「平实」,没有任何较突出的设计,也较少处理如何与邻近地区的融合,是为不足之处。

作为本地代表的许李严的设计名为「文化经脉 持久活力」,声称以「清明上河图」为灵感,把长形的西九文化区横分为三条「带」,包括沿海的绿化带(有起伏的临海公园,大部分建在旁边和天台的商店和食肆上)、靠近柯士甸道的城市带(主要为商、住、酒店和创作工作区),和夹在中间的文化带(包括主要文化艺术设施)。许李严与Foster一样,住宅设计安排於近柯士甸道的西九北面边缘,整个佈局由海边斜上,基本上並无高楼,没有「屏风楼」的感觉。许李严也在政府要求的核心文化艺术设施外额外增加了一万五千平方米文艺设施,如流行文化中心、儿童博物馆、电影中心、厨艺学院及武术馆等,但主题都比较本土化和商业化。许李严把戏曲剧场设在西九东面,与旁边的佐敦旧区自然融合。在地面运输方面,他们以地面电车贯通东西,在海旁设有单车径。许李严的设计亦有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以及污水循环再用系统。

OMA的设计名为「文化 新尺度」,把区內主要设施分置於三条「村」,由东至西分別以M+博物馆为核心的M+视觉艺术村、包括戏曲中心和OMA建议加入的电影首映剧院的中城墟,和包括主要演艺设施的剧场村。在建筑设计上,OMA的M+博物馆以井形概念设计,比较吸引,另外还有一个半圆形吊桥,跨过西九避风塘海面,是较突出的地標式设计。绿化圆林分佈在三条村之间,住宅也分散放置於不同区內,在三个设计中,OMA是唯一把小部分住宅放到近海旁位置。在地面交通方面,OMA是唯一容许巴士、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区內的,未有建议另设环保电车等替代。

选绿化公共空间先於地標设计

若笔者按自己的准则点评的话, Foster的绿化公园、「中央公园」般的树林式公园,才是「正货」;许李严的天台公园沿著整个西九海旁,却保留最多公共空间──虽然笔者不知这么大的天台公园是否可行,有待专家证实。但OMA在绿化环境方面就做得较普通了。公共专业联盟建议的创意交流村,似乎只有Foster的创意空间比较接近。

笔者和很多市民都不希望西九文化区被住宅佔用了这宝贵的公共空间,但政府既决定要以住宅发展补助西九让其自付盈亏,在设计西九时,仍应该尽量降低住宅比率和对区內公共活动的「影响」。Foster和许李严都把住宅放到柯士甸道的边陲地带,比较可取;相比OMA却把住宅分散在多处地方,甚至海边,虽然把住宅面积比例由20%减至18%,但仍对保留可用公共空间稍为不利。

Foster和许李严都有类似低碳运作的建议,但OMA却近乎交白卷。许李严的设计包括电车和单车径,Foster也有架空电车,但后者的地底车路却要有非常严格的排气及排污设计,效果成疑。OMA竟然让巴士小巴入区,至不可取。

虽然笔者明言自己不太重视地標式设计,但也可见OMA在这方面较佔优,不过,那半球形吊桥实际功能不大,可说是为设计而设计。许李严的建筑设计,包括天台公园,和那三条贯通东西的带,较具整体的概念,但Foster的建筑设计就真的普通了些。

概念设计未落实资讯基建

综合以上的条件,笔者个人倾向先「淘汰」OMA,Foster和许李严在交通和环保方面都不相伯仲,而Foster的「中央公园」稍胜许李严的「维园」式天台公园,但在设计和与社区融合方面,许李严又较佳。

不过,笔者自己所属的资讯科技界似乎就不太关心西九计划。上週六安排的第一场諮询会,对象本来是城市发展、绿色和资讯及通讯科技业团体,但笔者却未见任何认识的IT人,发言者多是建筑或规划的行內人。其实,即使在概念设计阶段,顾问也可以將区內无线宽频服务和应用软件列入设计內,展示如何將区內设施和活动,利用科技让其延展至全港甚至整个珠三角区內,相信市民尤其年轻人也会非常受落,可惜三家顾问都未有先见出此一招。但正因如此,IT业界中人更应积极就科技应用向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进言爭取。

笔者以上拋砖引玉,希望各位也会在这数个月抽时间参观巡迴展览和諮询会,细心分析各顾问提供的资料,表达你的意见。说是諮询,市民可能觉得没兴趣,但把这事当作「睇楼」又如何?也许政府和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把公眾参与活动包装为另类睇楼活动,公眾反应会更佳?

西九文化区 第二阶段公眾参与活动

http://www.wkcda.hk/pe2/tc/background/index.html

莫乃光的最新更新:
  • 出卖朋友 / 2010-08-21 09:36 / 评论数(0)
  • 小心Facebook泡沫 / 2010-08-20 19:22 / 评论数(1)
  • 公共广播已死? / 2010-08-17 07:05 / 评论数(2)
  • 网络商推iPhone 4 造势有余基本不足 / 2010-08-13 10:32 / 评论数(1)
  • 回应电管局处理电讯商滥收费用问题 / 2010-08-12 13:21 / 评论数(0)
  • “要翻墙,用赛风”.